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菲
摘 要:社會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下,看似静止的海量数据重新拥有了新的生命力,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想象空间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好的信息管理服务。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因此需要高校及时的进行转变,完成从单一的会计模式向财务综合管理信息化的转变。本文对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高校财务信息化 建设研究
课题信息: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Q191075。
一、明确财务数据采集标准
财务数据采集是高校建设信息化财务系统的关键环节,也是财务系统进行日常运转的基础,假如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完整的财务数据采集标准的制约和监督,则可能会导致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紊乱,无法采集到相关详细的财务数据,发挥不出信息化财务体系的价值。因此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财务数据采集标准,实现资源共享。首先,高校需要依据实际采购统一的会计软件系统,以此来作为财务数据采集的标准,实现财务系统信息的共享性。其次,在传统校园内,业务系统往往缺乏统一规划,从而导致数据标准不一致,各部门之间也很难实现共同协作,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带来极大的不便,出现效率低、数据冗杂、工作质量差等问题,所以需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通过数据共享、迁移等方式完整数据在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转换。
例如,针对校内的收费部门,将性质大致相同的平台规划到一块,形成几大部分的财务区,并在每个财务区中依据实际情况设置统一的财务数据标准,方便财务系统的数据收集和信息化建设。
二、加强对于财务信息化系统数据的安全防护
数据安全一直是大数据时代中的长久话题,在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下,财务系统中需要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财务系统的工作量也随之加大,尤其是在当前开放、灵活的数据时代背景下,关于财务信息的防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高校内部的财务信息系统设备不能够直接与外网进行对接,确保校内的财务数据信息不流入到外部,被不法分子盗用。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登录密码的记录工作,并定时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安全维护,将出现的可疑现象进行记录和上报,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其次,加强用户访问的范围和权限,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并做好应急制度的确立,保证财务信息化系统在出现安全问题是能够第一时间找出源头和进行解决。
例如,成立计算机安全维护小组,定期对财务系统中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安全防护,并在系统中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定期对财务系统进行杀毒处理;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
三、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
新技术是实现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核心,而财务工作人员则是推动财务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财务部门的工作质量和运转程度,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求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保证数据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而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具备高素质的操作人员,因此想要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对于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对于数据标准的认识,加强其操作水平,强化信息化专业团队建设。
例如,开设培训班,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术培训,并按照培训阶段对其进行考核,考核不及格的要进行再培训,确保财务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完全满足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还要加强对于财务管理新人才的培养,选拔具有一定管理意识和经验的学生组建后备小组,保证财务工作团队新鲜血液的轮换。
四、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下,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行为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因此各高校要抓住机会,实现将财务数据转化为高校资产的目标,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琪扬.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探讨[J].科技风,2019.
[2]邢小敏.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J].财经界,2019.
[3]王静.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与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