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双层均势的亚洲时刻
——俄罗斯智库对中美经贸摩擦的认知与政策立场*

2020-03-04 02:39:18
俄罗斯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智库俄罗斯

华 盾

【内容提要】俄罗斯智库对中美经贸摩擦有着独特的认知和期待,并与克里姆林宫的官方立场互为表里。总体上,俄方智库的观点是,在经贸摩擦的背后,是中美两国对军事、政治、科技、地区和全球领导权的竞争;两国的国内议程和对外政策,将因此受到深远影响并产生溢出效应——在亚洲区域内形成两极结构。即使两国会因国内和国际政治因素,在经贸问题上达成妥协,但中方不会放弃获得世界科技领导者的雄心,美方也不会打消遏制中国发展动能的战略意图。俄罗斯应与中国继续保持经济与军事合作,避免与美国和西方关系的继续恶化,并在亚太地区推动“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俄罗斯政策分析界基于自身利益的演绎,将中美经贸摩擦定性为大国博弈,相应的政策建议反映出俄罗斯以在全球和亚洲分别制衡美中为目标的双层均势策略。俄罗斯将在有亚洲其他国家参与的情景下扮演战略平衡手角色,借中美全面对抗之势,在中美俄三边关系之外扭转不利的外部发展环境。俄罗斯对亚太国际局势的盘活作用,将催生双边和三边竞合新模式的建立。

引言

在中国与美国各自作为世界经济超级大国并相互深嵌的背景下,两国经贸摩擦可追溯历史之深、延伸领域之广、造成影响之大,是其他任何一组双边经贸关系不可比拟的。俄罗斯作为与中国和美国均有深刻渊源、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大国,密切关注着中美关系的发展。

厘清俄罗斯智库对于中美经贸摩擦的认知与立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政策意义和理论意义。首先,俄罗斯智库的政策建议会进入俄罗斯国家外交决策议程;克里姆林宫的意志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智库的基本立场。因此,倾听俄罗斯智库的声音,有益于了解俄罗斯政治知识精英对中美经贸摩擦的反应、期待和俄罗斯今后可能的战略走向。其次,从苏联继承者俄罗斯的第三方视角看待中美关系的演进,有助于我们站在历史经纬上客观辨识当下之事,并对我们今天的认知与实践起到鉴戒作用。最后,归纳和挖掘此次俄罗斯智库对中美经贸摩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界的研究理路与进展,并为中美/大国关系研究提供来自俄罗斯的学术史资料,为探索中美俄三边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提供基础知识。

为客观而全面地揭示俄罗斯智库对中美经贸摩擦的认知与立场,作者检索了多所俄罗斯智库和学术机构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间,公开发表的评论、报告等文献资料。①以2017年8月18日美国贸易办公室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为时间起点。由于未找到如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美国与加拿大研究所等机构的相关成果,本文考察的俄方观点最终来自六所智库: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普里马科夫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莫斯科卡耐基中心、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和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这六所智库的发展路径、组织形式、资金来源各异,因而在俄罗斯智库组织结构中最具代表性。同时,它们又都是俄罗斯智库体系中凤毛麟角的能够对国家外交决策产生影响的智识储备与供给机构,因而在俄国国内乃至全球外交政策与国际事务领域富有影响力。

1. 俄罗斯战略研究所。②Россий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https://riss.ru/作为典型的智囊型智库,隶属于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为总统办公厅、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联邦安全委员会等国家权力机关提供情报分析、专家评估和政策建议。该所创立于1992年(当时隶属于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其前身是苏联克格勃第一管理局情报问题研究所。2009年该所组织关系变更至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但历任所长仍具有对外情报局背景:2009-2017 年所长列昂尼德·列舍特尼科夫(Леонид Решетников)是原苏联和俄罗斯特工,对外情报局中将;2017年新任所长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Михаил Фрадков)于 2007-2016 年担任对外情报局局长。由于俄罗斯政治制度设计赋予总统和总统直属执行机构(总统办公厅、联邦安全委员会等)以更大的权力,因此有观点认为,俄罗斯战略研究所是最能影响俄罗斯外交政策制定的智库。

2. 俄罗斯科学院普里马科夫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以下简称“普里马科夫所”)。①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иров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и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отношений имени Е.М. Примако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ИМЭМО РАН). https://www.imemo.ru/作为科研底蕴深厚的学术型智库,其研究以学理性、系统性、跨学科性和连贯性见长。②普里马科夫所的研究侧重四大版块:全球发展与俄罗斯国家利益,国际关系体系演化与国际安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新特征。该所拥有多个周期性、常态化的科研专题,例如学术核心期刊《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和平与安全之路》、《俄罗斯与欧亚新国家》、《俄罗斯经济数据》;与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合作的年度专著《军备、裁军与国际安全》;年度预测《俄罗斯与世界:经济与对外政策》;世界发展年度分析;《西方-东方-俄罗斯》年度专著。每隔几年,普里马科夫所会进行重量级的全球战略预测,例如 2011年推出的《2030年全球战略预测》,2017年推出的《2035年的世界:全球预测》等。该所在俄罗斯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中,一直排名俄国本土智库第一位。该所年度大型国际会议“普里马科夫讲坛”,在全球智库会议排名中位列第七,国家政要(总统、外长、前政要等)连年出席。③James McGann,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 TTCSP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s, 2012-2018.

3. 莫斯科卡耐基中心。该中心被国际学界和政策研究界认为是俄罗斯迄今最成功的国际智库。该中心由美国卡耐基基金会于1993年开始筹建,1994年正式运营。美国前驻俄大使(2012-2014)、奥巴马政府对俄政策设计师、美俄关系重启策划人——迈克尔·麦克福尔(Michael McFaul),参与了中心建设。莫斯科卡耐基中心的智识产品,多是基于自由主义价值观对俄罗斯内政外交的批判性分析。虽然2012年以降俄官方对非政府组织的严控,大大缩减了国际智库的立足之地①2012年末,“外国代理人法”出台,规定所有接受国外资助的非政府组织(包括国际智库在内)要注册为“外国代理人”。2014年,俄罗斯司法部出台修正案,禁止国家公务员参与被注册为外国代理人的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禁止参与外国机构资助的旅行。“Justice Ministry drafts motion banning officials’ cooperation with ‘foreign agent’ NGOs”, 28.07.2014, https://www.rt.com/russia/176044-russian-officials-foreigners-ban/,但莫斯科卡耐基中心通过进行符合俄罗斯政治社会生态的转型得以生存下来。其手段有三:一是恰当的功能定位——力求为当局提供不加粉饰的分析和建议,而非变成“为了批评而批评”的反对派;二是贴近社会——对全民关切的问题进行学理性和新闻性(可读性)兼具的研究,从而收获更多受众;三是成功的运作模式——将中心打造成平台型智库②莫斯科卡耐基中心的正式员工仅有17人,其中行政人员9人,科研人员8人(包括3位特邀专家),其很多报告并非来自卡耐基内部,且这些作品也并不都是受卡耐基中心委托而创作的。,汇聚俄罗斯国内外年轻的独立思想者。③现任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Дмитрий Тренин)认为,这三点是莫斯科卡耐基中心发展至今的秘诀。可参见特列宁于2019年1月4日在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智库新世纪会怎样?”会议上的发言。Каким будет новый век «фабрик мысли»? 04.01.2019. https://russiancouncil.ru/news/kakim-budet-novyy-vek-fabrik-mysli/?sphrase_id=30633502

