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崟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人民医院骨科 淮阳466700)
椎体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引起,是形成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椎体、脊柱功能,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1]。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临床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方法,具有良好疗效,但合并脊柱侧弯时,手术难度较大。双侧椎弓根入路虽疗效确切,但通常需进行重复操作,且增加进针难度,而单侧椎弓根入路无法均匀灌注骨水泥至椎体内,可能造成脊柱侧弯加剧。本研究探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VP 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7 月~2019 年2月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42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 例。对照组男4 例,女17 例;年龄58~78 岁,平均(68.53±4.69)岁;病变椎体T113 例,T126 例,L32 例,L23 例,L17 例;体质指数(BMI)19.5~23.8 kg/m2,平均(21.68±0.51)kg/m2。研究组男5 例,女16 例;年龄57~78 岁,平均(68.02±4.93)岁;病变椎体T112 例,T125 例,L33 例,L25 例,L16 例;BMI 19.8~24.0 kg/m2,平均(21.74±0.60)kg/m2。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结合临床表现,经X 线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具备手术适应证;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知情,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伴有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症;存在椎体陈旧性骨折、峡部裂、滑脱;脊髓神经受压、椎体后壁爆裂;伴有脊柱结核、肿瘤;存在手术禁忌;伴有先天性脊柱侧弯、旋转;无法耐受手术。
1.3 治疗方法
1.3.1 研究组 采用单侧经横突- 椎弓根入路PVP。患者取俯卧位,全麻,术前行CT 检查。穿刺进针点选择凸侧椎弓根外缘骨皮质延长线与横突交点,于C 型臂X 线机透视辅助下明确责任椎体位置,对双侧椎弓根水平线进行标记。同时,于确保患者无滑落风险前提下适度旋转手术台,获取棘突位于正中、清晰度较高的凸侧椎弓根影像。再次X 线透视,参照术前确定的进针点及双侧椎弓根水平线进行穿刺,适当调整穿刺针头尾倾斜角度及内倾角(以椎体压缩形状为依据),缓慢进针,正位透视下针尖至椎弓根内侧壁,侧位透视下针尖至椎体,并注意避免脊髓损伤。继续进针,确保侧位透视下针尖可达到椎体前1/3,且未穿透侧壁或前壁。正位透视下针尖超过椎体中线,将穿刺针拔出,安装骨水泥推注导管,选择适量骨水泥缓慢注入,明确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后,将工作套管旋转拔出,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3.2 对照组 采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 术。患者体位、麻醉方法同研究组,术前于C 型臂X 线机透视辅助下明确伤椎椎弓根体表投影,进行标记。穿刺进针点选择椎弓根外上方,椎弓根投影右侧2 点、左侧10 点方向,经由双侧椎弓根穿刺、操作。侧位透视下,明确针尖至椎体,并继续进针至椎体前1/3,正位透视下,确保针尖至椎弓根内侧壁,将穿刺针拔出。后续操作同研究组。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1)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X 线透视次数。(2)术后第2 天恢复情况,包括椎体高度恢复情况、脊柱侧弯Cobb's 角纠正情况。(3)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X 线透视次数、骨水泥灌注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X 线透视次数(次) 骨水泥灌注量(ml)研究组对照组21 21 tP 24.12±4.16 33.05±5.48 5.948<0.001 5.74±0.77 9.65±1.09 13.426<0.001 4.01±0.39 4.28±0.35 2.361 0.023
2.2 两组术后第2 天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第2 天椎体高度恢复率、脊柱侧弯Cobb's 角纠正度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第2 天恢复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术后第2 天恢复情况比较
组别 n 椎体高度恢复率(%) 脊柱侧弯Cobb's 角纠正度数(°)研究组对照组21 21 tP 27.81±5.39 28.24±4.88 0.271 0.788 8.37±2.90 8.86±3.07 0.532 0.598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病情严重、复杂等特点,且极易合并脊柱侧弯,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增加治疗难度[2]。人体胸椎至腰椎椎弓根宽度呈逐渐变窄趋势,且与男性相比,女性椎弓根宽度更窄,而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以老年女性为高发群体,所以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手术难度、风险明显增加[3]。因此,积极探索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 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方式,疗效确切,主要经由双侧椎弓根穿刺入路进行操作,不仅手术创伤大,术中还需重复操作,导致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存在一定局限性[4~5]。本研究针对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单侧经横突- 椎弓根入路PVP 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灌注量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VP 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灌注量及X 线辐射。分析原因,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VP 中可通过探查横突上下缘、上关节突,明确进针点,从而减少对局部组织损伤,且具有入路穿刺角度范围大、不受椎弓根角度、长度及粗细因素影响等特点,利于手术操作,从而有助于减少术中X 线透视次数,还可缩短手术时间。同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正位X 线片上无法清晰显影侧弯椎体“凹侧”,从而增加穿刺定位难度,加之椎弓根边界不清,提高操作难度,极易延误手术时间[6]。而凸侧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则可有效避免侧弯椎体“凹侧”显影不清而致的手术风险,不仅可提高穿刺针超过椎体中线成功率,还可简化手术步骤,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7]。研究组术后第2 天椎体高度恢复率、脊柱侧弯Cobb's 角纠正度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 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相当。此外,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76%,提示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VP 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发症少。
综上可知,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应用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PVP治疗不仅疗效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PVP 相当,还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 线辐射及骨水泥灌注量,且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