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湖滨
(浙江海洋大学 团委,浙江 舟山 316022)
2016 年12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高校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注重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1]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深化共青团改革的背景下,共青团中央倡导、要求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加强实践,这既是共青团增强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一次探索,也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对促进高校共青团提升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化规范化、专业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校第二课堂已经历了较长的研究和实践,国外用实践教育来表述第二课堂。欧美国家早在19 世纪中期就开始研究实践教育的问题,国外高校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校非常注重实践教育,例如耶鲁大学认为该校之所以能培养诸多杰出人才,其秘诀是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育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高校的一种制度化理念,在其高校的创新管理和教学育人中都渗透着加强实践教育的理念,不仅仅贯穿实践教育的思想,而且还需通过课堂内外各个环节,构建全面系统而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同时,这些高校针对课外活动制订了一系列的配套管理制度和措施,成立了专门的指导机构为学生提供资源和信息的咨询服务。
我国关于“第二课堂”的研究,开始于1983 年,著名教育家朱九思等人率先提出了 “第二课堂”的概念,他们认为:“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这个课堂的活动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娱乐性的、公益性的(或叫服务性的)、有酬性的活动等等”。[2]之后,高校“第二课堂”的研究蓬勃发展。在实践中,“第二课堂”教育被视为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一直以来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相伴相长。尽管“第二课堂”概念的提出略早于“素质教育”。我国早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1988 年一篇题为《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的评论文章,首次出现“素质”与“教育”相结合的文章。此后,“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新的教育理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2018 年6 月22 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这一探索多年的高校共青团改革项目将逐步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提出是一项创新性的举措,是在对原有高校“第二课堂”长期探索实践成果的凝练、创造、提升和发展,实现了“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课程化、规范化、体系化,它与“第一课堂”互为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意见”明确提出“第二课堂成绩单”主要包括“5+1”的一揽子制度安排,“5 个体系”即“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信息体系、动态管理体系、价值应用体系”,“1 个产品”即“第二课堂成绩单”。[3]据此,“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可以定义为:以现有“第二课堂”课为基础,参照“第一课堂”的做法,通过构建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信息体系、动态管理体系、价值应用体系,规范、客观、真实、表单化地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事团学工作等情况和取得的各类成绩,而制订的用以保障该体系运行的系列制度统称。
第二课堂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形成了普遍共识,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极其重要部分,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完善能力、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课堂。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对现有高校“第二课堂”存在的不成体系、不够规范、难以量化评价、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的根本性解决,保障了“第二课堂”作用的发挥和效果的达成。“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一是有利于贯彻落实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精神。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各类活动不再被视为“不务正业”,反而被制度化地引导和鼓励,并且能够获得学分,得到肯定,记录档案,这是人才培养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是素质教育的真正贯彻实施,而不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重视,能够较大程度上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类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均衡发展。二是有利于完善高校育人体系。高校通过构建系列制度,实现了“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课程化、规范化、体系化,能够与“第一课堂”互为补充,构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完整的育人体系。三是有利于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理念的实施。“第二课堂”为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提供了锻炼平台和成长空间,能够实现“第一课堂”单一性评价标准基础上的多元化评价,为高校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理念的实施提供了途径。
从“第二课堂”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历史,“第二课堂”对人才培养的意义和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已普遍被中外高校所认同,也在人才培养的实际过程中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资源的支持。然而,缺少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却也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教育的现实问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适时出台,被普遍叫好,但也不得不承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仍有不少压力和难点。
新理念、新制度的出现通常不可避免地与传统惯性思维产生碰撞,也不可避免地被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排斥。一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涉及面广,制度实行主体几乎覆盖高校内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所有教职员工,在短时间内让所有人完全理解制度的内涵、转变思维方式、改变工作方式并不现实。在许多高校中,耕耘好“第一课堂”这“一亩三分地”的想法仍不自觉地影响着多数教师、学生,甚至是决策层。二是“第二课堂”很难直接体现工作业绩。相比“第一课堂”容易量化的工作业绩,“第二课堂”工作业绩很难通过简单的办法来进行量化,并且成果的培养周期长,可能在学生毕业前也出不了可见的成果。三是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共青团属性的误读。传统观念认为人才培养是教学线的职责,共青团更多的是起到辅助的作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有效运用将把共青团推向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这种转变同样需要较长时间的考验、实践和接纳。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系列制度作为保障,或者可以理解为系列有效制度的集合。一是系列制度制订本身的复杂性。“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要求针对“第二课堂”制订一系列政策制度,为保障“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运行、评价以及结果的有效应用制订相配套的系列规章制度,如包括人才培养计划、成绩认定、工作量认定、选课、学分换算、操作规范及流程、评价结果应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且鲜有现成的可参考样本,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特点自行探索。二是影响现有规章制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不是凭空产生与高校现有制度体系隔绝的制度体系,它需要扎根于现有制度体系,要求原有相关制度进行协同修订、完善,工程量大,涉及面广,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涉及到教师或者与“第一课堂”利益相关的制度。三是制度体系的科学性。新制订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修订完善的其他规章制度,均要求注重科学性,要求注重内在逻辑性和有机衔接。