4.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俄罗斯外交部、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工商联盟和国际文传电讯社联合创办,成员包括160位来自俄联邦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学、军方、研究所和企业界的人士。④Российский совет по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м делам(РСМД). https://russiancouncil.ru/.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通常针对特定议题,建立由该领域各界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合作撰写相关报告。其研究内容涵盖外交、经济、军事、全球发展、人工智能等攸关俄罗斯利益的多方面问题。该委员会在投身国内社会并拥抱世界的双向公共关系和网络渗透方面,是俄罗斯智库中的典范。⑤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一方面面向社会举办讲座,开放学术研讨会,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公共讨论空间;另一方面则通过网络渗透发布和传播研究成果。委员会在Facebook,Twitter,VK,Flickr,YouTube,SlideShare,Telegram,Linkedin拥有网络主页,并日常性地发布活动通知、研究报告等智库动态。2018年,其网站平均月访问量为25.2万人次,其中超过40%为国外访问,访问量按国家排名前十为:俄罗斯、美国、中国、法国、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德国、英国、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①Российский совет по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м делам (2018) Годовой отчет. http://russiancounc il. ru/upload/ iblock/ f21/riac_annual_report_2018.pdf

5. 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该机构与俄联邦中央政府机关(如总统办公厅、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外交部、国防部、国际事务联邦委员会、国防联邦委员会等)、强力部门、国内外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由208位政治家、企业家、社会和国务活动家、学者,以及强力部门、军方和媒体人士组成。该机构主要侧重国际政治研究,积极提出政策建议和战略构想,其研究成果几乎都以俄文发表,主要面向俄国国内专家群体。②Совет по внешней и оборонной политике(СВОП). http://svop.ru/. 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方式,包括成员间定期的非正式会面、举办会议、线上或线下研讨会和讲座,组织研究项目、刊发评论文章等。委员会每月举行面向社会的线下讲座,延请国际关系专家针对时下现实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讲座实况会发布在社交媒体上。

6. 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由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和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创办。该俱乐部创立的初衷,旨在改善俄罗斯较为负面的国际形象。经过多年发展,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已经演变为吸纳俄罗斯国内外学者或智库专家为成员,议题涵盖俄罗斯自身发展和国际社会重大综合性问题的研究平台。普京总统本人的年年出席,以及总理、外长、议会党团代表的经常性参与,使瓦尔代俱乐部成为世界获悉俄罗斯主张、俄罗斯展现自身精神的重要媒介之一。

以上述六家智库为典型代表,俄罗斯智库建设已然走上符合本国国情、分工明确、目标清晰的发展道路。其总体特征包括:

第一,官方背景。从资金来源和隶属关系角度看,除莫斯科卡耐基中心作为国际智库的资金来自国外、管理层由资方聘用之外,上述其余五所均为资金来自国家拨款和准国家拨款的官办(俄罗斯战略研究所)、半官办(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普里马科夫所)和有明确官方背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的智库。③有关俄罗斯智库资金问题有三点需要注意:(1)资金来源难以确定。很多拨款是通过背景复杂的中间机构来进行划拨,例如俄罗斯外交部会把资金先拨给戈尔恰科夫基金会,再由后者分拨给各智库。而总统办公厅则先拨款给“公民社会发展基金”,后者再划拨给诸如战略研究所、高等经济大学等智库。(2)“准国家拨款”。除俄罗斯战略研究所的资金全部来自国家拨款,其余智库为政企混合的资金结构,但大部分企业资助来自于同政府各部门有紧密联系的大公司或国企,例如,瓦尔代俱乐部的合作伙伴包括两家银行(阿尔法银行、对外贸易银行)和两家冶金公司(Metalloinvest、Severstal);国际事务委员会的创办单位包括俄罗斯工商联盟,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副总经理米哈伊尔·马尔杰洛夫是其副主席之一。因此,企业资助可以理解为一种准国家拨款,甚至仅仅是国家拨款的别样形式而已。(3)智库独立性之辩。虽然俄罗斯大多数智库均具有官方背景,但我们不宜因此简单地批评其缺乏独立性。这是因为,首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国家是外交关系的主体,这决定了国际关系智库基于本国利益进行政策分析与建议的正当性。其次,智库独立性分为组织独立和观点独立两个方面,二者关系未必统一;所谓独立智库为某意识形态或利益集团背书的案例屡见不鲜,智库也并不一定唯金主是瞻,且俄罗斯智库保持了以内部辩论和研讨为基本形式的观点独立性。总之,智库作为国家的一种政策研究组织方式,生长于每个国家自身的权力结构和制度安排之中。而由于俄罗斯国家外交议程设定权和决策权,掌握在较为封闭和集中的政治精英和高级官僚手中,只有这几家智库能够通过与决策层的多重互动机制(如政府指派研究任务、智库专家参与各种议会委员会工作、国家领导人参加智库会议、智库领导或高层人员进入政府或大企业任职等)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因此,我们期待从这几家智库对中美经贸摩擦的研究中,看到它们对政界、学界、社会、国际等不同场域的作用与反作用。

第二,“智库辛迪加”。依仗坚实的国家预算、深厚的学术功底、广泛的社会关系、丰富的人力资源、独占的政治影响力,俄罗斯逐渐形成了以这几家机构为核心的辛迪加式智库垄断组织形式。政策分析市场的需求端集中在政府内部,这几家接受统一宰制的智库负责供给侧的知识产销,绝大部分高质量智力资源也被吸收进这里。与此同时,智库间存在着智力资源竞争、流转和共享现象。一方面,各智库为提高自身知识产品的市场份额而努力获取国内外高质量智力资源;但由于政策分析行业的开放性、顶尖专家的稀缺性、专家个人收入等原因,有相当多的政策分析人员在研究所、高校、智库甚至咨询公司等政策分析机构之间调动、兼职或合作。另一方面,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的工作模式和组织形式具有平台性质,其成员广泛分布于政、商、学、媒各界,因而这些平台型智库与机构型智库之间共享着许多智力资源。因此,考察这几家智库有助于我们快速从整体上掌握俄罗斯政治知识精英对中美双边以及中美俄三边关系的认知与期待。

第三,社会责任。除了官办智库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之外,其他智库的重要作用还体现为,在公民社会机制下构建教育空间和公共讨论空间。智库通过深入学校举办授课、比赛等活动,体现出自身在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大意义;而利用网络工具吸引社会大众参与智库活动,则为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建构做出贡献。①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和普里马科夫所定期与俄罗斯中学和高校合作,开展授课和国际关系知识竞赛等活动,其目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建立国际关系意识,传授俄罗斯的外交理念。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经常面向社会举办讲座和课程,开放学术研讨会、辩论会等活动。从在官网和社交网络提前发布通知,到网上预约参加,再到视频平台直播或录播活动实况,整个过程均可在线上完成。这些智库因此享有良好的社会公信力,在中美经贸摩擦问题上,智库专家的意见势必会影响社会舆论对两个国家的认知与态度。

第四,科研外交。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创办杂志、合作研究等方式,②国际会议例如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普里马科夫讲坛;创办杂志例如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的《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普里马科夫所的《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合作研究例如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与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土耳其外交部战略研究中心、欧盟驻俄代表处、英国皇家联合国防研究所、印度Gateway House全球关系委员会、格鲁吉亚冲突与谈判国际中心等外国机构的合作项目。俄罗斯的智库活动已成为国家间重要的信息传输渠道。智库一方面将俄罗斯的政策理念、国际关系构想、国家意志传达给外国专家学者或政要,从而影响其国内对俄议程的制定;另一方面在俄罗斯对外关系紧张时,成为替代性和保障性的对话平台,弥补国家外交能力的缺口。

综上所述,从俄罗斯智库角度切入中美关系议题具有丰富内涵。

一、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成因

俄罗斯智库专家主要在单元和体系两个层次上,分析中美经贸摩擦的成因:前者主要关注两国自身(尤其是中国)及双边互动,后者则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经济体系入手进行研究。

