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镛霏 曾立伟
1.1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身疲、乏力、纳少、胁痛,时有恶心、呕吐、肝脾肿大及肝功损害,多数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1]。中医无该病名,多属于黄疸、胁痛等范畴。笔者大多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化裁效果较好。其例如下。
石某,男,40岁,陕西黄陵人。患乙肝10年,病程迁延,转氨酶反复不降,稍劳则身疲乏力,多方治疗不佳。于2018年4月12日,带唐都医院检查及门诊病历,求治于笔者。体检示:肝肋下2 cm触及,质2度,轻度触痛,脾区叩诊浊音界扩大,肝功能ALT 154U、AST 167U。自述:神疲乏力,肋下隐痛,心烦眠差,厌食,小便黄,大便不利。察舌:舌质暗红,苔白微腻,脉弦数。方用丹栀逍遥散合三仁汤加减。方药如下:牡丹皮、炒栀子、当归、赤芍、柴胡各10 g,茯苓15 g,白术15 g,薄荷(后下5 min)6 g,生薏苡仁15 g,杏仁15 g,草豆蔻仁(后5 min)6 g,滑石(另包先煎30 min)15 g,川厚朴15 g,枳实10 g,垂盆草18 g,五味子15 g,麦芽、谷芽各10 g,鸡内金5 g。7剂水煎服。4月20日复诊,纳可,二便通畅,自感身体轻快,舌苔已不腻,脉无变化。继续前方14剂。5月7日复诊,胁下不痛,转氨酶正常,肝肋下1 cm,无触痛,病情明显好转。继服1个月,均按前方略有加减,肝功正常,基本痊愈。
按:该案证属肝脾不调,湿毒瘀阻。用疏肝健脾、化湿解毒之法。丹栀逍遥散疏肝健脾,三仁汤化湿解毒,垂盆草、五味子以降酶,麦芽、谷芽、鸡内金消食化积。丹栀逍遥散合方,对抑制乙肝病毒、降低转氨酶、促进肝脏血液循环、保护肝细胞、提高免疫力均有作用;对各型病毒性肝炎,只要辨证用药得当,均有疗效。
1.2 阳痿阳痿是青壮年男子未到性欲衰退时期,临房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坚而不久,不能完成正常性交的一种病证。为男性性功能障碍病[2]。阳痿为中西医通用名。中医认为重在肝肾。笔者习用丹栀逍遥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化裁,取得良效。其例如下。
常某,男,36岁,陕西志丹人。自诉2年前因欲房事,受到惊吓,突然痿软射精。此后,有欲念而不能勃起,伴有心烦失眠,心慌头晕,身疲乏力,口干口苦,纳少,胁痛,郁郁不乐,善叹息,舌质淡红,苔薄黃,脉弦数。证属肝郁化火,宗筋失养。方药:牡丹皮、炒栀子、当归、赤芍、柴胡各10 g,茯苓15 g,白术15 g,薄荷(后下5 min)6 g,熟地黄、山药、山萸肉各15 g,泽泻10 g,谷芽10 g,鸡内金5 g。先服10 d。二诊稍有加减继服14 d。症状痊愈,阳事渐起,性生活正常。
按:该案为功能性阳痿。由惊吓而心理受挫,惊而伤肾,郁而伤肝,久而化火,致宗筋失养。治以丹栀逍遥散解郁清热,疏肝健脾而养肝,六味地黄汤以滋阴补肾,全方肝肾同调,兼理脾养血而宗筋润,肝肾复,阳事兴,见良效。
1.3 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一系列神经功能紊乱和躯体感觉不适的一组病证[3]。中医根据临床表现,可归为“郁证”“不寐”“脏躁”的范畴。笔者常用该方加减化裁治疗,其例如下。
李某,女,45岁,宁夏盐池人。自述因夫妻不和,经常吵架,近3个月来感觉心悸,胸闷气短,易怒,两肋胀痛,失眠,喜悲爱哭。经宁夏人民医院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心电图及B超、CT检查均无异常。多方冶疗无效,求治于笔者。自诉近日心慌更剧,伴有汗出,纳少,舌质淡红,苔薄微腻,脉弦微细。其用药以丹栀逍遥散原方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如下:牡丹皮、炒栀子、柴胡、当归、赤芍各10 g,茯苓15 g,白术15 g,炙甘草15 g,薄荷(另后5 min)6 g,大枣(擘)5枚,桂枝10 g,龙骨(先煎40 min)30 g,牡蛎(先煎40 min)30 g,丹参30 g,谷芽10 g,鸡内金5 g。服药二周,食欲增,睡眠可,诸症愈。