如何实现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最终结果有机融入高校育人工作全局,为高校党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科学参考。如若评价结果得不到应用,被束之高阁,那么再完美的改革措施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需要通盘考虑,要做好顶层设计、提前谋划,即如何有效应用评价结果。这就要求:首先是要保证“5 个体系”科学合理,符合当下大学生特点和时代特征。没有这个基础,评价结果绝不可能被高校、社会认可。其次是要做好成绩单运用的价值挖掘,作为一份科学、客观、详实地记录、评价大学生的成长档案,作为其在校期间和步入社会以后重要的评价依据。最后是要有相应措施被社会主动认可、接纳,避免通过行政命令式的强制推行。
1.转变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理念是根源,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能否顺利开展、有效实行,核心是建立起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理念”、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4]高校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及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的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并且在各项工作中自觉贯彻始终。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实施规划。高校在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要将这种认识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上,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融入全校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之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各个要素中明确“第二课堂”相关内容,例如在培养目标、规格上提出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毕业要求上明确“第二课堂”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好“第二课堂”相关内容、要求的宣贯,并予以充分展现,使得“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3.消除“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界限”。“一二课堂”本身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两者之间不仅可以相互补充,还可以互为转换和融合。“第一课堂”的部分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来呈现,“第二课堂”部分课程也可以融入“第一课堂”。在已经划分了“第一、第二课堂”的情况下,高校不应该过于强调两者的区别,更不应该存在孰重孰轻的区分,要主动考虑消除两者的边界,促进两者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有机整体。
“意见”中提出的“5 个体系”,已经完整地构建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将“人才培养理念”贯彻各个体系、环节,以“课程项目体系”为基础,设置科学、合理的“记录评价体系”,用“数据信息体系”作为手段,在有效的“动态管理体系”保障下开展实施,最后在“价值应用体系”中得以应用,基本框架如图1 所示。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结合各自特色和特点予以补充完善,确保“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1.课程项目体系。“意见”建议“课程项目体系”可按照7 个类别进行分类,包括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工作履历、技能特长,已基本涵盖了高校“第二课堂”涉及的内容,部分未涉及的可以“就近”进行归类,课程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
表1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指标体系
2.记录评价体系。记录评价体系主要指“第二课堂”课程的记录评价方式、指标权重以及得分应用等,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导向性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该体系的科学性把握难度最大,有如下建议:一是把握整体性。指标权重的设置应当根据高校整体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来设定,不同性质的高校,不同的专业特点,指标权重都会有不同要求。各高校要整体考虑,注意7 大指标权重的合理分布,避免出现“两极化”,例如当前对创新创业的大力提倡,高校可以适当提高创新创业指标权重,但如果超过50%权重,显然不合适。二是动态调整。高校应建立指标体系是可以动态调整的理念,根据高校发展和师生反应情况作出及时调整、修正。三是分类评价。人才培养既有高校性质、专业要求上的区别,也有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区别。不同特点的学生都应给予支持、鼓励、肯定,为他们创造成长空间。因此,在得分应用上要树立分类理念,各种类型的学生相应指标得分达到一定程度都应该给予肯定。
3.数据管理体系。“第二课堂”内容丰富,且碎片化,要确保“第二课堂”成绩全过程性、完整地记录,必须要有强大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通过实践证明,没有数据管理体系作支撑,“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难以实施。建议要在三个层面构建数据管理体系:一是基础数据系统。即建立包含学生基本信息、“第二课堂”课程、指标权重等内容的数据系统,并且要实现全校统一、共享。二是信息化记录系统。主要指学生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情况能够实现全过程化、实时化地记录,要充分利用共青团中央开发的“志愿汇”“到梦空间”“智慧团建”等信息系统,充分利用手机APP 功能进行动态管理。三是分析反馈系统。建立大数据思维,利用好数据管理系统所收集的数据,对学生成长轨迹进行分析,及时跟踪掌握动态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提醒。
4.工作运行体系。在运行制度上,要建立保障“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运行的规章制度、工作细则,要由学校层面发布推行;在运行队伍上,要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工作体系,横向要纳入相关部门,纵向要逐级分工至院系、班级以及各个层级的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各个层级要明确职责、权限;在工作机制上,要注重公平、公开、公正,所涉及的规章制度均应事先征求师生意见,并且各个环节的流程都要规范;在资源保障上,高校应给予资源支持,尤其在数据管理体系建设上要充分重视。
重结果,即建好“价值应用体系”。“第二课堂成绩单”反映了大学生在校期间文化课程成绩之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情况,如果其结果仅仅体现在一张表单上,显然并非该项改革的目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价值和生命力要在结果应用上得到体现,借鉴“第一课堂”成绩,高校可以在以下四方面进行应用:一是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各阶段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的评奖评优项目,设置不同类别的“第二课堂”课程成绩要求,例如优秀共青团员评选,可以对学生参评当年的志愿服务时长提出要求。二是与学生毕业条件挂钩。一方面可以对“第二课堂”综合分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可以要求“第二课堂”中部分课程为必修课。三是将“第二课堂”成绩作为学生档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第一课堂”成绩单一起进入档案。四是鼓励学生在求职简历上展现“第二课堂”成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