(一)中国:作为中美关系变迁的决定性变量

第一种观点的基本逻辑是,中国是中美关系演变的决定性变量。在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中国国家实力与相应国际行为的变迁,在一些地理空间和领域形成了对美国的挤出效应,这引起美国国内对中国认知的变化,从而制定出对华遏制政策,最终造就了当下中美关系的“新常态”。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亚洲与欧亚”项目主任季莫费·博尔达切夫(Тимофей Бордачёв)、莫斯科卡耐基中心“俄罗斯在亚太”项目主任亚历山大·加布耶夫(Александр Габуев)、俄罗斯战略研究所周边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维亚切斯拉夫·霍洛德科夫(Вячеслав Холодков),从叙事话语、外交特征、军事行动、经济实力等角度,阐释了中国的变化和对美国在发展资源、发展模式吸引力、地区领导权等方面的挤出效应。

博尔达切夫注意到中国战略特征的两方面变化。①Тимофей Бордачёв. Получится ли у Китая стать глобальным лидером? 02.05.2019.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poluchitsya-li-u-kitaya/首先,中国正在成为苏联解体后第一个有能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资源的替代性来源。其标志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性质,已经从几年前一项旨在提高货物流量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投资项目,转变为一项旨在解决全人类发展问题的国际互动形式(这从中国的“一带一路”叙事以及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各国领导人的表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曾经只能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亚非拉国家,有了丝路基金这一替代选项。与苏联曾经试图提供的残缺封闭且不符合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资源不同,中国是在与西方同一空间中,提供了一个开放透明的市场经济选项。这直接稀释了西方国家的金融权力,降低了它们的地位。其次,中国传统上以双边形式解决外交问题的模式,正在向多边形式转换。中国试图建立和发展广泛的多边机制,并愈加积极地讨论军事问题。而这原本是美国及其盟友做的事情。由于美国在多边机制中力有不逮,因此它试图阻止多边机制的建立②该观点与我国学者的分析较为一致。可参阅李括:“美国‘退出主义’与霸权的迷惘”,《文汇报》,2018年11月13日,第6版,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8-11/13/con tent_719859.html,使中国、俄罗斯或印度等在多边机制构建和运行中举足轻重的国家处于一种战略孤立状态。

加布耶夫认为,中美关系“新常态”的推动力之一,首先是中国转型为国力仅次于美国的全球性大国所带来的北京在国际舞台上愈加自信的行为,其中包括“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投资、中国跨国企业的全球扩张,以及在吉布提驻军和作为海军据点的南海人工岛的修建。中国近年来在经济、军事、政治、技术领域的量变已经发生质变,强大的中国已不能再被当作一个发展中大国来看待了。北京在东亚挤出美国并维护军事政治主导权的目标,变得日益明显。①Александр Габуев. “Большая двойка”: что произойдет в отношениях США и Китая в 2019 году. 02.01.2019. https://www.rbc.ru/opinions/politics/02/01/2019/5c20d3ff9a7947ca00 870e85

霍洛德科夫则强调,②Вячеслав Холодков. США vs КНР: торговая война – первый этап в битве идей. 02.03.2018. https://riss.ru/analitycs/48383/中国已经在经济发展的很多方面超过或接近美国,这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亚太地区对美国的“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产生了挤出效应。中国模式的有效性不只体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上,还体现在以减贫为代表的社会维度上,这吸引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加剧了社会和财富的不平等,以及中产阶级的缩小。

对于美国遭受到的挤出效应,霍洛德科夫形象地比喻道:华盛顿的地缘政治架构在中国文明的强力阻击下已经崩塌,就像数千年前匈奴人遭遇中国长城一样。总之,与中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竞争者直接相关,中国的上述变化和随之而来的挤出效应,使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和态度发生了变化。美国认为,中国国力的迅猛增长已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2018年美国两党终于达成共识,在军事和技术领域遏制中国,减小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的相互依赖。这正是中美贸易摩擦区别于一般“贸易战”(例如美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战)的不同点——美国从保障国家安全的立场看待对华经贸关系。③Вячеслав Холодков. США vs КНР: торговая война или нечто другое? 27.02.2018.https://riss.ru/analitycs/48257/

当然,导致中美关系尖锐化也有美国内部的动因——唐纳德·特朗普的上台。一方面,特朗普在政治生涯开始以前就认为中国是美国许多经济问题的源头,上台后其委任的政府高层也是反华议程的支持者。另一方面,特朗普的世界观和性格特点,也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轨迹的重要因素。④Александр Габуев. “Большая двойка”: что произойдет в отношениях США и Китая в 2019 году.霍洛德科夫则把这种动因的范围扩大,认为是拥有弥赛亚情结、信仰美国民族神圣使命和生活方式优越性的美国建制派,无法接受某个国家能够超过美国①Вячеслав Холодков. США vs КНР: торговая война или нечто другое?,因而产生了美国对中国的遏制。

(二)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性作用

除了从中美自身内部找原因,还有专家从全球角度分析中美经贸摩擦的必然性。

普里马科夫所全球科技产业政策专家伊万·达尼林(Иван Данилин)认为,中美贸易冲突的原因应该追溯至当代全球化的源头。②Иван Данилин. США и Китай: война за статус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лидера. 11.06.2019.https://russiancouncil.ru/analytics-and-comments/interview/ssha-i-kitay-voyna-za-status-tekho logicheskogo-lidera/具体而言,美国作为当代全球化规范和规则的创始者,利用发展中国家新市场的开放,通过使用廉价劳动力减少企业成本,同时将对美国经济而言的次级部门和产业链要素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而自己只掌握最有利润的高科技和科技密集型领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拥有了巨大的市场力和来自美国的许多重要的(包括一些曾经被认为没那么重要的)技术流入,而美国则逐渐“空心化”。当美国中小科技分包商和创业、生产集群一起逐渐消失时,相应的技术生态围绕着新的行业领导者在中国出现。这意味着工作岗位、专业技能、国民经济和地区发展机遇在美国的流失和在中国的增长。

虽然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美国便试图建立“没有中国参与的”贸易投资架构(TTIP和 TPP),但新兴数字技术的诞生限制了这些政策的实际绩效。在中国大举发展从人工智能到5G通讯的新兴技术的情况下,就算把中国相对美国仍然存在的差距纳入考量,美国领导地位丧失的情形也近在咫尺。因此,特朗普改变了原来温和舒缓的对内经济政策和对华孤立政策,转而强硬地限制中国的增长能力。可以说,从西方国家开始当代全球化进程的那一刻,便注定了今天的结局。

俄裔学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安德烈·齐甘科夫(Андрей Цыганков)在瓦尔代论坛撰文指出③Андрей Цыганков. Глобальны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передел: США,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10.05.2019. 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peredel-ssha-kitay/,今天中美的贸易摩擦首先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秩序转型的持续。在此背景下,中国和美国作为国际体系主要参与者的自身利益存在较大分歧:美国受到新重商主义的驱使,认为全面的国际经济开放已不再对美国有利;而中国则有能力利用全球开放促进经济成长,从而巩固已然上升的军事实力。因此,随着中美两国根据自身利益,重构金融流向、能源线路以及国际经贸盟友结构,世界正处在全球经济重新划分的起点。

纵观上述观点,几位专家都提到了“领导权”的问题,包括在东亚的军事政治领导权、科技领导权和全球经济领导权。这首先反映出他们对中国在某些领域、地区乃至全球领导者地位的认可。其次可见他们将本次中美经贸摩擦的性质定位为领导权之争。这一定性可以看作是对中美经贸摩擦事件整体分析的逻辑起点或前提假设,将决定后续一系列动作的走向和运行。

