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新华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一科 焦作454001)
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发病率、致残率高,患者多合并脊柱侧弯,治疗难度大。该病临床多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1]。PKP 可通过微创通道注入骨水泥,复位骨折椎,从而缓解临床症状。PKP 安全、有效,临床应用广泛[2]。PKP 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有双侧、单侧之分。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 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0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72 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6 例。参照组男19 例,女17 例;年龄56~82 岁,平均(69.07±6.28)岁。研究组男21 例,女15 例;年龄53~84 岁,平均(68.27±6.14)岁。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X 线摄片确诊为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合并脊柱侧弯;(3)椎体后壁完整;(4)伤椎数量1~3 个;(5)患者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神经损伤;(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3)合并脊柱肿瘤;(4)爆裂骨折;(5)合并感染性疾病;(6)凝血功能异常。
1.3 治疗方法 研究组行单侧经横突- 椎弓根入路PKP。患者局麻,取俯卧位,腹部垫空,常规消毒铺巾;经C 型臂确认穿刺点,于椎弓根上缘左侧1~3点钟方向沿椎弓根进针,外展20°,深度为正位片达椎体中线、侧位片达椎体前1/3;置导管,更换为工作通道,扩孔;放置球囊,并注入(以压力注射器)造影剂,X 线可见囊样高密度影,观察椎体恢复情况,注意患者下肢是否存在放射痛状况;取出球囊,调制骨水泥,经工作通道注入;检查骨水泥是否有渗漏情况,记录注入量、时间;待骨水泥凝固(约5 min),旋出注射管、工作套筒;局部压迫,覆盖无菌敷料。参照组行双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进针同研究组,外展15°,经椎弓根进入同侧椎体,不至椎体中线;扩张球囊、骨水泥注入同研究组,对侧重复操作。两组术后若出现感染症状给予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水泥注入量。(2)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术前、术后1 周、术后1 个月疼痛程度,分值0~10 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重。(3)腰椎功能。以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两组术前、术后1 周、术后1 个月腰椎功能,0~45 分,分值越高表明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4)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骨水泥渗漏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住院天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住院天数(d) 骨水泥注入量(ml)研究组参照组36 36 tP 34.02±6.39 54.91±7.84 12.392<0.001 5.28±1.63 5.94±1.61 1.729 0.088 3.41±1.29 5.83±1.76 6.654<0.001
2.2 两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1 周、术后1 个月疼痛程度、ODI 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1 周研究组疼痛程度、ODI 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1 个月研究组ODI 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出现感染2 例;对照组出现骨水泥渗漏3 例,术后感染1 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56%(2/36)与参照组的11.11%(4/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P=0.670)。
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是老年患者腰疼主要原因,保守治疗效果有限,患者易因长期卧床出现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病死率高[3]。PKP 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调节伤椎高度,改善腰椎损伤情况,近年来临床应用广泛,取得了确切效果[4]。
PKP 一般采用双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可均匀分布骨水泥,但手术时间较长,所需骨水泥量较多,增加个骨水泥渗漏几率,且费用较高[5~6]。本研究比较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 与双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 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效果,结果显示两组住院天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参照组(P<0.05)。表明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 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与双侧入路手术治疗相比康复进程一致,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骨水泥用量。两组术后1 周、术后1 个月疼痛程度、ODI 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1 周研究组疼痛程度、ODI 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1 个月研究组ODI 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表明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 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
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 局限性在于骨水泥分布不均匀,原因在于常规PKP 矢状面与穿刺针夹角为15°,针尖难以抵达椎体中线,因而骨水泥无法扩散到对侧。本研究将穿刺点外展角扩大到20°,尽量将穿刺点靠近椎体中线,有助于骨水泥偏向对侧,但未能完全达到椎体中心。术后复查患者未出现因骨水泥分布较少而产生椎体压缩变形状况,其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观察。同时,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 术安全性高。综上所述,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KP 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用量,降低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