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双核”目标的主阵地

2020-03-05 09:44顾胜伟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公鸡双核小鸭子

顾胜伟

童话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儿童文学类型。它主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幻想和稍显过度的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人们生活,并以此来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一般都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浅显而生动,曲折而神奇,对大自然间的所有事物都作拟人化的描写,非常适合儿童阅读。

最新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童话,我想,编者就是想利用童话有趣、充满幻想且儿童乐于阅读的特点,用来训练儿童的语言,也是要利用童话生动的情节、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培植学生一颗向善的童心。

一、从模仿说话到模仿做人

我们先来看看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这篇课文的一个小小的教学片段:

1.下雨前,除了小燕子,还有一种小动物也很忙。看,他来了(蚂蚁搬东西视频)

2.蚂蚁在干什么?(搬家:小蚂蚁把东西从家搬出来了)

3.出示:搬东西,谁来读?(指两个学生读,一起读)你能把这些书帮老师搬到讲台上吗?仔细观察这位小朋友的动作,搬东西要用手,所以搬是——提手旁。(板书:搬东西)

4.之前都是别的小动物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这一次呢?请你快速读读第七小节,告诉老师。(是小白兔告诉了小蚂蚁要下雨了)

5.我们来猜猜小兔子会怎么告诉蚂蚁呢?蚂蚁是怎么回答的?

6.你觉得这只小兔子怎么样呢?

在《要下雨了》这个小的片段中,教师通过视频来引出“蚂蚁在干什么这个”话题,从而很好地引出了“搬东西”这个词语。教师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单纯地教授“搬东西”的意思,而是让学生来帮一叠书,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不难发现要搬书就要用到手,所以这个字是提手旁,这样,学生记忆“搬”字的时候就容易多了。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理解生字词是可以通过联系生活来完成的。

紧接着,教师让学生明白,之前都是其他小动物告诉小兔子要下雨了,而这次却是小兔子告诉小蚂蚁的,但是课文没有具体写出小兔子是怎么说的。老师这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来猜猜小兔子会怎么告诉蚂蚁呢?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根据前面几段的学习,模仿其他小动物的话来转变成小兔子的话。虽然是简单的模仿,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样的语用练习已经很不错了。

此时,教师的教学还没有结束,教师追问:你觉得这只小兔子怎么样呢?学生们都能踊跃回答。有的说小兔子乐于助人,告诉小蚂蚁要下雨了;有的说小兔子很善良;有的说我也要学习小兔子,要学会帮助别人……一个简短的问题,不僅让学生对文本中的小兔子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也使学生懂得了要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二、从表演课文到“表演”做人

我们接着来看看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的一个小小的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呀?

生:小公鸡和小鸭子。

师:小公鸡帮助小鸭子做了什么呀?

生:小公鸡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

师:那么小鸭子是否也帮助了小公鸡呀?

生:帮助了。

师:帮了什么忙呀?

生: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小鸭子把小公鸡救上了岸。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么谁愿意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呢?

师:故事会讲了,谁愿意来演一演呢?

(教师开始组织学生上台表演课本的内容)

学生表演结束,教师除了简单的表扬和点评之外,还追问小朋友:“通过表演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你觉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他们吗?”

生:要!

师:学习什么呢?

生:朋友有困难的时候要互相帮助。

教师组织这样一段教学,首先帮助学生回忆了一下课文的内容,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梳理思绪的过程,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起故事的一个脉络,然后再组织学生练习讲故事,学生练习讲话的难度就降低了。这样的教学过程,给予孩子一个往上爬的台阶,学生有条理地讲故事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正当学生们沉浸在讲故事的喜悦中的时候,教师话锋一转,组织学生来演一演这个故事,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又来了。很多学生都积极举手要来表演,于是老师组织几组学生上台演一演这个故事。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表演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也更加扎实了。

此时,老师让同学们都保持安静,老师问那些上台来的小朋友:“刚才你们都上台来表演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那么,在这个表演的过程中,你觉得他们两个值得我们学习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道:“值得!”老师追问:“那么我们要学习他们什么呢?”有的小朋友就说:

“要学习他们互相帮助,就像刚才我们表演的一样。”“就只是表演吗?”老师不依不饶。小朋友挠挠小脑袋说道:“哦,不是的,在平时我们就要互相帮助,不是表演,是真的要互相帮助。”你看,学生的回答多精彩,学生从表演中似乎真的体会到了做人的道理。

三、从感悟课文到感悟做人

我们最后来看看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池塘》这篇课文的一个小小的教学片段:

(1)青蛙的池塘现在可真漂亮啊!来听一听,它在说些什么?(教师播放青蛙说话的录音)

(2)青蛙的话听完了,你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呢?

(3)哪里能看出青蛙的池塘漂亮呢?找出相关的句子,自己先读一读。

(4)指名个别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

(5)地方多漂亮啊,现在请你们学着青蛙的语气,自己先练习朗读几遍吧!(自由读第5段)指名学生,然后齐读。

(6)听着你们的朗读,连老师都忍不住想买下这个池塘了。如果这个池塘现在是你的了,你会有什么想法呢?

(7)你的想法是这样的,那么青蛙又是怎么想的呢?(出示句子:“青蛙突然愣住了。”)谁愿意来做一做“愣住了”的样子?

(8)小朋友们请思考一下:为什么青蛙會愣住了?他会想些什么呢?

(9)青蛙的池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师总结:同学们交流得都很好,以前的烂池塘之所以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小青蛙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才造就了现在舒适美丽的家园。

(10)假如你从现在的这个舒适漂亮的池塘边经过,你还会对小青蛙说些什么吗?(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在本篇教材《青蛙卖池塘》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从青蛙的吆喝入手。从之前课文的介绍中我们知道,青蛙的池塘是谁都不要买,但是,青蛙现在的吆喝却告诉我们什么呢?你有什么感受呢?教师先让学生体会青蛙的吆喝后,深入感悟,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能够联系前面的课文感受到青蛙的池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练习前文,可以使学生的感悟更加深刻。

在对青蛙现在池塘的样子有了深刻感悟之后,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青蛙的池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小组交流,然后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认识。很多学生都交流道:小青蛙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才使以前的烂泥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了现在舒适漂亮的家园。由于教师教学时对课文内容阅读到位,感悟深刻,所以学生交流也很到位。

但是教师的教学还没有到此结束,这个时候来了一个追问:如果你们从现在的这个池塘边经过,你还想给小青蛙什么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发言很是踊跃。学生们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环保知识,给青蛙提出了很多的意见,甚至有学生说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是佩服二年级小朋友的社会认知。通过这样的教学,环保的意识就开始扎根在孩子的心里了。

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确立了以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底蕴、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建构,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实践内涵,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明确了方向。

我们作为教师,毫无疑问要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强小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小学生的思想发展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要对他们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点困难,但是童话这个素材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童话是孩子们最喜欢阅读的题材之一,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童话的自身特点,在训练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感染,让童话成为实现“双核”目标的主阵地。

猜你喜欢
小公鸡双核小鸭子
小公鸡找快乐
小鸭子得救了
开心的呼噜噜
什么是玩呢
两只小公鸡
过了两次生日的小公鸡
表扬错了
双核家庭
激战四核
50位CIO冷静面对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