二、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

俄罗斯智库专家学者并未定量测算中美经贸摩擦给两国和外部世界带来的直接经济影响,而侧重于分析后果和各方可能的应对策略。普里马科夫所瓦西里·米赫耶夫(Василий Михеев)与谢尔盖·卢科宁(Сергей Луконин)较为全面地指出,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竞争,在对本国意识形态与政治架构、社会经济与军事发展、外交政策带来深远影响的同时,已然进入了一个新的多维度发展阶段。一方面,经济对峙正在走向国际化——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国际组织成员国,直接或间接地被卷入其中;另一方面,对抗的领域正在从经济领域扩展至军事政治领域。①Василий Михеев, Сергей Луконин. Китай-США: Многовекторность “Торговой Войны”// Мировая экономика и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2019. Tом 63. No.5. C.57-66.综合而言,俄国各方专家更倾向于认为,贸易摩擦势必对中美两国和世界造成负面的经济和政治影响;而对于中国的正面意义则在于,对科技发展和国内改革的促进和倒逼作用。

(一)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应对

1. 负面影响与正面回击的可能性

米赫耶夫和卢科宁认为,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方面,中国经济的“生存潜力”仍非常强;另一方面,若美国继续保持强硬的限制路线,包括设置关税壁垒、限制中国资本进入美国市场、限制中国获得美国新技术,那么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将遭受巨大损失。

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成员、“卫星-资本管理”公司总经理亚历山大·洛谢夫(Александр Лосев),从国际经贸操作角度列举出中国可以采取的五种经济反制措施及其可能性。①Александр Лосев. США vs Китай: финансовый театр военных действий. 24.05.2019.http://ru.val daiclub.com/a/highlights/ssha-vs-kitay-finansovyy-teatr/(1)集中抛售美债。若中国抛售1.13万亿(美元)美债,那就将引起美国国债收益率增长,货币市场利率提高,从而对美国经济、国家预算、家庭收支和证券市场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利率上涨将导致美元对世界大多数货币升值,利差交易会由此增多,资本将流向美国,美国贸易赤字将进一步扩大。(2)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中国最简单的回应是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从而提高中国公司在世界生产和贸易中的竞争优势,部分补偿中国从美国提高关税中受到的损失。(3)放弃购买美国国债。逐渐降低对美国国债的需求,提高国债收益率,而由于美国GDP中78%为服务业,其中包括金融业,中国停止向美国经济注资,这对美国是一项严重和消极的报复性措施。(4)在欧洲和日本寻找替代部件,减少用美元结算国际商品:这种做法可以减少对美国部件和设备的依赖性。(5)对美国企业关闭中国市场。无法进入中国市场,首先意味着美国公司将丧失巨大的销售额。其次,如果美国公司无法显示出高增速,那么它们在证券市场也将一蹶不振。此外,对于未能及时将生产转移到本土或其他地区的美国企业而言,丧失在中国生产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就算将生产线移出中国,但生产能力不可能快速替换,在与欧洲公司和日本公司的竞争中,美国公司将遭遇份额缩水和竞争力下降。

洛谢夫认为,中国不会采取第一种措施,因为中国与美国经济相互勾连,中国需要用美元结算能源、资源及其配套设备,中国央行务必掌握相当多的美元流动资产储备,以维护对外经济活动。此外,来自美国的贸易战和经济限制能够引起中国市场的资本集中外流,从而破坏中国的金融稳定,增加大面积违约的风险。对中国最危险的是投资活跃度减弱,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40-45%来自资本投资和技术投资。外资的可能流出,需要以某种形式加以补偿,同时维护中国公司的美元债务,因此中国当下必须拥有相当多的美元储备。

中国采取第二种货币贬值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因为首先要防止资本外流;其次对中国生产商而言,这将提高进口部件的价格,进而使终端产品成本上涨,损害产品竞争力。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中国大约20%的附加值来自进口部件,因此人民币贬值很可能不会补偿生产费用的增加。

洛谢夫认为中国能够采取的较为温和的、长期有效的反制措施,可能是第三种和第四种方式。即,不再购买美国国债,同时将从美国进口部件和设备改为从欧洲和日本进口,并用欧元和日元结算。能源商品则用输出国本币和人民币进行结算,从而降低世界对美元的需求,提高对人民币和欧元的需求。洛谢夫认为,俄罗斯可以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因为俄罗斯同样正遭遇来自美国的地缘经济压力。但洛谢夫也承认,这样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元霸权的问题,因为中国暂时没有能力为世界提供自己的诸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联储、WTO等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替代性方案。

第五种方式虽然是中国最有力的报复措施,但事态恶化将使美国证券市场遭遇暴跌。由于金融市场是全球性的,抛售的冲击波将在大多数股票平台和国家蔓延,债务市场的不稳定将对大多数经济体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从而引起全球经济危机。洛谢夫担忧,中美经贸摩擦会在全球金融领域形成战场,因此他希望在贸易战升级的情况下,中国还能有些别出心裁的办法,能够在不伤及世界经济的前提下收到成效。

2. “新韬光养晦”:贸易摩擦的积极意义

与洛谢夫的担忧相反,另外四位专家不约而同地得出了一个几乎相同的结论——中国不会在经贸领域进行正面报复,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使中国坚定了发展科技实力、争取科技独立的决心。

在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和瓦尔代俱乐部两大智库同时担任项目主管的伊万·季莫费耶夫(Иван Тимофеев),他在分析美国政府对华为公司的制裁时表示①Иван Тимофеев. От давления на Huawei американский бизнес проиграет. 01.06.2019.https://russiancouncil.ru/analytics-and-comments/analytics/ot-davleniya-na-huawei-amerikans kiy-biznes-proigraet/,无论是因为官方语境下华为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政策,还是出于对美国自身信息和通信技术保护的考量,这种限制在战术上的确重伤了华为公司。但华为毕竟只是一家公司而非国家,公司的关切在于尽快使商业关系正常化,因而有很大的可能会为了解决冲突而满足美国的要求。但从战略角度看,最大的输家其实是美国公司和全球化模式,因为中国不会因此而与美国展开正面冲突,中国的回应将是更加坚定不移地增强自己的科技实力和技术独立性,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这种决心和行动是不可逆转的,其结果便是美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和中国项目中的比重会逐渐减少。因此,短期而言,中国与美国仍将在贸易摩擦范围内表达立场与态度,同时避免发生过激的经贸战。

普里马科夫所中国问题专家亚历山大·洛马诺夫(Александр Ломанов),在其《论新持久战》一文中指出②Александр Ломанов. О новой затяжной войне. 14.08.2018. https://russiancouncil.ru/ana lytics-and- comments/analytics/o-novoy-zatyazhnoy-voyne/,美国对中国的科技遏制,不会使中国放弃在高科技领域获得世界领先地位的雄心。外部刺激加快清扫了中国舆论空间里的狂言、傲慢和奏捷主义。但回归一种务实和客观的自我评价,也并不意味着中国竞争世界领导地位的失败。长期而言,这将更加巩固而非削弱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同时,在当下阶段,中国的目标并不是使美国遭受对称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要在制裁压力下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在6.5%-7%,并获得下个十年里的科技领导地位。

达尼林同样认为,中国不会在贸易投资领域进行对称或不对称的报复性措施,中国将把注意力放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等领域。中国将循序渐进地进行结构改革,以保障市场和国家政策的巨大灵活性,同时建立创新经济制度与主体。达尼林尤其提到,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有能力规划几十年发展并自我实现的国家。当前新形势下的问题在于,需要找到管控变革的新技能和新方法。可是,从来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过这样的经验,甚至拥有强大技术实力的韩国和日本,也无法完全进入严格意义上的创新发展路径。因此中国正处于发展的转折点,只有到2030年我们才能看到中国是否成功完成了创新制度化和科技变革。①Иван Данилин. США и Китай: война за статус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лидера.

