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有效性研究

2020-03-04 11:04鱼晓丹
文理导航 2020年9期
关键词:动手实践有效性教学策略

鱼晓丹

【摘  要】作为一门重思维的学科,数学知识紧靠理论层面上的概念学习或解题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开展实践操作,使学生可以“动中玩,玩中学”。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对动手实践有效性的价值与提升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有效性;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快乐数学、趣味数学课堂等一些主题词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也充分反映出当前学者越发注重增强数学知识学习的趣味性,这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在面对抽象、繁杂的数学知识的时候更加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如何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使学生尽享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教育课题之一。

一、小学数学学生动手实践的价值

理论联系实践是一种基本的学习理论,也是实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如果小学数学教学中仅仅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不进行实践动手训练,那么就无法夯实所学的理论知识,更无法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动手实践实际上就是“用”理论的一个过程,具体就是使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和认识数学知识。相较于传统说教式教学模式,如果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动手实践,那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辅助学生理解所学数学知识,降低他们自主学习的难度,提高他们学习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的效果。此外,通过指导学生亲自开展动手操作,也有利于调动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在动手操作下,师生或生生之间可以开展更加深入的沟通与交流,这对拉近彼此距离,构建和谐、深厚关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一)基于新知导入,开展动手实践体验

新知导入是数学新课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但是却常常被教师忽视。实际上,新知导入环节起着奠定整堂数学课教学基调,引发学生学习情感的重要作用,所以数学教师在新知导入环节中开展动手实践期间,也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现阶段的生活经验与思维认知,挖掘和关注他们的天性和兴趣点,之后科学地设计动手实践的方式与内容。考虑到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但是非常喜欢探索大自然,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从激发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兴趣入手,多为他们创设一些适宜动手实践的机会,利用动手实践活动方式完成数学新知导入和学习的教学任务。

例如,在教学“认识周长”这部分知识期间,由于这时候大多数的小学生是初次接触到曲线图形,所以相关方面的学习知识积累还不是很充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导入这部分数学新知之前,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一段细线或细绳子围树叶一周的边线,之后再引导他们拉直绳子,借助这种动手操作的方式可以使他们切实体会和感受树叶的周长,这对深化他们所学“周长的概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此一来,在导入数学新知期间,灵活运用动手实践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大大提升了新课导入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动手实践活动设置的次数越多,那么实际的数学教学效果就越好,具体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进行科学设定。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动手实践兴趣

动手实践有效性虽然可以起到辅助学生理解抽象数学知识或解决复杂、抽象数学问题的作用,但是前提是所设计的动手实践形式与内容可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即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动手实践活动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教师所设计的动手实践活动不感兴趣,那么即便教师采取了恰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那么同样无法保证动手实践有效性,更无法发挥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基此,在开展动手实践期间,教师需要从引发学生参与兴趣,如可以借助情境创设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动手实践活动兴趣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认识7”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深受《白雪公主》这一小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中的7个小矮人角色,为学生创设一个“七个小矮人共同摘苹果”的情境,它们七个人总计摘下了7个大苹果,但是却仅仅带着2个袋子,那么你们猜测下他们是如何装苹果的?在该问题的启发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这时候有的学生会利用手边的小木棒、矿泉水瓶盖或小的三角形纸片等亲自进行动手操作,并得出了全部可能的划分情况。通过该种动手操作情景的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且可以使他们在参与相应动手操作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了“动中玩,玩中学”的数学教学目标。

(三)科学设计活动,提高动手实践效果

为了确保动手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离不开前期对动手实践活动的科学设计与分析,这是确保动手实践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对小学数学动手实践而言,需要使教师提前明确“动手”的原因、方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避免盲目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否则会影响最终的动手操作效果。基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实践效果,教师要注意结合数学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对整个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案进行科学设计,力求可以全面满足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提高动手实践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千克和克”这部分知识之前,教师可以让班级中的学生利用假期完成一份实践作业。如:让学生称出1千克大米,用手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又如:到超市看一看、掂一掂,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千克”或用“克”做单位?各是多少“千克”或“克”?再如:选几种食物,先估计1千克各有多少个,再称出1千克,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并推算出1个大约各是多少克?通过充分体验物品的轻重,让学生初步形成“千克和克”的观念,积累数学活动和估计物体有多重的初步经验。在此基础上進行后续的教学,学生明显对“千克和克”的知识掌握更牢固,学习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四)拓展教学空间,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除了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堂动手操作活动外,同样可以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空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可以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大胆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来,借助“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来提升全体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这部分数学知识期间,教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比例尺来对地图上面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进行计算,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带领学生到教室外开展实践测量操作,如可以指导学生首先对某区域的地图进行仔细地观察,之后指导他们利用皮尺等一些测量工具,对两个地方的实际距离进行测量。然后可以指导学生对比分析利用课本数学知识计算所得的两地距离和实际测量所得到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来验证教材所提出的比例尺测量方法是否准确。通过开展这种课外实践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增加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性,也可以使学生切实意识到数学知识的有用性,避免他们只会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课本上的数学题而不懂得如何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真正地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动手实践是夯实学生所学数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实践操作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为了可以提高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有效性,教师可以将动手操作灵活运用于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教学环节中,但是要注意科学设计活动内容,注重规范活动要求,讲究活动方法的指导,力求可以引发学生参与兴趣、提高活动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江苏 苏州 215600)

猜你喜欢
动手实践有效性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效学习三角形的方法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