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平,程丹丹,邱菁,王芳,廖素丹,胡琴,陈凤平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次性静脉输液针的替代产品,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同时存在静脉炎、液体内渗及外渗、感染等风险[1-6]。据报道,留置针并发症总体发生率达39.3%[6],明显增加患者痛苦及护理工作难度。渗血是静脉留置针一个重要并发症,但目前对其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关注较少。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高龄、血管条件差等特点,且常常合并应用抗血小板、抗凝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使用静脉留置针时渗血发生率较其他疾病住院患者更为常见。本研究通过观察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留置针渗血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该并发症的预测和预防提供依据。
1.1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入选2019年1~6月本院心血管内科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穿刺局部有皮肤损伤或从外医疗单位带入留置针的患者。剔除标准为观察未满72 h、尚未发生渗血事件,但因其他原因而提前拔针的患者。
1.2方法
1.2.1留置针穿刺及固定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Y型”24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由执业3年以上、具有护师以上资格的护理人员进行浅静脉穿刺。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穿刺部位,于穿测点上方8~10 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后,取留置针,使其针头斜面朝上,右手示指及拇指固定针翼,以与皮肤呈15~30°进针,回血后退出针芯,继续进针0.3~0.5 cm,穿刺成功后推注少量生理盐水,无阻力后肝素封管,并予以IV3000透明敷料固定留置针主体部分,延长管采用体表导管固定装置进行固定。
1.2.2渗血评估 留置成功后即开始评估,以后每间隔12 h观察1次,直至拔针。留置时间参照《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7],以72 h作为留置时限,以穿测点周围肉眼可见的血液渗出定义为留置针渗血,留置72 h内发生穿刺点周围渗血的病例为渗血组,至72 h留置针到期未发生渗血事件为对照组。
1.2.3影响因素资料收集 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及既往研究报道[8-10]制定影响因素评估表,包括性别、年龄、穿刺部位、血管条件、留置针软管外留(否或外留1~3 mm)、距离关节位置(≤3 cm,>3 cm)、逆向穿刺、反复穿刺、连续输液(<4 h、≥4 h)、穿刺部位水肿、置管侧肢体频繁测血压、BMI、凝血异常、输注刺激性液体、家属协助护理等15项因素。年龄以65岁为界值,分为<65岁的中青年和≥65岁的老年患者[11-12];穿刺部位包括前臂静脉、手背静脉、腕部头静脉、肘窝静脉;血管条件参照浅静脉血管评估标准,分为0级、Ⅰ级、Ⅱ级和Ⅲ级[13];BMI<18.5为低体质量、18.5~23.9为正常、≥24.0为超重;置管侧肢体频繁测血压定义为使用心电监护,需要频繁使用袖带在留置针近端肢体进行血压测量;凝血异常的定义参照临床出血倾向评估及筛选试验,满足以下3项条件之一即可判定: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 s,纤维蛋白原≤1.6 g/L,血小板计数≤100×109/L;输注刺激性液体定义为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高渗性药物(如浓氯化钠注射液、5%碳酸氢钠溶液、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部分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等。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评估表由2名责任护士共同完成,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填写,有争议的条目交由所在护理小组组长判定。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灵敏度、特异度、诊断一致率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评价回归方程对渗血的预测价值。检验水准α=0.05。
2.1心血管疾病患者留置针渗血发生情况 共入组332例患者,31例因观察未满72 h、未发生渗血事件提前拔针而剔除,最终入组301例。其中,男183例,女118例;年龄38~86(67.9±13.3)岁,以65岁以上老年患者居多,占75.1%。观察期间累计155例患者发生渗血事件,发生率51.5%;其中24 h内渗血27例(17.4%),48 h内渗血78例(50.3%),48~72 h渗血50例(32.3%)。
2.2心血管疾病患者留置针渗血影响因素分析
2.2.1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BMI、穿刺部位等10项特征患者,留置针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患者留置针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