此外,霍洛德科夫将当下中国与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做比较。他回忆起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等科技突破的喜悦,使苏联全社会充满难以形容的热情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望:莫斯科大学物理系、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等技术学校的招生委员会,挤满了有志于成为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学生。霍洛德科夫认为,中国当下所拥有的科技发展热潮是美国无法阻挡的,唯一能使中国停下来的是在政治场域出现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但他仍然认为,中国人有足够的智慧和健全的思想,抵御“新思想”和“政治转型”的美丽童话。②Вячеслав Холодков. Смогут ли США санкциями затормозить инновационный рывок Китая. 25.08.2017. https://riss.ru/analitycs/43260/

(二)对美国的影响及其应对

俄罗斯工商业联盟主席亚历山大·绍欣(Александр Шохин)认为③Александр Шохин. Торговые войны заставляют задуматься над отменой санкций. 21.05.2019. 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torgovye-voyny-otmena/,因为中国对世界GDP增长和市场稳定的影响巨大,美国在与中国贸易战升级的过程中,自身有遭遇“内伤”并被卷入全球经济衰退的危险。

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刊登了几位美国学者的文章,从美国角度分析了贸易摩擦的走势,几位学者得出的结论可以归纳为:战术上,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对美国的影响不利于特朗普2020年总统竞选,另一方面特朗普在朝鲜问题上需要中国的支持,这两方面因素会使特朗普与习近平达成协议停止贸易摩擦。但从战略上,中美两国的根本分歧仍会持续。

美国汉密尔顿学院阿兰·卡弗鲁尼(Alan Cafruny)和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社会学教授理查德·拉赫曼(Richard Lachmann)都认为,特朗普有强烈的“停战”动机。④Алан Кафруни. США, Китай, ЕС: соперничество и глобальная бифуркация. 23.01.2019. 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ssha-kitay-es/#masha_6=1:47,1:47从产业链角度,复杂的全球产业链导致许多美国产业依赖中国零部件。若对中国进口加征关税,则美国生产厂商的成本将会增加,美国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贸易战越持续,美国生产商越会把生产转移出去,以降低成本。这反倒与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背道而驰。同时,加征关税还将使商品价格上涨,从而损害美国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从投资角度看,加征关税的后果将使美国证券市场下跌。特朗普曾对其总统任期第一年美国股市的上涨感到骄傲,当2018年市场回落时,特朗普曾萌生出停止贸易战的想法以重振美股。由于共和党和特朗普本人依赖资本助其总统竞选,因此,如果贸易战持续使资本受损,他恐怕会失去资本的支持。美国问题专家、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成员德米特里·苏斯洛夫(Дмитрий Суслов),在论及美俄关系时也持相同的看法。①Дмитрий Суслов. Доклад Мюллера продлевает патовую ситуацию, а не устраняет её.01.04.2019. 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doklad-myullera-done/即 2020 年前,特朗普政府内政工作和对外政策制定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是做受其关键选民欢迎的事情,这才有了在美墨边境建墙的坚持、对盟友蛮横的重商主义政策,和对中国的贸易战。

而从外交角度,拉赫曼观察到,当五角大楼和大多数对外政策机关视中国为最大的地缘政治竞争者时,较之前任总统,特朗普个人在军事领域并未表现出很强的进攻性。特朗普政府在对华问题上几乎所有强硬的公开表态,都出自特朗普委任的政府高官,而非特朗普本人。这是因为特朗普明白中国在朝鲜问题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了使朝鲜问题和平地、有利于美国地解决,特朗普需要中方的协助。因此,拉赫曼认为,国际政治将作为杠杆使中美在经贸领域达成对中国有利的协议。②Ричард Лахманн. Прекратит ли Трамп торговую войну с Китаем? 31.01.2019. http://ru.valdai club.com/a/highlights/tramp-voyna-s-kitaem/

但卡弗鲁尼认为,尽管如此,仍存在许多无法解决的战略问题——首先便是带有经济和军事后果的技术转移。当美国企业界愈加意识到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时,会逐渐同意国会两院、国防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中的对华鹰派的做法。③Алан Кафруни. США, Китай, ЕС: соперничество и глобальная бифуркация.这和前述几位从中国角度分析贸易摩擦的专家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达尼林和季莫费耶夫也都认为,华为问题只是特朗普大蓝图中的小计划。中国公司对美国规定的妥协,不会打消华盛顿最大化地遏制中国发展动能的战略意图。

(三)对世界的影响

卡弗鲁尼认为,美国政府同时将对中东欧的北约盟友施加压力,以支持自己的对华遏制战略。欧盟已经开始限制战略性经济部门里中国公司对欧洲公司的收购,美墨加协议也明确地禁止其成员与“非市场经济体”(即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①Алан Кафруни. США, Китай, ЕС: соперничество и глобальная бифуркация.因此,全球分流的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发展。

齐甘科夫指出②Андрей Цыганков. Глобальны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передел: США,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10.05.2019. 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peredel-ssha-kitay/,在经济领域,中国会在丝绸之路沿线、北极海路、俄罗斯能源资源、近东和委内瑞拉及亚洲的投资项目,以及非洲、拉美和欧洲等等这些对北京有利的地缘经济架构中,继续利用这些国家和地区逐渐建立起来的开放机遇。中国不仅会成为全球开放的旗手,还将继续对抗美国的大国民族主义。这意味着,中美一方面会向对方部分开放自己的市场(即使不会回到曾经的状态),但另一方面,双边的政治矛盾势必会更加尖锐。因此,开放的趋势仍将存续,但将在更加有限的地缘经济空间中。全球范围内经济衰退的风险可能提高。

1. 亚洲区域内的新两极结构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任、政治学家安德烈·科尔图诺夫(Андрей Кортунов)2018年 6月撰文表示,亚洲区域内国际关系最近几年来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组因素。一是中国与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和政治领域的关系;二是地区发展中的合作与冲突势头孰强孰弱。以这两组因素为二维坐标,未来亚洲国际关系有四种可能的情景:(1)“华盛顿共识2.0”:此种情景的前提,是特朗普政府成功地保持美国在亚洲的地缘政治现状,减缓甚至暂停对美不利的中美力量对比变化;(2)“中印轴心”:此种情景下,美国没有遏制住中国经济、科技、军事战略和政治实力的全面增强;(3)多极均势:美国霸权依然如故,但亚洲的军事政治局势尖锐化;(4)新型两极结构:即中国实力增强,同时亚洲社会经济与军事政治的稳定性减弱(见图1)。③Андрей Кортунов. Китай и США в Азии: четыре сценария на будущее. 08.06.2018 https://russiancouncil.ru/analytics-and-comments/analytics/kitay-i-ssha-v-azii-chetyre-stsenari ya-na-budushchee/其他俄罗斯专家并没有如此细化地分析亚洲国际关系的可能情景,而在局势不断演进的2019年,他们对中美贸易摩擦对地区和世界影响的分析,更趋近于科尔图诺夫的第四种情景——新两极结构。

从技术层面来看,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卡弗鲁尼和洛马诺夫都认为,美国公司将逐渐把自己的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其他亚洲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但洛马诺夫强调,鉴于东盟内部各国发展的不平衡,这一体量上有限的好处其实无法在东盟国家之间平均分配,反而会因为地区国家选边站而导致发展领域的紧张关系。不同于20世纪的冷战,这次并不是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抉择,而是在美国设备供应商还是中国设备供应商之间做选择。在西方放弃曾经的经济全球化模式的情况下,亚洲国家将处在一种非常不习惯的情境中,保持中立、包容、多极的原则将愈加困难。因此,保持和增加东南亚经济一体化领域的成就将变得十分困难,中美争端对地区的经济影响是消极的。①Александр Ломанов.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в Евразии на фон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холодной войны». 25.02.2019. 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sotrudnichestvo-v-evrazii/

