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严惩重处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近日,教育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部署开展2020年至2022年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全面落实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切实强化监管,治理突出问题,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行动方案》还要求各地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严惩重处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主动公开查处结果。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监管,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来源:人民网)
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
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按照《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部署,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印发《中小学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工作方案》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度建设、队伍培训和考核评价,把爱国主义教育摆上重要日程,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责任制,组织开展好纲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化、具体化,把爱国主义教育成效作为开展相关评估评价、评审评比的政治标准和重要指标,推动任务落地落实。
(来源: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积极防范和应对洪涝灾害
当前,我国进入主汛期、多雨期和极端天气多发期,南方地区汛情集中,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教育部近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在前期部署教育系统开展学校汛前检查准备工作基础上,发函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做好学校防汛抗旱工作,保障师生安全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作为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进一步抓好学校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来源:人民网)
教育部:优先安排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新时代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完善随班就读工作机制,提升随班就读工作水平作出部署。
《指导意见》指出,要更加重视关爱残疾学生,坚持科学评估、应随尽随,坚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坚持普特融合,提升质量,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
《指导意见》强调,一要健全科学评估认定机制,规范评估认定,建立工作台账。二要健全就近就便安置制度,坚持优先原则,强化控辍保学。三要完善随班就读资源支持体系,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发挥资源中心作用。四要落实教育教学特殊关爱,注重课程教学调适,培养生活劳动能力,完善残疾学生评价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設。
(来源:人民网)
教育部: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
为改善校园环境,提高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通知提出,建立健全学校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通知要求,要改善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校园整体环境,完善学校基础设施,保障校园饮用水安全,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加强公共区域清扫消毒和室内通风换气。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做好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食品原料进货查验、食堂和餐饮具清洗消毒。坚持预防为主,大力宣传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
通知明确,要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保持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保护野生动物等健康行为和习惯,提倡分餐制和使用公勺公筷,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持续关注复学复课后学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制。
(来源:新华网)
广西:招募1412名优秀退休教师到乡村支教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日前发布招募公告,计划招募1412名优秀退休教师到乡村支教。退休未满5年,能够承担支教期间的课堂教学和其他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广西区内外退休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均可自愿报名。本次支教时间为2020-2021学年,原则上支教时间不少于1学年,鼓励优秀退休教师连续支教。
广西拟定的支教地点主要为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县,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治区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天窗县、民族县、边境县和部分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受援学校为乡镇及以下的义务教育学校(不含县城所在地的乡镇及该乡镇下属乡村学校)。
广西将为支教志愿者提供了相关经费和政策保障措施,支教志愿者教师将于2020年9月秋季学期上岗任教。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新疆:拟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4万名
今年,新疆计划招聘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2.4万名(其中包含1.8万名特岗计划)。招聘工作由各地自行组织实施。
今年教师招聘,落实人社部、教育部等7部委“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不将取得教师资格作为限制性条件,符合教师招聘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先参加招聘考试,考试通过后先上岗从事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再参加考试并取得教师资格。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黑龙江:招生规范,推进教育公平
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公安厅、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日前联合印发《黑龙江省中小学校“四零承诺”实施细则(修订)》,明确集体户口、产权不足100%产权证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以进一步确保招生规范,推进教育公平。
黑龙江省教育部门发现,在热点学校招生过程中,一些地区出现“一房多证”现象,即一个房子有多个产权比例不同的房产证,从而产生多个学位,多的达到八九个。经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沟通,产权不足100%的房产证不符合就近入学“一房一学位”的要求,也不能作为入学依据。
黑龙江省教育厅指出,集体户口和产权不足100%房产证的适龄学生,将由所在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置入学。如相应学校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可直接入学;如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会按照“两证”效力从强到弱的原则排队。即使未被相应学校录取,当地教育局也会将其安排到相对就近的其他学校入学,确保接受义務教育。
(来源:中国青年网)
河北石家庄:严禁提前组织招生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石家庄市2020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严格执行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纪律,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公办、民办学校互不享有招生特权,坚决杜绝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
该市规定,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包括提前进行招生宣传、承诺录取学生),变相“掐尖”选拔生源;严禁采用笔试、面试、测评或者任何变相形式的知识性考试方式选拔生源;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等一系列违规招生行为。同时提出严禁新增起始年级大班额,小学一年级、初一不得出现56人及以上大班额,鼓励有条件学校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招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甘肃:招聘5400名特岗教师
据甘肃省教育厅通报,今年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招募工作将于近日开始。这次“特岗计划”涉及甘肃省70个县(市、区),计划招聘5400名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的服务期为3年。按照“特岗计划”,特岗教师享受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服务期满后,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不用再参加考试,即可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连续计算工龄、教龄。不愿意留任的人员可自主择业,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硕士研究生考试时,还可按政策享受优惠。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