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光,闫海燕,赵 娜,贾晓娟 ,刘雯雯 ,王雅婷
(1.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甘肃 临洮 730500;2.甘肃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甘肃 临洮 730500)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线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中高职兽医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畜牧兽医养殖企业发展需要的中高端技能人才。兽医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在课程设置时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企业需求、社会需要、学生心理特点等多项因素。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身心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与所设课程的学习效果息息相关,但是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各院校大多忽略了学生心理特点对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导致课程学习效果的不理想。
畜牧兽医相关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环境较差,社会认可度比较低,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兽医医疗纠纷逐年增多,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除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他们还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畜牧兽医相关工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甘肃省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生全部可以通过“2+3”模式转入高职院校接受高等教育,各职业院校按照市场方向、企业需求和学校发展来设置开设课程,在课程安排上主要以实践性课程为主,在技能培训、技能大赛、技能鉴定等方面狠下功夫,却弱化了文化课的课时和比重。大多职业院校教师没有研究过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安排课程时也不考虑学生的意见,只是一味地按照学校需求设置进行,导致很多学生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有的焦虑、抑郁,有的抵触情绪严重,有的表面听从安排实则不学习,严重影响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各职业院校只有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特征,简化课程设置门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
中职阶段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是青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正经历着重要调整,他们心理冲突加剧,心理矛盾冲突增多,对自己的角色存在迷惑,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和特点,不能明确认知自己学生、子女的职责,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学习、生活、情感受到挫折时容易冲动,存在着认知与行为不统一、自信与自卑、独立与依赖以及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表现出思想幼稚单纯,个性鲜明,具有青春期的叛逆心理[1]、好动多变、自控能力与识别能力较差、文化基础薄弱、抽象逻辑思维欠缺等特点,存在不爱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不浓等现象[2],生活和学习上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
与此同时,中职阶段学生智力发展快,记忆能力强,思维敏捷,思考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自我意识日渐成熟,对周围事物开始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喜欢和别人争论。此阶段的学生办事积极、富有热情、情感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
为了了解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健康状况,笔者对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18级和19级畜牧兽医专业共203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超过6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5%的学生有强迫问题,13%的学生有焦虑现象,以上两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内向型性格学生中,女生(19人)多于男生(17人) ,38%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较大,尤其是化学、数学课等基础课的学习,5%左右学生情绪易冲动,容易出现顶撞老师、骂人甚至打架现象, 5%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偏执,很难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意见, 4%左右的学生心理不平衡,对学校评定的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有嫉妒现象,对助学金的评定有意见。调查结果说明当前职业中专兽医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学校从课程安排、增强活动、心理辅导等方面进行调节。然而,此阶段的青年孩子不愿意信任别人,即便是家长和教师告知他们人生的道理和问题的方法,或是试图改变他们的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他也会试探性的抵触。这就要求中职学校不仅要做好思想工作,在设置课程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增强他们对祖国、社会和畜牧兽医专业的热爱之情,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阳光正能量的心态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中职学校开设课程要秉持,多培养兴趣、少理论教学的原则,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如有条件,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分班,因地制宜开设不同的课程,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根据中职学生心理发育特点,结合甘肃省中高职兽医专业“2+3”转段培养模式,建议中职兽医专业开设兴趣课、修养课、艺术课、体育课和专业基础课,以提升学习兴趣、加强学习自信、改善学习习惯为主,开设课程如《哲学基础》《古典文学》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热爱人生;《职业素质课程》提升学生素质修养,增强自信;《心理健康教育》《语言与口才》使学生了解和控制心理疾病,加强讨论交流,乐观阳光的生活学习;《体育课》《生理课》使学生了解自我,加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企业家讲座》聘请企业家作为实践教师,让学生了解最接地气的实用技能;《安全教育课》《法制教育课》教会学生最基本的生活处世技能,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音乐鉴赏》《电影鉴赏》让学生增加对生活的热爱,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手机游戏课》放松心情,减缓压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动物世界》《宠物鉴赏》《宠物与生活》等,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畜牧兽医知识,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专业实践课》宠物医院、畜牧兽医企业实习,理论实践结合,初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企业运行机制。
同时,中职学校要弱化教学形式,注重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以实践为主;同时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课堂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弱化笔试考试,加强过程性考核,特别要注重实践应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畜牧兽医人才。
高职学生一般处于18~21岁之间,此阶段他们思想上逐渐成熟,自控能力和识别能力增强,抽象思维能力增强,具有明确的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强,思考问题的深度和持久性明显提高,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显著提高,善于独立思考。但是很多高职学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此阶段学生人格尚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依赖性较强,嫉妒心较重,虚荣心逐渐增加,个别学生自卑情绪严重、情感脆弱。
为了准确掌握高职院校兽医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对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兽医相关专业143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45%左右高职兽医专业学生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25%左右学生有焦虑现象(担心考试挂科、毕业工作),40%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尤其是《应用数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的学习,2%左右学生由于心情不好容易和同学出现矛盾,7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分析能力欠缺,63%左右的同学认为课程开设太传统,46%的学生认为应该采用自主学习,淡化考核方式。调查说明高职兽医专业学生心理压力较大,虽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任停留在理论阶段,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高职兽医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甘肃省中职兽医专业“2+3”转段培养模式,建议高职兽医专业开设思政课、修养课、化学课、体育课和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跨专业课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提升学生修养、增强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开阔学生人生眼界,课程开设如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事政治》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哲学意义,热爱祖国、热爱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控制心理疾病,保持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体育课》使学生加强身体锻炼;《专题讲座》聘请专家、学者定期为学生讲授专业前沿知识,开阔学生眼界;《文献检索》《专业英语》使学生能够通过文献检索查找信息,为以后的工作服务;《兽医寄生虫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内科学》等专业核心课,让学生全面掌握兽医专业知识;《生产实习课》让学生去宠物医院、畜牧兽医企业实习,理论联系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和生产,为畜牧兽医行业服务,为今后的就业做好铺垫。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各职业院校要结合中高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合理安排课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中职阶段兽医课程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找回中职学生丢失的自信,培养学生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热爱,为高职阶段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做好铺垫;高职阶段兽医课程开设重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畜牧兽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