图1 亚洲国际关系的可能情景

俄罗斯战略研究所符拉迪沃斯托克亚太区域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安德烈·古宾(Андрей Губин),也持相同观点,即中美紧张关系的增长可能破坏“东盟+”的工作机制,不仅对经贸议程产生负面影响,也将损害地区安全。而值得注意的是,文莱、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都愿意同时加入RCEP和TPP两个一体化联盟。大多数亚洲国家不愿意在中美对抗中选边站,而更愿意采取平衡战术,通过与两个世界经济领导者合作来实现自己的利益。①Андрей Губин. Рост напряжённости между США и КНР грозит нарушить работу механизма АСЕАН. 11.06.2019. https://riss.ru/analitycs/60264/

除了东南亚国家以外,俄罗斯战略研究所日本问题专家尤利娅·克里亚奇金娜(Юлия Крячкина)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会使中日关系转好。尽管两国的历史问题仍未解决,但中国出于加强自身地位以及与美国对抗的目的,日本为了支持其可接纳的地区规则并对冲与特朗普政策相关的风险,中日会关注相互之间经济关系的发展,且主要的合作平台将在东南亚地区。②Юлия Крячкина. «Новая эра» японо-китай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 06.11.2018. https://riss.ru/analitycs/55088/韩国同样会非常谨慎地对待美国对中国在东北亚影响力的遏制,并更加希望在“两团火焰”之间保持平衡。③Роман Лобов. Вашингтон и Сеул: проверка альянса на прочность? 04.02.2019. https://riss.ru/analitycs/57608/

纵观俄罗斯专家对中美贸易摩擦对亚洲影响的分析,“平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正如季莫费·博尔达切夫所说,如果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资源的替代性来源,和制衡美国的多边机制建立者,那么世界将逐渐形成两个稳定的力量极。中小国家将可以选择向哪一极靠近,而大国——如俄罗斯、印度和欧洲,将平衡美国与中国的对抗,以维护相对的国际稳定。④Тимофей Бордачёв. Получится ли у Китая стать глобальным лидером? 02.05.2019.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poluchitsya-li-u-kitaya/

当然,科尔图诺夫也指出,相较20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今天亚洲区域内的两极结构,会在其他国家观望、选择、平衡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不稳定,从而也没那么危险。⑤Андрей Кортунов. Китай и США в Азии: четыре сценария на будущее.

2. 对俄罗斯的影响及其应对

俄罗斯专家学者将中美贸易摩擦对于俄罗斯的负面影响,概括为直接经济影响和间接政治影响,认为中美适度摩擦有利于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俄罗斯学者的一致观点是,无论如何,俄罗斯应谨慎地进行政策选择,经济上继续与中国合作,而在对外政策上保持机动性。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东方学学院院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Алексей Маслов)指出,俄罗斯央行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比例达到 35%(因为人民币有5%的较高收益率,而美元只有0.49%),一旦美国对中国进行金融打击,俄罗斯可能因此遭受金融风险。①Маслов: Торговая война Китая и США сказывается также на России. 13.05.2019.https://planet-today.ru/geopolitika/item/104630-maslov-torgovaya-vojna-kitaya-i-ssha-skazyva etsya-takzhe-na-rossii

中美贸易摩擦还将通过亚太区域政治经济,对俄罗斯产生间接影响。洛马诺夫认为,如果美国印太战略继续推进,将带来美国向该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那么东盟国家则将在未来处在今天欧洲的地位。由此带来的政治影响将是,东盟很有可能在未来扮演反俄政策工具的角色。在外部力量试图将区域经济分裂为两个阵营的背景下,加强建立共同的欧亚经济空间对于俄罗斯和东盟具有重要性和现实性。因此,俄罗斯应矢志不渝地反对使用经济合作作为政治压力的杠杆,继续推动大欧亚一体化倡议,维护欧亚经济发展的一致性。②Александр Ломанов.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в Евразии на фон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холодной войны». 25.02.2019. 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sotrudnichestvo-v-evrazii/

除了上述两点负面影响以外,其他俄罗斯专家对中美贸易摩擦对俄罗斯的影响,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齐甘科夫与霍洛德科夫不约而同地提到“中美国”这一概念,并认为作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反面,“中美国”无论如何都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③Андрей Цыганков. Глобальны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передел: США,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10.05.2019. 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peredel-ssha-kitay/,“中美国”的失败对俄罗斯而言是好事。④Вячеслав Холодков. США vs КНР: торговая война или нечто другое? 27.02.2018.https://riss.ru/ analitycs/48257/

乐观的同时也有谨慎。齐甘科夫认为,对俄罗斯最为有利的环境,并不是中国与美国关系的尖锐化,而是中美保持较远的距离。因为中美关系尖锐化,会把处于脆弱经济地位的俄罗斯,置于一个夹在两大国中间复杂选择的境地。因此,俄罗斯的利益要求它保持地缘政治和时间的机动性,它要做的是,既要加深与中国的互利合作,又要保持与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联系。

达尼林认为,在中美经贸摩擦中,没有哪一种情景是对俄罗斯有明确利益或零风险的,与美国发生额外冲突或与中国发生冲突,都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因此,俄罗斯要理性地考量自己的能力,清楚地确定自己在当下极为复杂的情形中的利益和机遇。俄罗斯应该利用与中国科技合作的机遇,但同时也要避免与美国产生摩擦,缓和美国对俄罗斯的技术限制,不能小视美国的制裁和其他限制能力。俄罗斯比较讨巧的做法,是与欧盟保持同步,因为欧盟中很多国家能够清醒地评估形势,比中国、美国和俄罗斯都了解贸易战后果的严重性。①Иван Данилин. США и Китай: война за статус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лидера.

霍洛德科夫则认为,由于特朗普政府已将俄罗斯和中国放在美国的同一个对立面(虽然俄罗斯更多是军事政治安全威胁),与中国的互动,对俄罗斯而言,预示着广泛的机遇。因此,俄罗斯要放弃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而积极采纳中国的经济经验。②Вячеслав Холодков. США vs КНР: торговая война – первый этап в битве идей. 02.03.2018. https://riss.ru/analitycs/48383/

(四)中美贸易摩擦的未来走势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未来走势,已在中美各自应对部分有所涉及,即中国不会与美国展开正面冲突,而是更加专注科技实力的提升和国内改革;美国方面则以特朗普2020年竞选连任为第一要务,摒除一切可能影响连任的不利因素,包括贸易摩擦对美国国内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双方势必将达成贸易“停战”,但双方战略上的根本分歧仍会持续,正如加布耶夫所说,和平条约并不是两个超级大国经济对抗的终点,而只是进入更残酷战争的序幕。③Александр Габуев. Мир как пролог к войне. 15.03.2019. https://www.kommersant.ru/doc/3909517

霍洛德科夫也敏锐地观察到,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铁铝施加关税所依据的《1962年贸易扩展法》,出台于美苏冷战正酣之时。该法案的目的,是通过限制来自苏联阵营的货物供应,保护国家安全。今天的美国要对铁铝供应国排名十名开外的中国施加高关税,标志着美国对华认知已进入了冷战模式;而特朗普2018年1月30日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则是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著名的铁幕演说的翻版。①Вячеслав Холодков. США vs КНР: торговая война – первый этап в битве идей.

