张旭 李广瑜 张颖 谭骁喆 康豫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的财政学课程主题讨论式教学法设计改革主要围绕课程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等方面。与传统课堂不同,主题讨论式教学法课堂教学划分为前期、课中和课后,课前强调先导案例、明确问题、收集资料;课中强理论教学、案例导入、师生互动;课后强调课堂作业、解惑答疑、课外延伸。这种授课方式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财政学;新媒体;主题讨论式教学法
财政是国家要事,关乎民生福祉和国家兴衰。财政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主要包含五方面内容:公共财政基础理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管理与财政運行、从宏观视野和全球视角考察财政问题。系统性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理论和运行规律,科学把握其运行机理和规则,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制定财政政策,为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从教学目标上看,如果仍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应尝试引入主题讨论式教学方法,对课程教学进行匹配设计,使学生真正掌握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财政学知识观察财政经济现象,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财政问题的能力。通过从微观人手,以“中国税制改革方向”为例进行主题讨论式教学设计,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一、主题讨论式教学法概述
主题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法,它强调教师预先设计教学讨论主题并启迪学生就预设问题发表见解,最终实现既定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活学生高级认知能力,使学生利用高水平思维加工来掌握新知识,而非依赖于机械性重复记忆。特别是在新媒体广泛普及的背景下,“00后”大学生可从QQ、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媒体来获取知识,并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与他人在线分享感悟,使大学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习不再是教师对学生单向传授知识,而是社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无缝对话。在这种背景下,主题讨论式教学法越来越受师生的青睐。
主题讨论式教学法提倡以教学问题为主线,课堂讨论要始终围绕教学问题展开。因此,主题讨论式课堂教学基本程序包括:第一,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主题讨论式教学法的精髓在于设计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应紧扣教学目标,不可脱离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问题还要注重启发性,要可以触动学生思维,不可以是一些“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简单问题。第二,指导学生查找资料。主题研讨式教学法十分注重教学资料的准备,除教材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参考书、期刊、论文、政府网站、数据库等收集资料,拓宽信息来源。第三,辅导学生阐释观点。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酝酿出“独立观点”;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一旦学生间有对立观点出现,应帮助学生确认观点背后的事实与假设是否正确;最后在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
二、课程设计
根据主题讨论式教学法思想内涵并结合财政学课程特点,从课程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等方面,对“中国税制改革方向”课程进行设计。
(一)课程分析
“中国税制改革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公共财政概论》第八章“税收”第四节“中国税收制度”第二讲的主要内容。“中国税制改革方向”是全书重点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掌握我国下一步税收制度改革方向,增强学生爱国热情。
(二)学情分析
根据教学安排,财政学课程一般开设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经济知识储备有所增强,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但由于学生对日常财政现象并不过多关注,如果教法不当,很难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三)教学思想
课程教学力求教师引导、同伴讨论和自我学习相结合。即:教学设计从“学会”转变为“会学”;课堂性质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学习中心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这样,教学才会使学生成为主角。
(四)教学目标
该课程教学目标多元化,主要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思政目标。知识目标设定为:了解税收制度改革原则,理解税收制度改革要点,掌握我国下一步税收改革重点。能力目标为:以案例先导清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理论教学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以师生讨论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以课后作业研判教学实际效果。思政目标设定为:深刻理解我国财政制度改革方向及下一步改革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增强学生国家观念。
(五)教学重难点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含税收制度改革原则和下一步税制制度改革方向。教学重难点集中于下一步税制制度改革方向。主要教学技术手段,首先是收集视频教学资源,使用视频剪辑软件,制作个人所得税改革微视频;其次是利用微信发布案例先导清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准备讨论素材;最后是在理论教学后,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师生间讨论,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先导案例、明确问题、收集资料
根据课程目标,教师选取研讨案例。首先,案例选取应紧抓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多视角探索发现;其次,围绕典型案例,教师设定研讨问题,问题的设定应在大部分学生能力范围内,也可适当提高;最后,利用QQ、微信等即时互动工具向学生公布案例,督促学生收集材料。
以中国税制改革方向为例,选取2018年个人所得税并制作案例先导清单。第一,课程章节。第八章税收一第四节中国税收制度一第二部分中国税制改革方向。第二,自学目标。要了解税制概况,理解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熟悉中国主要税种,掌握中国税制改革方向。第三,学习内容。首先,知识复习,分为税制结构概念、税制结构分类、税制结构影响因素、最优税制结构、中国现行税收体系;其次,理论学习,分为中国税制改革基本原则、中国税制改革主要内容。最后,案例学习,分为个人所得税改革微视频(教师制作,时长3分钟),并附上新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比图一览表。第四,深度思考。个人所得税属于哪种税种;为什么需要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个人所得税改革后,会对我国税收收入产生何种影响;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二)课中:理论教学、案例导人、师生互动
理论学习应以扎实学生基础理论为本,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真实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达到预设教学效果。理论教学结束后,教师导人案例,引导学生小组间讨论,并由小组长展示讨论成果。当发现各小组讨论结果出现矛盾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组间辩论,并由教师总结并点评。以中国税收体系为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如表1所示。
(三)课后:课堂作业、解惑答疑、课外延伸
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布置课堂作业并适时安排答疑时间,回答学生疑问。答疑完毕后,教师可利用QQ、微信等即时互动工具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知识测验,检测学生理论学习效果。教师可进一步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形成系统化框架。
四、教学反思
(一)主题讨论式教学法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主题讨论式教学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授课时间,却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足量的知识储备,既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部署,又可以高效组织课堂秩序,还能准确点评学生研讨结论。可以说,主题讨论式教学法希望学生百家争鸣,更希望教师高度亮剑。
(二)主题讨论式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主题讨论式教学法将传统课堂划分为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其中,课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督促学生深度思考;课中重视学术讨论,辅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课后进行拔高性教学,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却各有侧重,三位一体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三)主题讨论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课堂固守“照本宣科”式教学,以教师“讲”和学生“听”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鲜有沟通探讨,学生学习获得感较弱。主题讨论式教学法引导教师授课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变革,教师从“讲台上的圣人”过渡到“身边的向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我学习”,二者协作式地教学活动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五、总结
新媒体环境下采用主题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应在课程设计上下功夫。课前,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提前设计好教学案例。案例可采用文字、视频、微课等多种形式,并利用微信、雨课堂、钉钉等即时通讯方式下发至学生。课中,教师首先要理论教学,传授新知识;其次要引入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最后要组织师生互动,点评学生讨论成果。课后,教师应延伸相关知识点,可利用接龙、直播、家校群作业、知识测验二维码等多种功能模块,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张旭(1984-),女,河南周口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李广瑜(1991-),女,河南新乡人,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张颖(1987-),女,河南郑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谭骁喆(1987-),男,河南南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環境;康豫(1989-),女,河南南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业资源与生态经济。
(责任编辑 朱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