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菊
【摘 要】问题教学法是教师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为了推进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将结合高中数学有关内容,探讨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方式,以期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方法;实践
从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来看,问題教学法十分适用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它不着眼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始终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也有助于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单调的问题。因此,本文具体谈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以将有效的教学感悟传递给其他教学工作者。
一、构建数学问题场景,引导学生展开问题研究
在高中教学阶段,数学知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初中数学。如果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将无法对数学知识展开有效的学习,促使学生倍感学习压力。根据高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等特点,问题教学法可以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之中,它能够将数学知识点融入进问题当中,以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构建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场景,从而增强学生的带入感,这样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参与到数学问题的研究,最终熟练掌握数学知识。
以《指数函数》教学为例,这是基本初等函数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学生需要深刻把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以及性质,并会利用指数函数图象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为了在《指数函数》中应用好问题教学法,教师需要从指数函数的相关内容出发,从教学内容中设计与指数函数有关的问题场景,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问题研究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指数函数的研究。但是,在构建数学问题场景时,教师还需要重视场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学会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内容,以提升问题场景的探索价值。比如说,可以加入一些指数函数图象绘制的动态模拟视频,从而根据生动形象的指数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特殊点以及单调性等知识;然后,顺势提出相关的课程研究问题,如根据指数函数的表达式y=ax(a>0且a≠1),带入具体的数值并用电脑软件画出相关的函数图象,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当底数变化时函数图象有什么样的变化,从而逐渐引导学生走入具体的问题场景,从问题场景中挖掘有价值的学习信息。
二、借助合作学习活动,提升问题教学的活力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是,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想法,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逐渐失去研究问题的动力,学习思维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而问题教学法给予了学生表达学习想法的机会,让学生的想法得到重视和肯定,有利于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研究,进而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但是,学生个人能力有限,有些学生的想法是正确的、值得其他同学借鉴,而有些学生的想法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仍然需要他人给予改进的意见。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有效的课堂互动和交流方式,引导学生之间展开互相的探讨,才能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在组织课堂互动和交流时,教师可以借助有趣的合作学习活动,给予学生研究问题、表达想法的机会,这样才能发挥出问题教学的效用。
以《直线的方程》教学为例,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第一,问题情境的导入和场景的构建: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生活现象,讲解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等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可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第二,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从学生对直线的认知程度出发,进一步揭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第三,基本了解课程所要学习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利用课程时间,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们深入而细致地对直线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以增强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直线综合问题,鼓励学生们以合作学习方式展开课题的研究,以“求直线2x+11y+16=0关于点P(0,1)对称的直线方程”这个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增加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所学的知识,促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联想能力走出知识的条条框框,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进行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互相交换自己的学习想法,从而真正了解问题、解决问题。
三、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有价值的课后探究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载体,让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检验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不能仅限于课堂之内,应该将问题教学继续延伸到学生的课后学习当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促使学生的大脑思维得到有效的开发。因为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问题。那么在课后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而将问题教学的效用一直延续到课后复习之中,使得学生可以对知识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究,进而透过问题的研究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以《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教学为例,在讲完初等函数等内容时,依据各个初等函数的特点以及以前所学的函数概念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函数的课后例题,引导学生展开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函数模型,并根据函数模型还原实际的问题。如下面这道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