2.2.2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渗血为因变量,进一步将表1中的5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留置针渗血并发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注:自变量赋值:年龄<65岁=0,≥65岁=1;血管条件0~Ⅰ级=0,Ⅱ~Ⅲ级=1;软管外留否=0,外留1~3 mm=1;置管侧肢体频繁测血压否=0,是=1;凝血正常=0,异常=1。
2.3回归方程的建立及验证分析 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预测模型,Prob=1/(1+e-Z),Z=-0.859+1.234×年龄+1.797×血管条件-2.041×软管外留+1.935×置管侧肢体频繁测血压+1.183×凝血异常。为验证回归方程对渗血事件的预测价值,另外按照入组及排除标准,新收集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者143例,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以P=0.550(Z=0.201)作为预测界值,该模型对渗血事件的预测敏感度为78.0%,特异度为71.0%,阳性预测值为59.1%,阴性预测值为85.7%,预测一致率为73.4%。见表3。对模型预测概率进行ROC曲线分析,AUC为0.815(95%CI0.741~0.888,P<0.01),见图1。
表3 回归模型预测分析
图1 ROC曲线
穿刺点周围渗血是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之一,属于液体外渗的一种,其处理往往需要更换敷贴,严重时甚至需要提前拔针。筛查相关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对于预防该并发症至关重要。在特殊人群中,受到血管条件及凝血功能的影响,留置针相关渗血并发症需引起足够重视。李向君等[12]报道,血小板计数<20×109/L的患者,留置针渗血发生率达67.6%,而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血液病患者,其渗血发生率仍有42.7%。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使用抗栓药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往往存在止血功能障碍。本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留置针穿刺点周围渗血发生率达51.5%,是该类人群应用留置针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血管条件Ⅱ~Ⅲ级、凝血异常、置管侧肢体频繁测血压为留置针渗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衰老是指正常生理功能出现不可逆的衰退过程,包括肝、肾等重要脏器及血管老化。血管老化是衰老的一种重要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血管紧张素系统、炎症介质等因素作用下,静脉血管壁纤维肌层逐渐萎缩,弹力纤维束增生肥大,导致血管壁弹性降低,损伤后止血能力下降[14]。老年患者肝、肾等脏器功能衰退,影响抗栓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易引起药物蓄积,使其对于抗栓药物的敏感性高于年轻患者,出血事件风险显著增加[15]。置管侧肢体频繁测血压与渗血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与频繁袖带测血压后引起肢体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留置针所在静脉压力升高有关。而软管外留是留置针渗血的保护因素(P<0.01)。龚丽梅[16]研究发现,静脉留置针不同的进针长度与渗血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留置针软管部分外留可以显著减少留置针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留置针的根部与软管间的直径不完全一致,若完全刺入血管后,其根部易与穿刺点摩擦,造成穿刺点直径扩大、针眼与留置针间缝隙增加,从而导致血液及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升高。
为了更好地预测静脉留置针穿刺点渗血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用5个独立影响因素的β值构建回归方程。通过将回归方程预测结果与真实渗血并发症进行对比,显示其AUC达0.815,预测敏感度78.0%,且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提示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渗血高危患者,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静脉留置针渗血发生率较高,老年、血管条件差、置管侧肢体频繁测血压及凝血异常是危险因素,留置针软管外留1~3 mm是保护因素。为了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静脉留置针渗血的发生,应针对老年及血管条件差的渗血风险高危人群,适当保持一定的软管外留长度,以及尽可能减少在留置针侧肢体反复测量血压。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入选样本量较少,尤其是对部分发生比例较低的影响因素,其统计效能受到影响。如逆向穿刺时血流方向改变,预期可能增加渗血事件,但由于临床护理工作中逆向穿刺的比例较低,最终未得出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此外,本研究纳入的分析因素主要针对护理方面,对于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如肝、肾功能等,未能够全面涵盖。建立更优化的预测模型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分析因素更为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