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精准断流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

2020-03-05 12:13:58张宗胜韩燕燕李卫娜
广州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注射针聚桂醇食管

张宗胜 韩燕燕 李卫娜

阳春市中医院脾胃肝胆科(阳春 529500)

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肝性脑病、腹腔积液及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等,其中EGVB是消化内科最常见危急重症,病死率高。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约有33.0%~72.4%的患者出现胃静脉曲张,胃静脉曲张发生率比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率低。食管胃静脉曲张一旦发生出血,出血难以控制,病死率约10%~30%。EGVB控制后的再出血率非常高,达35%~90%[1]。EGVB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血管离断手术治疗等方式。药物治疗是基础治疗,应用广泛,但容易反复发作;而此类患者肝功能差,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多,风险大。内镜下治疗技术方法包括套扎治疗、硬化剂+组织胶注射治疗等方式,具有并发症少、效果确切、住院天数少和医疗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内镜下治疗是EGVB国内外公认最有效方法[2]。EGVB过往应用较为广泛的内镜下治疗方法为改良“三明治”夹心法,即“聚桂醇-组织胶-聚桂醇”的注射方法,这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导致异位栓塞和再次出血率高、疗效欠佳等缺点[1]。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ndoscopic Selective Varices Devascularization,ESVD)是一种近两年兴起的手术方式,它的优点是通过判断血流方向从而准确判断血管来源,并精准阻断闭塞来源支静脉曲张而达到根治目的,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等优点[3]。本研究拟进一步探讨对ESVD和改良“三明治”法在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于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住院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精准治疗组,每组各25例。纳入标准:①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标准采用《消化道静脉曲张及出血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2009年)》中的相关标准[4];②内镜下分型为IGV1、GOV1、GOV2的患者;③患者近期或过往有EGVB病史。排除标准:①曾行食管胃静脉曲张手术及介入等治疗;②合并严重心肺功能衰竭不能耐受检查、非肝脏恶性肿瘤者等。③精神异常及不配合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本课题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诊疗均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经筛选,最终共有5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所有入选病例行SARIN分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精准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经统计,两组在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SARIN分型等基线资料无差异。

1.2 仪器与材料

注射针为美国库克公司(COOK)23G注射针,内镜使用日本Olympus公司GIF-H170型电子胃镜,组织胶使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0.5 mL/支,北京康派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硬化剂使用聚桂醇注射液(10 mL/支,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准备:禁食8 h,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使用生长抑素和PPI等药物,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内镜治疗后禁食1 d后流质饮食7 d,监测心率、血氧、血压等指标,观察有无胸痛、发热、活动性出血、吞咽困难等并发症。

①对照组:采用改良“三明治”法(聚桂醇-组织胶-聚桂醇),聚桂醇用2~3 mL,组织胶的注射量根据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而决定(约0.5~4 mL)。通常把胃内最粗大的静脉或出血点作为靶穿刺点,先用2.5 mL左右聚桂醇预充入注射针,再将注射针刺入靶静脉,接着助手快速另用1支注射针推入约0.5~4 mL组织胶,接着把2~3 mL聚桂醇通过注射针快速注射到静脉内,注射后立即拔针。②食管静脉硬化治疗:在内镜插入端安装辅助透明帽,在曲张静脉的出血点或红色征周围处静脉内进行注射,注射聚桂醇时要确保将其注射在曲张静脉内。聚桂醇注射量的大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总量通常少于40 mL,一位点注射量约10 mL左右。

②精准治疗组:采用ESVD方法,术前行常规电子胃镜检查及门静脉CTA检查,以准确评估和判断静脉血流走向,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并测算注射药量大小,以制定初步治疗方案。为了更精确地判断血管来源,把金属夹夹闭曲张静脉的中间处,通过夹闭血管,中断血流,协助判断曲张静脉内的血流方向。判断好注射点后快速向静脉进行穿刺,可以回抽注射针观察针鞘有无回血,如果有回血则说明注射针在静脉内,然后依次注射(聚桂醇+组织胶+空气)。聚桂醇用量约3~8 mL;静脉曲张的程度和内镜分型决定了组织胶的用量大小[5],治疗胃曲张静脉通常需要组织胶的用量为 1~4 mL,如果一次注射组织胶过量,引起异位栓塞的机会增加[6];空气注入量约1 mL。完成注射后,针尖退回鞘内,用注射针外鞘管轻压注射点10 s后拔针,以防止组织胶外溢粘着内镜前端或阻塞内镜。

1.4 疗效评估

①止血成功:曲张静脉出血得到控制,3 d内未见再出血;

②再出血:治疗后3个月内再次呕血或解黑便,经胃镜检查证实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

③治疗显效:内镜下原静脉曲张基本大部分或完全塌陷、消失。

④不良反应:主要观察穿孔、异位栓塞、胸腹痛、发热及吞咽哽噎等并发症。

统计术后止血成功率,随访3个月的出血率、复查胃镜评估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两组术后3 d内止血率均为100%;精准治疗组再出血率为4%,对照组为32%,精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精准治疗组治疗显效率为84%,对照组为52%,精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 [n=25,n(%)]

