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军孝 支晓东 王君义 毛忠南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兰州730020)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有70%~80%存活患者会伴有一侧肢体或两侧肢体偏瘫,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1]。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后遗症,现代康复理论证实,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及功能上具有重建性及可塑性,适时康复训练可促进神经元再生。核心肌力训练重视人体肌群“核心稳定性”,使身体躯干周围肌群处于良好、稳定控制的状态[2]。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普遍存在认知能力下降情况,仅核心肌力训练难以达到改善认知能力的效果。中医学认为,该病肝肾阴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故治疗应以补益肝肾为主。我院采用补益肝肾法结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5~73 岁,平均(61.27±5.35)岁;病程2~6 周,平均(3.84±0.35)周。观察组男25例,女15 例;年龄45~72 岁,平均(61.34±5.32)岁;病程2~6 周,平均(3.78±0.33)周。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影像学检查结果、体格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与脑卒中诊断标准[3]相符;(2)伴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偏瘫侧肢体肌力≤Ⅲ级;(3)首次发病,病程不足2 个月;(4)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意识清晰;(5)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重度认知异常、精神异常、听力与沟通障碍者;(2)伴严重心肺疾病、骨关节疾病者;(3)长期服用抗眩晕药物者。剔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抗脑血管治疗,同时行患肢主动、被动训练,床边坐站训练、坐立位平衡练习。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核心肌力训练。(1)桥式运动:患者取仰卧位,身体支点为足、肩,屈曲膝关节90°,将臀部、肩部及膝关节逐渐抬起,离开床面,待病情允许可抬离一侧足部并伸直。(2)躯干前屈:患者取仰卧位,准确固定下肢,Bobath 握手放置颈部后方,适当抬起上身,肩部离开床面。(3)躯干旋转:患者取仰卧位,下肢有效固定,交叉双手放于头部后方,抬胸廓,向左、右旋转。(4)骨盆旋转:患者取仰卧位,行骨盆向左旋转、向右旋转;取坐位,骨盆向左倾斜、向右倾斜、向前倾斜、向后倾斜;取站立位,骨盆左右两方倾斜。(5)腰椎后伸。采用腰椎后伸运动器辅助训练,从最小负荷量使胸椎尽量向后伸展,再逐渐回至起点。(6)立位平衡训练:患侧重心转移、患侧单腿负重练习,以此提高患侧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等髋关节周围核心肌群肌力。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肝益肾法治疗。龟板胶每次3 g,每天3 次,烊化兑服;三七粉每次3 g,每天3 次,冲服;熟地黄、川牛膝各15 g,川芎、莬丝子、枸杞子、山药、杜仲各20 g,鸡血藤30 g,由我院统一煎煮成400 ml 药液,每次服用200 ml,每天2 次。两组连续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后康复情况:(1) 认知功能,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4]评估。该量表主要对患者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共30 个条目,每个回答正常计1 分,总分30 分。根据文化水平评价,认知正常:文盲>17 分,小学>20 分,初中及以上>24 分。(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5]评估,该量表涉及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洗漱、卫生、穿衣以及行走等功能,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MMSE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 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MMSE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MMSE 评分比较(分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40 40 19.645 8.096 0.000 0.000 tP干预前 干预后 t P 20.98±1.35 21.06±1.34 0.266 0.395 26.78±1.29 23.45±1.30 11.500 0.000
2.2 两组改良Barthel 指数比较 两组治疗前改良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Barthel 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改良Barthel 指数比较(分
表2 两组改良Barthel 指数比较(分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40 40 12.380 6.904 0.000 0.000 tP干预前 干预后 t P 42.84±11.36 43.15±11.40 0.122 0.452 73.59±10.85 59.87±10.23 5.819 0.000
偏瘫是脑卒中后患者常见的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急性中枢神经元损伤,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具有一定代偿性及恢复能力,病情稳定后尽早康复训练,可促进神经元损伤修复,改善肢体功能。通常患者若想恢复运动,前提是自身平衡能力改善,平衡维持着骨骼肌收缩、运动,尤其是人体核心区域的肌肉-核心肌群。核心肌群是由脊柱与骨盆周围所有肌肉组成的一个整体,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康复训练时重视核心肌群稳定性,采用核心肌力训练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肢体肌肉控制能力,在康复训练及学习时要按照正常的运动方式进行,以此提高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及针对性。同时大脑组织及神经元具备可塑性特点,患者采取反复多次的核心肌力训练,有利于神经细胞轴突再生,重塑脑结构,改善脑功能,改善神经缺损程度,提高认知功能,并为肢体提供良好的稳定基础,促进肢体功能恢复[6]。
脑卒中后偏瘫以肝肾阴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7]。因此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以补益肝肾为主要原则。龟板胶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补血止血的功效,属血肉有情之品;三七粉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枸杞子有补肝益肾、滋阴补血、固精的功效;山药有补肝益肾、滋阴宣肺功效;杜仲有补火壮阳、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川芎、莬丝子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作用;鸡血藤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全方共奏补肝益肾、活血化瘀的功效,针对脑卒中后偏瘫的发病机制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干预后MMSE 评分(26.78±1.29)分高于对照组的(23.45±1.30)分,改良Barthel 指数(73.59±10.85) 分高于对照组的(59.87±10.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用核心肌力训练联合补肝益肾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促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分析原因为核心肌力训练可维持人体的平衡功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有助于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同时针对该病发生机制辅以中药治疗,可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