此外,达尼林从科技角度评估,认为美国仍在相当广泛的领域是全球技术和创新的领导者。中国的研发水平仍远落后于美国,新的商业模式、创新生产和其他重要的知识经济产品,仍然初生在美国。中国作为典型的后发国家,要转变为创新领导者,将是一个长周期、高成本的复杂过程。对中国而言,除了GDP增速“新常态”(6%-7%)和其他内部因素,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对于中国是严峻的挑战。同时,中美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互依赖水平,中国暂时无法保证整个技术系统完全进口替代,美国也依赖来自中国的各种工业产品和资本供应。因此,现在无法确定谁将在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的竞争中胜出,况且这一轮竞争会持续甚至超过2020年代。能够确定的是,对抗对中国和美国都是有害的。只有两国内部均出现强有力的致力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利益集团时,双方才能够达到某种形式的均衡。

三、大国博弈:俄智库对中美经贸摩擦研究的现实主义映像

俄罗斯智库界对中美经贸摩擦成因的研究,在单元和体系两个层次上可以归属古典现实派和结构现实派两种观点。古典现实派聚焦于中美双边关系的内部互动,认为是中国在地缘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崛起引起了美国的警觉,以及特朗普上台带来的美国国内政治变化,导致中美经贸摩擦加速到来。结构现实派则强调全球产业链结构和国际经济金融体系转型,决定了中美经贸及衍生领域竞争的必然性。

俄罗斯智库专家学者着墨最多的是对“影响”的分析。与其说俄罗斯在乎中美摩擦是怎么来的,不如说它更在意中美摩擦会对两国自身、地区、世界,以及深嵌在国际事务和国家间关系中的俄罗斯带来哪些影响。各种分析基本上可以归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经济民族主义范畴,即中国和美国在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又超越了经济利益本身而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例如,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可能会受损,虽然会与美国达成妥协,但倾举国之力发展高科技的决心会更加坚决;特朗普政府也会为了2020年总统大选和地缘政治因素而缓和对华关系,但两国政治经济的竞争甚至对抗的势头不会停止。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外部国家,也会在中美之间按照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权衡定计。

俄罗斯智库各方专家对中美经贸摩擦的认知和政策主张,并无根本性分歧,更多的是从不同角度相互补充和对未来走势的普遍共识——中美经贸摩擦标志着美国对华遏制战略已经成型,且摩擦和竞争将从经贸领域外溢至其他领域;俄罗斯应保持战略机动与平衡,既要加深与中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又要避免与美国和欧洲国家发生更大冲突。

总体而言,俄罗斯智库界基本遵循着国际关系古典现实主义范式。这表现在诸位专家学者并不回避“贸易战”(торговая война)的提法,以及他们对事件成因(中国对美国在地区领导权、发展模式吸引力等方面的挤出效应)、影响(在亚洲形成分庭抗礼的两极结构)和未来走势(中美战略分歧和对抗的持续)的分析与归纳之中。其逻辑是经典的修昔底德式的大国博弈观点,即中国权力的增长和中美均势的变化,引起了美国对丧失地区和全球优势地位的忧虑,从而导致美国发起对华关税摩擦和技术遏制;中国出于同样的原因采取类似措施。威慑、科技竞赛、地缘政治经济结盟、树立威望等等措施,随即在两国之间展开。

这符合俄罗斯外交政策分析和战略界对国际关系冲突性的基本认知和理论方法,即在世界其他很多业内同行不断尝试探索新的理论范式时,“俄罗斯学派”大多仍旧是侧重大国博弈的古典现实主义的拥趸。如果说现实主义成为国际关系主要范式,是因为它更好地解释了战后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那么,拥有冷战遗产继承者身份的俄罗斯当代专家学者以现实主义视角观察中美经贸摩擦便是自然。在他们看来,冷战时代的权力政治一直在持续,中美之间发生的仍旧是大国对权力的宣示、维护与竞逐。

然而,俄罗斯智库界在古典现实主义范式下的分析,在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前提假设方面存在局限性,且具有一定的代际特征。

首先,大多数俄罗斯专家学者将国家作为主要的和统一的分析单位,将两国的国际摩擦与国内政治分离,并未从两国国内社会经济结构的嬗变来观察中美国家间关系的演变。只有老一辈学者如米赫耶夫、洛马诺夫、霍洛德科夫等人对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状况给予关注,并强调中美摩擦的胜负手是中国的发展与改革能力。而如博尔达切夫、加布耶夫等年轻学者,则更多关注宏观层面国家行为体的关系动态。相较之下,老一辈学者的研究切入点更加精准和深刻。因为,中美经贸摩擦的成因和影响,根本上产生并作用于中美各自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之中。米赫耶夫和卢科宁对中国国内政治变迁,以及前述洛马诺夫对中国国内舆论转向的敏锐察觉,是个中亮点,体现出外国专家对研究对象国的了解和洞察。

同时,俄罗斯专家学者更加关注中美经贸摩擦在亚洲区域内而非全球范围的发酵和溢出,换言之,他们对事件“影响”和“前景”的研究,限定在亚洲区域之内。与此相关的是,俄罗斯政策分析界在这里表现出的重要话语特征——鲜有“全球两极格局”等类似提法;尽管“新冷战”、“全球分流”等诸多类似含意的表达,在中国和美国的外交政策分析界已大量涌现。在本文考察的一系列材料中,仅有的表述要么来自美国学者卡弗鲁尼一人,要么便是更多俄罗斯专家所说的“亚洲区域内”的两极结构,而非全球两极格局。但另一方面,多位专家又都在古典现实主义范式下认为,中美经贸摩擦的本质是对全球领导权的竞争,已经超出了亚洲区域范畴,但他们又对“全球两极结构”避而不提。这一矛盾从侧面证明了俄罗斯智库和国家对当下国际格局的主观认定,即,不认同全球两极格局的形成或存在,而强调多极或多中心结构,从而维护或避免(俄罗斯)失去世界性大国地位的话语。

其次,如上所述,所有俄罗斯专家学者都不回避“贸易战”的提法。虽然这种表达可能约定俗成或简单明快,但这种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提法,同样是以古典现实主义权力争夺与对抗逻辑为前提假设的。然而在现实国际关系中,一方面不能狭隘地用输赢简单化地评判国家间的冲突与合作,另一方面,敌对的眼光并不利于理性的学术思考,反而会陷入政策分析的狭圈。同时,这种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会使决策者忽视利益协调与合作的一面,甚至导致对运用军事实力推进利益的过分强调,以及对彼此威胁的误判。①Michael J. Mazarr, “This is not a great-power competition: Why the Term Doesn’t capture today’s reality”, 29.05.2019,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2019-05-29/not-great-po wer-competition

四、俄罗斯“双层均势”战略与中美俄三边互动的亚洲时刻

俄罗斯智库对中美经贸摩擦的现实主义评估,不仅是对现实的归纳,同样也是基于俄罗斯自身利益的演绎。换言之,若中美关系按照古典现实主义逻辑发展下去,那么未来中长期,国际关系发展轨迹将向着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

(一)俄罗斯智库对中美关系研究的基本背景与政策建议

俄罗斯清楚地明白,其国家发展正处在三个不利的外部条件叠加之中。一是“俄-西方”关系矛盾,具体体现在认同意义上对俄罗斯国内进程和对外政策的负面认知,和地缘政治意义上对俄制裁的常态化。二是中俄互动表现出的明确界限,即经济和军事技术合作仍将保持,但在政治上,与其说彼此会为对方利益牺牲对美关系,不如说双方都会利用对方的存在加强自己同美国的谈判地位。三是中国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将使中美关系占据世界政治的主导地位,中美战略稳定对话将逐渐限制俄罗斯在传统领域的领导地位。①这是普里马科夫所对俄罗斯所处外部环境的剖析。可参阅[俄]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登金主编:《2035年的世界:全球预测》,杨成、华盾译,北京:时事出版社,2019年,第223页。

与此同时,以俄美退出“中导条约”为标志的俄美军事政治矛盾,以中美经贸摩擦为标志的中美经济政治矛盾,两组大国竞争一方面将导致全球性,尤其是国际安全领域负面因素的累积(区域战争、恐怖主义、核安全等),另一方面意味着中美俄三边互动空间的僵化,单纯三角制衡的有效性减弱。

