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县关于加快发展窑洞养牛工作的建议

2020-03-08 12:23陈玉玲高玉萍信青贵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示范带红牛养牛

陈玉玲,高玉萍,信青贵

(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崇信县分校,甘肃 崇信 744299)

近年来,崇信县坚持把红牛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首位产业和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相继出台了《崇信县农业特色产业培育扶持办法》《关于加快牛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关于聚焦深度贫困村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特别是2018年以来,为了进一步降低养殖设施成本,合理利用废弃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在充分尊重群众利用窑洞养牛习惯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废弃窑洞发展红牛养殖,走出了一条传统养牛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总结出了一些可借鉴、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典型。为进一步推动全县窑洞养牛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 总体要求

紧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以助农增收为目的,以增加红牛饲养数量和提升养殖质量为切入点,以提高组织化程度为抓手,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体系、创新发展机制,引导扶持群众不断扩大红牛养殖规模,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发展红牛产业,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全力推动全县红牛产业扩量提质增效。

2 基本原则

2.1 坚持因陋就简、突出特色的原则

立足资源禀赋,综合考虑改造成本和产业发展现状等因素,在保持窑洞素有的古气、老气的基础上,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造加固,做到成熟一片,改造一片,发展一片。同时窑洞养牛要主动与文化、旅游、饲草、养生等有机结合,走特色化发展路子。

2.2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紧盯市场需求,用足用活政策扶持和资金,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资窑洞养牛,辐射带动群众扩大崇信红牛养殖规模。切实发挥行业部门职能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技术服务保障,推动养牛业健康持续发展。

2.3 坚持群众自愿,组织带动的原则

改造后的窑洞归村集体所有,仅限养殖使用,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优先支持有养牛意愿的群众,合作社、养牛协会要引导社员、会员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示范带动群众发展窑洞养牛。

2.4 坚持机制创新,多元投入的原则

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组织、养殖大户、带动贫困户等形式和企投户繁、户养企销机制,按照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方式,推动窑洞养牛产业品牌化,产业化经营。通过资金扶持、人才支撑、以奖代补等办法,撬动更多资本投资窑洞养殖。

3 目标任务

2019年,对全县的废弃窑洞进行全面的摸底,掌握可以改造利用的窑洞数量,做好发展窑洞养牛的总体规划,巩固提升锦屏镇平头沟-姚洼,黄花乡凉水泉-高年2个窑洞养牛示范带,建成黄寨镇甘庄-茜洼,木林乡木林-马家沟2个窑洞养殖示范带。窑洞养牛饲养量达到2 000头。

2020年,总结锦屏镇平头沟-姚洼,黄花乡凉水泉-高年2个窑洞养牛示范带饲养管理经验,巩固提升黄寨镇甘庄-茜洼,木林乡木林-马家沟2个窑洞养殖示范带,建成锦屏镇枣林村谷家山集中连片废弃窑洞养牛区和柏树镇陶坡-木家坡窑洞养牛示范带,窑洞养牛饲养量达到3 500头。

2021年,巩固提升窑洞养牛技术水平,推广良舍、良种、良料、良法、良医“五良技术”,积极和科研院校合作,探索窑洞养牛防疫、粪污资源化利用、育肥繁育、饲草供应、生产流通、科技创新、社会化服务技术,形成适合窑洞养牛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将锦屏镇平头沟-姚洼-枣林,黄花乡凉水泉-高年,黄寨镇甘庄-茜洼,木林乡木林-马家沟,柏树镇陶坡-木家坡5个窑洞养牛示范带打造成助农增收的规范化、科学化、市场化的示范带。窑洞养牛饲养量达到5 000头。同时各乡镇要自主排查可改造利用的废弃窑洞,作为崇信县特色养殖模式进行全面推广。

4 养殖模式

借鉴已建成的窑洞养牛经验和做法,引导一般农户特别是贫困户选择以能繁母牛养殖为主,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养殖经验的大户和养殖场以肉牛育肥为主,兼顾能繁母牛养殖。同时探索推广企业标准化养殖、合作社小区化养殖、家庭式大户养殖、农户分散养殖等模式。

