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军,林 江
(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江陵分局,湖北 荆州 434000)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工程建设基础,要想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就需要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由于水利工程管理本就是一项复杂的过程,要求有关人员做好资源配置工作,制定全方位的管理方案,加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范围较广,项目管理内容较为紧凑,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有效性才能使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得到保证。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水利工程质量和运行稳定性。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需要积极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优化施工流程,满足标准化的工程建设要求。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惠民、利民的工程,其主要工作主要是对地下水和地表进行合理调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满足人们日常所需。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做好人员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标准化,并负责编制施工规范和指导,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施工技术管理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利工程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有关单位应积极开展施工技术管理,普及技术方案、质量安全控制以及工程成本等有关知识,以提高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加大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问题,因此,要求管理部门应重视起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先进的工艺技术来优化整个施工流程,提高水利工程安全性质量。
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虽然已经积极开展水利工程建管理工作,并组建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队伍去进行专业管理,但在实践过程中仍不可避免面的会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实现有效管理。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规模庞大且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方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有效开展。就目前来看,我国所采用的分包体制中,水利施工管理始终无法实现与分包单位开展有效对接,施工管理技术水平也因此而受到限制,难以将施工管理方案进行有效的落实,进而使设计方案效果受到影响,不仅会影响工程建设顺利开展,还会加大工程成本,这多是由于管理体系缺失导致的,需要有关单位予以足够重视。
一些水利建设单位没有落实业内施工标准,没有确立相应的责任制度,人员配置管理也较为混乱,各个环节责任人员划分不明确,经常出现一个环节多人负责或无人负责情况。还有一些水利单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利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如对上岗员工没有进行制度和安全培训,从而加大施工中安全隐患,影响工程项目有效进行。水利施工建设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与现场施工环境以及工程人员自身素质水平有着密不可分关联,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施工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水利单位不断完善水利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以减少问题出现。
管理人员不仅要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同时还要指导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多数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由于管理经验不足,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等,加大了施工现场隐患,也阻碍了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同时,由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对技术要求要高,高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虽然部分水利单位在水利施工过程中会采用监督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其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外,由于监督工作范围较窄,负责监督的人员无法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管理,不仅会影响监督效果还会阻碍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水利工程在建设工作切忌盲目开展,建设前需要结合当地地形、农田水利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后续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问题。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项目目标制定缺乏合理性,没有考虑到一些现实因素对施工建设所带来的影响,一些建设单位建设目标定得过高,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建设目标,只能延长工期,同时也加大了施工成本的投入。此外,在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多在形式上下功夫,使得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隐患。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规模庞大,施工环境复杂,多为室外施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现场管理难度,也加大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如现场施工人员调配不合理,施工监管不到位,组织管理不够科学,等等,这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对施工质量带来影响,无序的施工现场还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威胁。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能力素养要求较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要具备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对于施工现场所出现的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避免工程建设中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应积极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一对一指导,使每一名施工管理人员都能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实践技能,在优化管理流程的同时,使施工管理质量得到保证。还有一些具备专业施工技术,但施工管理知识储备不足的管理人员来说,应积极学习专业的管理知识,只有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项目实践。对此,可以参加有关培训机构,或进行自主学习,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知识储备能力,还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定期对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从而将施工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水利施工建设管理水平完善的水利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能够使大部分水利单位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水利单位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管理工作,建立符合施工管理的制度措施,做好物料管理工作,这些都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将管理工作落实到责任人身上,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水利单位要积极开展施工技术有效管理,并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监督机制的前提是要建立全体技术管理人员的责任制,明确岗位技术人员的职责,便于开展岗位监督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对于未履行岗位职责的人员要予以惩罚,同时还要做好技术岗位人员培训工作,使他们了解施工中所有施工技术管理项目,便于在监管过程中及时发现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水利工程建设目标的制定,应结合工程建设现状来制定合理的目标计划,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名施工人员身上,通过建立考核制度,来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对于完成建设目标的单位予以一定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建设目标的单位则要接受惩罚,并追究管理人员责任,通过竞争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监视单位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对目标管理的严格把控,增强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同时,还要做好水利工程的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目标签订、管理、实施都要严谨,细化责任、目标并严格履行双方所应尽的义务,并向法律部门进行公证,以此来保障施工单位在目标管理上的严格性,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成本与预期相符。对于施工单位来说,目标管理不是喊口号,而应落实到各个部门及部门人员身上,只有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只有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1)施工管理的前提是要做好员工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对员工的各项行为进行约束,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计划,将员工工作完成情况与其绩效相挂钩,定期进行小组评定和个人评定,完成好的予以相应的奖励,没完成绩效考核的要进行处罚,以此来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避免工作懈怠情况出现。(2)完善的管理机制的同时还应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水利工程施工监管作为整个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监管范围广泛,可以是项目质量监管、也可以是人员监管、资金监管、安全监管等,不论何种监管,都需要监管部门认真履行其管理职责,对于违规行为要严格进行处理,这也是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重要手段。(3)完善施工管理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各项施工管理优化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成本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实现成本的合理把控,实现成本节约,对提供工程效益起着积极作用。因此,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应将成本控制作为施工重要工作来进行合理开展,结合水利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预估成本定额。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对工程项目特点与管理目标做出合理分析,将其作为管理的重要依据,并将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来促进成本管理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另外,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对于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要勇于做出批判,并积极进行整改,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带来项目成本损失。
综上所述,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提高工程效益水平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只有积极开展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真正使水利工程建设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为经济建设做贡献的同时,还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