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万梅
【摘 要】 整本书的阅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针对不同的板块特点和具体要求,教师就需要积极创设不同方式的问题,将整体把握、体悟情感、领悟主题和洞察写作方法等诸多目标巧妙地串联在问题链之中,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将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向着整本书更深处的内核世界迈进。
【关键词】 激活阅读;引领思考;积淀方法;纵深推进
所谓问题引读,是根据阅读教学实际,运用策略提问的方式引领学生潜入文本、积极探索、自主领悟的基本阅读策略。教师要紧扣学生思维特点和所读书本之间的链接点,针对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共鸣处、疑惑源进行问题设置,积极创设围绕书本深入思考的情境,真正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就以曹文轩先生《青铜葵花》这本书的阅读指导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借助猜测性问题,激活阅读期待
封面是书本的“面子工程”,既呈现与这本书相关的主要内容,同时封面中的图画也与书本内容、主题情境相得益彰。紧扣书本的封面展开阅读,可以初步感知書本内容的整体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导读境界。整本书教学如果只是一味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和观察教材封面,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从而在封面中迷失自我。因此,设置适切的问题可以将学生的认知聚焦在应有的方向上。
比如导读《青铜葵花》时,教师先从题目入手,结合实物图片让学生知道“青铜”和“葵花”原本就是两种实物,让学生在了解中初步感知这两种事物的特点。此时,教师相机抓住书本的封面,并设置问题:如果在这本书中,“青铜”与“葵花”分别是封面上的男孩与女孩,你觉得他们对应什么名字?这两个人物都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结合实物的特点和插图中两个人物的表情展开探究,纷纷认为男孩子应该叫“青铜”,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人物的冷静、坚毅和刚强;女孩子应该叫“葵花”,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优雅、沉稳和善良……是否与学生从封面中提取的信息相同呢?教师可以选择书本中两处典型的语段,引导学生在初步辨析与感知的过程中印证自己的猜想。
在阅读整本书时,学生往往会将封面这一重要的载体忽略,这就会造成很多有价值的资源浪费。教师可以借助于猜测式的问题聚焦于书本的封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猜一猜、辨一辨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内在兴奋点,将阅读向深处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探究性问题,引领深入思考
整本书的阅读其外显形式就是故事发展的情节,这也是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最乐于关注的内容,但事实上,整本书的阅读仅仅关注情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穿越情节发展的樊篱,从情节中感知人物形象、洞察表达主题,将整本书的阅读向深处漫溯。
以《青铜葵花》这本书中《芦花鞋》为例,当青铜一家只能拿出一个人的学费时,他们一家人会怎样选择?很显然,这一问题只是一个前置性问题,旨在让学生进行深入实践的过渡,是学生内在认知思维不断发展的桥梁,可以在整本书的阅读中迅速找到答案。因此,教师可以紧扣情节的设置,对这一问题进行再次的重组和深挖,比如最终青铜一家人做出让葵花读书的决定,你如何评价这样的选择?从中你觉得青铜会想些什么?这一问题直接将学生原本停留在故事情节中的思维,向着人物的内心世界、形象特点以及情节发展所昭示的主题内涵进发。
此时,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好奇心、探究心也都处在了高度亢奋的状态下,究竟是什么让学生的认知达到了最佳的状态呢?事实上,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并提供了极富挑战性和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发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推进整本书高质量的阅读。这一系列探究性问题有层次、有递进,链接了学生的原始经验,触发了学生的内在思维,让学生学会从更深的维度开展整本书的实践阅读,推动了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
三、借助辨析性问题,升华主题认知
整本书的结尾是最能体现作者创作目的和书本主题的部分,教师需要在最后的总结分享环节中,设置适切的问题,提升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将学生对整本书的认知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比如《青铜葵花》的最后,城里的人要将葵花带回到城里,青铜一家都很舍不得,这一情节是这本书情节发展的高潮,同时也是最能体现文本主题的高峰点。为此,教师紧扣此处设置了辩论性问题:你觉得应不应该让葵花回到城里?究竟是让葵花与青铜一家在一起,享受着家庭的温馨和快乐,还是回到条件更好的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呢?教师引导学生以快速的方式对书本内容进行再次梳理,并寻找论证自己的元素,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相机与其他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争鸣和辩论,从而逐步向曹文轩创作这本小说的初衷和用意逼近:用积极快乐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生活,让读者进行哲理性思维,即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种辨析性问题并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但学生在问题的支撑下重新阅读课文、搜寻证据,形成佐证,并进行整体性辩论。正所谓“理越辩越明”,在阅读和辨析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敏锐性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并真切体悟到这本书的主题——苦难的教育,学生的思维跃上了全新的高度,从而将整本书的阅读推向了全新的高潮。
整本书的阅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针对不同的板块特点和具体要求,教师就需要积极创设不同方式的问题,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将整体把握、体悟情感、领悟主题和洞察写作方法等诸多目标巧妙地串联在问题链之中,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逐步将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向着整本书更深处的内核世界迈进。
【参考文献】
[1]曾红梅.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1).
[2]唐禧,肖翠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整本书阅读策略——阅读导学单的设计与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8).
[3]郭静.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J].青海教育,201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