4.1 企业标准化养殖

对于分布较为集中、群众不愿改造养殖的废弃窑洞,由村委会统一进行改造,采取租赁的形式,由其他企业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施工、生产和管理,形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4.2 合作社小区化养殖

对于分布相对比较零散,不能通过协调形成规模养殖的窑洞,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有发展意愿的群众组团改造,建成养殖小区进行适度规模养殖,实行统一调运、统一防疫、统一饲草料加工、分户管理。对有发展意愿但无饲养能力的,群众自愿购买基础母牛,与合作社签订托管或代养协议,由合作社统一饲养,享受养殖分红。

4.3 家庭式大户养殖

对于可存栏红牛20~50头,相对集中的5~10孔窑洞,由村委会改造后承包给养殖大户,或由村委会协调由大户自行改造后实行家庭式养殖,村委会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加强对大户经营情况的监管,确保养牛用途不变。

4.4 农户分散养殖

对于不能形成规模化、小区化的零星废弃窑洞,由村委会统一协调,群众自主改造,进行分散养殖。村委会与分散养殖户签订窑洞使用协议,明确饲养期间的权利和义务,防止挪作他用。

5 工作重点

5.1 严格养殖品种的选择

窑洞养牛品种选择上要以红牛为主,重点推广以秦川牛、南德温牛、红安格斯牛、利木辛牛与本地红牛的杂交牛,同时要紧盯肉牛养殖产业发展趋势,加大以肉用型为主的红牛定向选育改良力度,积极实施红牛种资资源提纯复壮工程,巩固提升崇信红牛高档化特质。加快基层冻配改良点建设,选优配强窑洞养牛区冻配技术人员,及时为窑洞养牛区的基础母牛进行免费冻配。

5.2 加强饲草基地建设

坚持以养代种,以种促养,着力构建结合紧密、经济高效、稳定持续的饲草供应体系。要鼓励支持窑洞养牛场(户)采取“养殖场(户)+种植大户”“ 养殖场(户)+种植+种植合作社”“土地流转+家庭牧场”等模式,稳步扩大苜宿、饲用玉米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建立稳定饲草供应基地。同时要强化政策、资金、技术投入,积极推广机械一体化收割、全贮裹包等青贮技术,提高玉米等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节约养殖成本。

5.3 强化疫病防控能力

加强窑洞养牛区防疫技术人员配备,每个窑洞养牛区要至少配备1名常驻兽医,并纳入动物防疫员管理序列,具体负责做好窑洞养牛区的疫情预警、抗体监测、消毒灭源、隔离观察、疾病诊治等技术服务工作。要强化窑洞养牛场(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在改造窑洞时要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合理规划,配套建设隔离、消毒、兽医等业务用房(窑),并配备必备的仪器设备,同时要严格落实免疫消毒、隔离观察等制度,主动开展技术服务。

5.4 切实加强行业监管

严格执行《绿色食品·平凉市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62/T1996—2010)等甘肃省地方标准,重点从种群繁育、饲草生产、场区建设、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走“标准化种养、科学化繁育”的路子。着眼发展高档、特色崇信红牛产品这一目标,不断健全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大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拖入品监管力度,持续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5.5 搞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支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走“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大力推行“牛—有机肥—果(菜)”等循环模式,在大中型窑洞养牛区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点,利用牛粪生产有机肥,及时消化处理本场(区)及周边养牛户的牛粪,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5.6 加大科技应用力度

依托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种、养、加等环节,引进、推广一批畜种改良、疫病防治、饲草种植、产品加工等实用生产技术,大幅度提高窑洞养牛科技含量。县农业农村局要主动邀请畜牧兽医方面的知名专家,对窑洞养牛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开展咨询服务,帮助解决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同时要充分调动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鼓励支持开展母牛低成本饲养、犊牛早期断奶、母牛同期发情、全混合日粮(TMR)、疫病综合防控等方面技术创新,促进窑洞养牛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示范带红牛养牛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红色示范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三头牛和狮子
崇左江州区乡村振兴“示范带”成广西样板
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发展初探
新邱区推进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的实践措施
红牛垫了赔偿金
情系老区抓养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