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

2020-03-05 06:26董德福周亚芳岑鸿仁梁子轩杨伟萍
广西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专业型住院医师硕士

董德福 曾 琪 周亚芳 岑鸿仁 梁子轩 杨伟萍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南宁市 530021,电子邮箱:gxmuddf@126.com)

【提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并轨培养新模式旨在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临床功底,又能掌握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并轨培养新模式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然而也出现了“只重临床,忽略科研”的培养偏差。本文就当前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策略,以期促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

自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医学研究生分为医学专业学位(专业型)和医学科研学位(学术型)两种类型后[1],全国陆续开展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规范化培训相结合,既提高了培训效率,又节约了教育成本。然而,在并轨培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比如许多高校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理解得不够透彻,只是一味地强调临床实践水平的提高,却忽略了科研能力的培养,甚至将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完全等同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临床轮转及科学研究中,都降低了科研能力培养的要求。科研经历的缺乏,导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相对不足,无法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科学问题,最终阻碍科室、医院甚至整个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本文就当前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策略,以期促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

1 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以来,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训质量逐年稳步提升,但同时也暴露出科研素质培养水平下降的问题。从培养现状来看,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严,培养方案落实不力。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侧重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提升科研能力,这使得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有别于简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然而不少学校顾及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轮转任务繁重等原因,放松了对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培养过程常常拘泥于形式,长此以往,导致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质量每况愈下。第二,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意识普遍不强,科研自信明显不足。由于长期以来对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理解不透彻,许多院校及学生一味地只注重临床能力的提高,而忽略科研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多数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对自身科研能力满意度下降[2],进一步降低其科研信心和科研意识,这不仅导致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渐趋同于单纯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与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初衷相违背,无法突出学位教育的特色。第三,尽管教改及医改不断深入,但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时间尚未根据新形势及随之出现的新问题做出有效的调整,主要表现在科研能力培养时间分配不合理。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除了在临床科室轮转外,还要在非工作日参加学校安排的课程学习,没有专门投入到科学研究的时间,使得导师对学生的科研培训不够充分,而且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如何根据新形势协调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与科研学习时间,合理分配培训时间,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第四,尽管国家逐年加大对医学科研的资助力度,但大部分资金资助的均为基础医学课题,此类课题对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而言研究周期相对较长、所要求的实验技能相对较高、选题与临床实际相差甚远[3]。由此可见,临床科研课题经费的相对缺乏对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实践的开展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

2 提高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策略

2.1 严把科研质量要求,切实执行培养方案 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然而不少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却仅仅以一篇简单的综述来应付毕业的最低要求,得不到系统的科研素质培养,这与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相差甚远,不利于医疗科技的发展[4]。因此,在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务必做到理论、临床实践与临床热点前沿研究相联系,并通过设置专门的科研培训机构、组建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兴趣小组等措施,明确要求学生定期开展文献综述报告分享、SCI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报告、研究生毕业论文报告等学术活动,使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尽早接触医学实验、实验后数据整理、数据统计等科研环节,确保科研培训进入临床并服务于临床,保证每一位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都能得到有效开展科研实践与培训的机会,并要求其在培训后联系各自专业实际,形成培训成果后汇报,对经过系统培训后的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提出一定的科研成果要求,最后从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察其科研成果是否达标,要求不达标者必须通过延迟毕业等方式回炉重造,以具备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应有的科研水平。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全国性各层次医学院校参与的全国科研技能大赛等形式,并定期从发明专利、科学著作、科研论文等方面,考察各医学院校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情况,通过全国各医学院校考察结果,对各院校进行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培养实力排名,以激发各院校对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培养热情,最终避免近年来出现的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培训过程形式化等问题。

2.2 增强科研意识,重塑科研自信 与临床思维相类似,科研意识也属于一种探索性思维,无法通过一朝一夕就培养出来。因此在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过程中,也要着重强调临床思维与科研思维穿插培养,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后总结分析病例资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使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仅是需要掌握扎实的临床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学员,也是必须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硕士研究生。随着科研意识的不断增强,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对自身科研培养的目标和信念才会更加坚定,科研自信心才会不断地增强,并督促自己通过寻求网络学习、导师建议等各方面的积极引导,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前沿问题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并最终撰写出论文,从而激发自身科研创新性思维和科研能力[5],并由此进一步增强自身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自信心,形成可持续的科研培养正循环。

2.3 积极适应改革新常态,重整和保障科研时间 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规范化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3个月,这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所作出的一大科学决策,但由于临床轮转占用了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形成了科研培养时间实际值与导师及研究生期望值的巨大差距,也导致了二者对研究生培养方案尤其是对培养时间的不良认同感[6]。如何协调临床实践技能与科研能力培养时间,成为众多医学院校和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关注的热点与难点。然而,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规范化培训渐入佳境,以及各三级学科的培训不断规范化,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熟练掌握这些三级学科专科技能实际所需的时间较前大大缩短,使得重整并弹性微调规范化培训时间成为可能。因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根据目前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科研分配时间不合理的问题,从一些规范化培训相对成熟的三级学科轮转计划中抽出一定的机动时间,由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根据临床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和科研需要,把这部分机动时间应用于科研中以解决临床问题,这可以从时间上保证临床工作与科研实践不脱节,进而更有利于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2.4 调整科研投入结构,提供临床科研保障 由于大部分科研经费资助的均为基础医学课题,导致学术型硕士比专业型硕士拥有更加充足的科研经费,接收到更多、更优质的科研培训指导,使用着更加先进的实验平台,而对大多数并轨培养的专业型硕士的科学研究投入力度相对较小,导致专业型硕士心理上产生落差感,降低了科研热情,不利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同时,培养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应以解决临床诊疗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为导向,以达到既能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又能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的目的。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通过适当增加对临床医学课题的科研资助比例,为专业型硕士提供必要的科研实践保障。

3 结 语

当前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们加快对新医学知识的深入发掘、应用、积累和传承,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医疗服务人才,为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应严格执行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案及要求,注重培养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培养时间计划,同时通过增加对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投入,帮助他们重塑科研自信,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既能胜任临床工作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技能的 “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水平、高素质的医疗服务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专业型住院医师硕士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分析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
DSK—1500CT专业型直喷烟机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