在上述一系列背景下,俄罗斯智库提出了基于俄罗斯利益的务实主义建议——既消极批评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摩擦对世界的不利影响,又在中美之间寻求均衡和机动(这与克里姆林宫的意志较为一致②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世界”国际电视台采访时说,“今天俄中关系对于我们两国和全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我这样说没有任何夸张……理性地讲,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干预(中美)谈判进程。但是,这个‘但是’非常重要,我的意思是,首先我们与中国的关系的确前所未有地处在较好较高的水平上,我们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战略伙伴。我们同情我们的战略伙伴一方,这是理所当然的。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深深地相信,任何破坏现存国际经济关系的行为,都将给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带来损失。我希望我们和所有的伙伴,包括美国,在曾经的G20框架下,能够找到某种建设性的、为经济合作建立必需稳定条件的解决方案。”Интервью Владимира Путина Меж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телерадиокомпании «Мир». 13.06.2019. http://www.kremlin.ru/events/president/news/60741),并要跳出中美双边或中美俄三边关系的辖制,在欧亚大陆和亚太地区推进俄罗斯的政策主张。正如洛马诺夫所说,俄罗斯将继续大力推动“大欧亚伙伴关系”等既成概念,探索和深化与周边世界的政治经济互动,参与制定积极的区域主义战略,构建新的世界结构和全球化制度。①Александр Ломанов.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в Евразии на фон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холодной войны». 25.02.2019. http://ru.valdaiclub.com/a/highlights/sotrudnichestvo-v-evrazii/

(二)俄罗斯的全球与亚太区域均势战略

俄罗斯智库在中美经贸摩擦中的政策立场,体现出俄罗斯在全球和亚太区域两个层次上的“双层均势”策略。均势作为一种国家行为的普遍倾向或政策指南,其目的是在国家间进行适度调节,制约霸权国的能力。②均势概念存在多种含义、目标和方法。参阅[美]多尔蒂、[美]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5版)》,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第44-45页。俄罗斯的目标则是防止中国和美国建立地区或世界霸权,其手段是分而治之,在中美经贸摩擦中表达对中国的支持,从而在全球层面与中国一道制衡美国。而在亚洲(欧亚或东亚),俄罗斯试图利用中美矛盾和区域内其他国家,制约中国的权力投放。俄罗斯在中美之间寻求均衡与机动的政策立场,正是其在全球均势与地区均势之间的张力下找到的政策平衡点。

换言之,俄罗斯的目标是在中美两国、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战略稳定濒临崩溃的情景(假设)下,成为一个“公正和警觉”的均势维持者,分别在全球和地区层面制约美国与中国的实力,限制冲突范围。③同上,第45页。事实上,早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前,俄罗斯便已做出了中美竞争背景下俄罗斯作为战略平衡手获得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只是乌克兰危机改变了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基本面,推迟了该进程的到来。④杨成:“俄罗斯版‘亚太再平衡’战略提速”,《半月谈》,2015年4月22日,http://www.banyuetan.org/chcontent/sz/hqkd/2015422/132342.shtml因此,如果说2014年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被迫加速“向东看”战略,那么2018年以来中美经贸及衍生领域摩擦的显著增强,则为俄罗斯继续该战略增添了主动力。直言之,就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欧洲、美国与欧洲,其中的任何一组双边关系走近,都不利于俄罗斯的利益。因此,俄罗斯均势战略的实质,除了抗衡霸权国以外,还要在欧亚大陆成为一枚楔子,阻隔或分离任何一组强有力的双边关系。这也是俄罗斯智库专家学者乐见“中美国”失败的原因。

(三)中美俄三边关系死锁与竞合新模式

俄罗斯扮演均势维持者的场景,并非在单纯的中美俄三角关系内部,而是在亚洲区域内还有其他国家行为体参与的情况之下。因为,鉴于中美、俄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中俄关系的有限性,理想中(或理论上)的三边制衡机制几近失效。大数据分析显示,后冷战时代中美俄三边互动的特征包括:(1)中俄相互鼓励对方对美国采取强硬政策;(2)中俄在对美行动上具有协同机制,即俄罗斯的对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跟从中国的对美行为,且中国会在美国对俄合作(冲突)时进行奖励(惩罚)予以俄罗斯报偿。①庞珣、刘子夜:“基于海量事件数据的中美关系分析——对等反应、政策惯性及第三方因素”,《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年第5期,第72页。换言之,若俄美关系无法好转,中美关系便无法缓和,反之亦然。因此,单纯的中美俄三边关系已经处在死锁状态之中,即任何一组双边关系的弹性空间都极其有限,无法触发另外两组双边或整体三边关系进程。若无外力作用,该三边关系和其中任意一组双边关系,都将被阻塞在当下状态。其可能的后果有二。一是中国和俄罗斯分别被美国在金融、科技(知识)和军事领域的结构性霸权钳制在当下状态。二是中俄结盟。但由于中俄建立了“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的双边关系基本原则,对俄罗斯而言(对中国亦然),只有在亚太多边体系下调动更多动态资源,才能盘活已然僵化的三边关系。

因此,在未来中长期里,俄罗斯的重点将是在亚太地区寻求建设性的国际合作道路。这一东方维度不只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互动的战略备选项,更是其突破中美俄三边关系枷锁、扭转不利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并在长远未来成为世界秩序新规则制定者的必选项,其目标除了维护前述双层均势以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跟随全球地缘政治中心的转移,将政治、经济、军事、甚至文化等多方面的战略重心,从西方转向非西方的亚洲(欧亚或亚太);同时在俄欧关系或早或迟复苏之时,达到东西双头外交的总体平衡。这也是某些俄官方人士眼中的俄罗斯“转向东方”政策的实质。①刘惠:“普京前顾问卡拉加诺夫:俄已部署武器可确保15年和平”,《澎湃新闻》,2019年7月12日,https://www.the 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903310;[俄]德米特里·索洛维伊:“战略文化在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作用与意义”,《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9年第3期,第28页。

其次,具体而言,在国际安全领域,若中美对抗性增强、全球不稳定因素累积,俄罗斯作为传统军事政治强权国家,其地位和作用反而会借势增强。共同的安全利益将有助于保持和扩大俄罗斯与包括中美在内的亚太国家的合作关系,这甚至可以发生在俄罗斯没有调整对欧关系的情况下。

第三,在区域经济和创新发展领域,中美对抗将催生亚洲其他国家对新型经济联盟或一体化平台等多边经济治理模式的强烈诉求,因此俄罗斯通过其欧亚一体化倡议,有机会加入新型区域主义经济制度的构建之中。

比较之下,在毗邻欧盟的后苏联空间中,俄罗斯欧亚区域主义广泛地包含微观的经济一体化目标(共同经济空间)、中层的政治动机(与欧盟平等对话),甚至意识形态或政治文化因素(新帝国)。②Piotr Dutkiewicz, Richard Sakwa (eds.), Eurasian integration: the view from within,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pp.3-13而在面向太平洋的亚太地区,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的驱动力,与其说是为了促进其东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如说更多是出于国际政治考虑。即,无论是在安全抑或经济领域,介入亚太事务都将使俄罗斯跳出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在后苏联空间和“欧洲-大西洋”空间之外的另一个平台上,与中国和美国相遇,获得额外的与中美对话的政治经济地位,促进三边竞合新模式的建立。

猜你喜欢
智库俄罗斯
俄罗斯猫展
环球时报(2022-03-08)2022-03-08 22:25:09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全球化(2015年9期)2015-02-28 12:40:12
建智库,话担当
另辟蹊径
环球时报(2014-10-08)2014-10-08 08:06:24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环球时报(2014-02-17)2014-02-17 23:53:35
同舟共济
环球时报(2012-02-06)2012-02-06 11: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