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赛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可见,良好学习品质培养可以为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同样证明,幼儿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以此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在一日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很多方面,如晨间劳动、活动区时间、教育活动、户外活动、午休等,各项活动环环相扣,动静交替。
晨间接待环节 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晨间接待来园是幼儿来园后一日生活的第一个环节。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与幼儿家长在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别是其对幼儿的情感与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一日生活的情绪和参与一日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晨间接待还是建立良好家园关系的宝贵契机,是引导幼儿自主开展活动的重要时机和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育活动环节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现的,幼儿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从环境中获得愉快的情绪。而愉快的心情正是幼儿产生自主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组织幼儿开展种植活动时,我们充分发挥园所的地理优势,利用周围丰富的资源带领幼儿走出去,来到户外开展植物种植活动,与幼儿围绕“菜地里长草了该怎么办”“菜地干了该怎么办”等问题开展探讨。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选择,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游戏活动环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教师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组织幼儿活动,积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充足的游戏资源,游戏内容的设计应由易到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同时,营造神秘的氛围也能够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夸张的表情和语气会使幼儿的兴趣高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在家庭中培养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首先要转变家庭教育中“只关心孩子的读、写、算等技能的发展,而忽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错误观念,要引导家长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 父母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打消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在生活中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去发现自己的能力。对此,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一些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让幼儿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快乐。例如,在家长包饺子时,如果幼儿想帮忙擀面皮,家长不能武断地认为孩子做不好就不让他们去做。其实,幼儿尝试动手就是主动学习的开始,虽然可能面皮擀得不够圆,但只要能将面皮擀得平滑,捏出来的饺子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作为家长,首先就要肯定幼儿,让他们知道主动去完成一些家务是正确的,从而使幼儿形成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
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大胆激励 每个孩子都有长处,家长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当幼儿坚持完成一件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家长就可以给他们适当的奖励。奖励未必一定是物质上的,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者是幼儿进步的记录,记录他们从主动尝试参与活动,到遇到困难时不退缩,最后成功完成活动的过程。家长要善于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寻找幼儿的优点,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帮助幼儿树立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
总之,充分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幼儿园课程为载体,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这是我作为大石窝幼儿园中的一份子应该努力的方向。我坚信,只有充满童趣、和谐、平等、自由的活动,才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才能让幼儿乐于展示自己,并从中体会到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