2.2 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随访3个月,对照组胸痛出现5例,精准治疗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P=0.221);对照组发热出现4例,精准治疗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P=0.684);对照组吞咽哽噎出现8例,精准治疗组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n=25,n(%)]

2.3 聚桂醇和组织胶用量情况比较

精准治疗组聚桂醇平均用量为(40.60±10.64)mL,对照组为(47.60±15.49)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精准治疗组组织胶平均用量为(4.74±2.33)mL,对照组为(5.68±2.66)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见表3。

表3 聚桂醇和组织胶用量情况对比

2.4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精准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为(32.60±6.44)min,对照组为(40.60±7.26)min,精准治疗组要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精准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8.12±1.24)d,对照组为(9.12±1.39)d,精准治疗组要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3 讨 论

肝硬化在我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有接近4亿肝病患者,其中包括2亿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亿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和0.6亿的酒精性肝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如果控制不佳,均有可能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因此,我国已成为全球肝病负担最重的国家[7- 8]。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EGVB,约50%的肝硬化患者可出现食管胃静脉曲张[3]。EGVB的年发生率约为12%,发生首次出血后,再出血的年发生率约60%[9]。过去的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方法,包括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tips介入术及贲门血管离断术等外科手术治疗,但存在较多并发症及疗效欠佳等问题。

随着内镜技术手段的发展,内镜下组织粘合剂加硬化治疗、套扎治疗已逐渐成为EGVB的首选治疗方案。组织粘合剂主要成分为氰基丙烯酸丁酯,其能刺激血液内的抗体介导产生聚合反应,使血管的的血液快速凝结。将组织粘合剂注入曲张的食管及胃静脉内,对曲张的食管胃静脉进行堵塞,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的作用[10]。但组织粘合剂治疗可引起异位栓塞风险,包括肺、肝、脑栓塞等。同时,由于组织胶治疗未能引起血管足够的纤维化,因此,单纯的组织粘合剂治疗存在再出血等相关风险[11]。而聚桂醇注射到血管内后可引起血管广泛炎症及血管纤维化,后产生局部血栓、闭塞血管,从而达到止血的疗效[12]。近年的EGVB治疗方法为改良“三明治”夹心法,即“聚桂醇-组织胶-聚桂醇”的注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①由于注射的血管为非选择性血管,聚桂醇和组织胶可通过脾肾分流道和胃肾分流道导致广泛异位栓塞,造成严重并发症;②由于未能精确闭塞来源血管,造成曲张静脉再次出血率高,疗效欠佳[13]。

ESVD能通过判断血流方向达到精准定位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来源支,从而能在食管胃内静脉的源头支行封堵闭塞治疗,是治疗EGVB新的内镜下治疗方式[14]。我国学者李坪建立了一种内镜下分型[3],包括静脉回流无路型、静脉回流上下行型、静脉回流上行型、静脉回流下行等4种类型。根据不同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精准治疗。ESVD的关键是通过判断血流方向准确判断血管来源,并精准阻断闭塞来源支静脉曲张达到根治目的,操作过程中要在胃体、胃底、贲门、食管沿着血流方向判断来源静脉位置,在来源静脉内精准注射聚桂醇+组织胶+空气。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曲张静脉的来源支是否能很好的闭塞。在术前,为准确评估和判断静脉血流走向,可行胃镜及门静脉 CTA及超声内镜检查。在术中,为了更精确地判断来源血管,可以通过把金属夹夹闭曲张静脉的中间处,通过夹闭血管,中断血流,协助判断血流方向。金属夹夹闭血管的好处还可以明显减少异位栓塞的发生率,并能减少组织胶的注射用量,节省费用。

本研究将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改良“三明治”法与精准断流术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主要比较了改良“三明治”与ESVD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等指标,在再出血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ESVD疗效要优于改良“三明治”法。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病人的胸痛、发热等并发症在统计学上并无差异。在聚桂醇和组织胶注射用量方面,两组间并无差异。综上所述,ESVD对比改良“三明治”法有以下优势:①降低了再出血率,提高了治疗效果 ②闭塞曲张静脉效果更显著;③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总之,ESVD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EGVB的治疗方式。然而本次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因精准断流术开展时间不长,随访时间短,对远期并发症和长期疗效未能进一步对比评估,因此还需要进行样本量更大和随访周期更长的对比研究来证明ESVD的优势。

猜你喜欢
注射针聚桂醇食管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49:56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了解胃食管反流病(GERD)
健康管理(2015年3期)2015-11-20 18:22:36
小鼠胚胎显微操作针的制作方法
B超介导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效果观察
聚桂醇治疗左腋下巨大淋巴管瘤1例
一次性使用注射针的设计与应用1)
护理研究(2014年31期)2014-08-30 07:25:42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29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30G 一次性注射针头在重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