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旺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从相对落后到进入先进行列,从结构单一到百业兴旺,从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从前线阵地到开放前沿,从绝对贫困到小康富裕,从生态底色好到绿色发展强,“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福建地区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初1952年的12.73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42395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0倍,年均增长9.7%,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从1952年的居全国第21位,前移到2019年的第八位。人均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02元,增加到2019年的107139元,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到高出51%;从1952年居全国的第18位前移到2019年的第六位。全省财政总收入从1952年的2.20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5147.04亿元。2018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642.79亿元,是1990年的391倍,年均增长23.8%;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GDP比重由1990年的0.3%提高到2018年的1.8%;专利授权量从1990年的276件发展到2019年的约10万件(见图1)。
1952年,福建经济以农业为主,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5.9∶19.0∶15.1,到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1∶48.6∶45.3,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59.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29.6个和30.2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了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见图2)。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也随之调整,由1952年的82.0∶5.2∶12.8调整为2018年的21.0∶35.2∶43.8。以股份制、三资和私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经济完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8.0%;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23.8%。2018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4311.37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6%,占GDP的比重达67.9%。从1950年至1978年的28年中,福建城镇人口比重一直徘徊在13.0%左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福建乡镇企业壮大,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城镇发展进入新阶段,全省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336万人迅猛增加到2019年的2642万人,城镇化水平由13.7%提高到66.5%。
图1 福建地区生产总值
图2 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
图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到2019年年均增长17.8%,比全国年均增幅高2.4个百分点。1949年,福建公路里程只有1853公里。1997年泉厦高速公路通车试运营,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此后全面启动“三纵、八横”①长约48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形成了省会城市到各设区市“4小时交通圈”。2019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535公里,密度为446公里/万平方公里,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铁路方面,出省通道从最初的1条增至7条。港口方面,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949年的29.7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55806.88万吨。航空方面,形成了以福州、厦门国际机场为主,晋江、武夷山、连城等中小机场为辅的干、支线机场相结合的空港体系,开通国内外航线100多条。能源保障不断增强,2018年,全省电力装机累计达5769.72万千瓦,全省核电发电量达645.58亿千瓦小时,占全省发电量的26.2%;风力发电量72.30亿千瓦小时;太阳能发电13.60亿千瓦小时。邮电通信设施日趋完善,邮路单程长度由1952年的3.42万公里提高到2018年的71.21万公里,增长20倍;邮电业务总量从1949年的877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2523.03亿元,年均增长16.0%。本地电话用户从1952年的不足1万户增加到2019年的763.7万户,移动通信从无到有,2019年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20.3万户,并向5G时代迈进。互联网用户从1998年的3.85万户,增加到2019年的5892.6万户。
福建对外贸易进出口额从1952年的942万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1903.74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938倍,年均增长18.2%。其中,出口1201.32亿美元,年均增长17.0%;进口729.43亿美元,年均增长23.4%。进出口额相当于GDP的比重也由1978年不足5%提高到2019年的31.4%。实际利用外资从1979年的83万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45.72亿美元。1980-2019年,全省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完成营业额双双突破百亿美元,分别为119.15亿美元和118.16亿美元。2019年末在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人数达6.82万人。进入新世纪,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对外投资步伐加快,出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19年全省备案核准对外投资项目26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超过38.33亿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2年的106元提高到2019年的45620元,年均增长9.5%。其中,1979-2019年年均增长12.5%,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持平(见图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从1952年的69.97元提高到2019年的19568元,年均增长8.8%。其中,1979-2019年年均增长12.8%,比全国同期平均增速快0.4个百分点(见图4)。201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居全国第七位和第六位。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最初的超过60%,逐步下降到2019年的32.0%和35.5%。全民医保基本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教育取得长足发展。2018年,全省教育经费支出925.0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9.1%。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49年的0.37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77.24万人,年均增长7.9%。2018年,大专以上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2%,比1982年的0.6%有明显提高。卫生事业进展喜人。2019年,全省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6.2万人,比1949年的0.09万人增长了290倍,年均增长8.4%;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20.1万张,比1949年的0.07万张增长了286倍,年均增长8.4%。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由1949年的0.46人增加到2018年的2.31人,年均增长2.3%;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由0.06个增加到2018年的4.88个,年均增长6.5%。人均预期寿命从1982年的68.50岁提高到2010年的75.76岁。文化事业蒸蒸日上。2019年,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61%和99.70%,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对生态环境从改造到保护,由恶化转向逐步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对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福建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实验区,2019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66.8%,连续41年保持全国第一;2018年森林蓄积量7.29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位,生态文明指数长期位居全国首位。2018年,全省九市一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95.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M2.5浓度26微克/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3%;2019年,12条主要河流水质状况为优,Ⅰ-Ⅲ类占比9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0个县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见图5)。
图4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
图5 森林覆盖率
注释:
①三纵八横:“一纵”沈海高速(福鼎-诏安);“二纵”福州至诏安公路;“三纵”长深高速(松溪-武平)。“一横”京台线(浦城-东吴港区);“二横”宁武线(宁德湾坞-武夷山);“三横”福银线(闽侯-邵武);“四横”泉南线(晋江-宁化);“五横”厦成线(厦门-长汀);“六横”厦门至三明公路(厦门-沙县);“七横”云霄至武平公路;“八横”漳州-华安-漳平-永安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