按:该案为强烈的心理冲突和不快的家庭生活,情感体验所苦恼,肝郁化火,情志不舒,忧郁伤神,气滞血瘀,心神不宁,而致胸闷气短,心慌失眠,易怒汗出,诸症迭加,苦不堪言。笔者用丹桅逍遥散原方清肝解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镇静安神,丹参重用活血化瘀,切中病机,方获良效。由此可知丹栀逍遥散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改善神经症状。辨证准确可用于治疗各类神经官能症。
2.1 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为“绝经前后诸症”。是妇女在绝经前后,机体由青年阴阳平衡向老年衰退过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症状不一,轻重有别。大多为月经紊乱、潮热、眠差及心理及精神方面症状[4]。笔者多用该方合用它方,治疗获效。其例如下。
刘某,女,49岁,陕西柞水人。2019年7月来延安打工,近3个月月经紊乱,本次月经淋漓50余天,小腹时痛,腰痛,身疲乏力,头晕心慌。曾去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诊为:围绝经前后诸症、贫血。建议住院治疗。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住院,要求带药回家治疗。经服黄体酮、贫血康2周,未效。求治于笔者,要求中药治疗。患者自诉:月经淋漓,色暗黑,腰痛。近1周,胸闷,胁痛,心烦失眠,时有烘热汗出。望之面色萎黃,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微细。其用方为丹栀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如下:牡丹皮10 g,炒枙子10 g,当归10 g,柴胡10 g,茯苓15 g,白术15 g,甘草10 g,薄荷(后5 min)3 g,大枣(擘)10枚,龙眼肉10 g,黄芪15 g,远志10 g,炒枣仁10 g,党参10 g,仙鹤草10 g,炒黄柏15 g,鸡内金5 g。7剂水煎服。1周后复诊,月经止,诸症减。继服1周,诸症均消失。
按:该案为肝虚有热,脾不统血,冲任失调。早期表现为月经淋漓,头晕乏力的肝脾两虚证;而后表现为肝郁化热、疏泻失常的阴虚症状。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肾主生殖,主天癸,强调妇科重在调肝、调脾、调肾。更年期综合征多为妇女年龄增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一组症候群。研究表明:丹栀逍遥散对性腺及雌激素有调节作用,可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2.2 乳腺增生症乳腺增生症是指妇女双侧乳房同时或单侧相继出现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为临床常见病[5]。属中医“乳癖”范畴。笔者习用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其例如下。
宗某,女,34岁,陕西吴起人。自述2019年2月以来,自觉乳房内胀痛,痛及胸肋,经行量多,色暗有块,时轻时重,随情志波动而乳房包块增大或缩小。多次去延安市医院、中医院治疗,乳房拍片可见密度增高的模糊阴影,数目不定,肿块大小不等。西医诊断为乳腺增生。经西药治疗,月经有所缓解,包块依旧。10月求治于笔者。患者述近日心烦善怒,口干口苦,自感肿块增大,月经推迟1周,舌质红苔白边有瘀点,脉弦数。证属气滞血瘀。其方用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软坚之品。方药如下:牡丹皮10 g,炒栀子10 g,当归10 g,赤芍10 g,柴胡10 g,茯苓15 g,白术15 g,甘草10 g,桃仁10 g,红花4 g,川芎10 g,熟地黄10 g,昆布10 g,海浮石(另包先煎30 min)15 g,牡蛎(另包先煎30 min)15 g,神曲15 g,香附(另包后下5 min)6 g,益母草10 g,鸡内金5 g。5剂水煎服。二诊,自诉,服药2剂后月经至,量偏多,色暗,血块较多,自感乳房包块变小,肿痛减,眠差,神疲,月经未止。舌脉象皆同前。继以丹栀逍遥散合自拟消块软坚汤加减化裁,守方3周,诸症均无,拍片乳房内未见异常。
按:该案为肝郁气滞,损及肝肾,冲任失调,瘀滞乳络,乳络失养而成。西医认为本病非炎非瘤,系乳腺导管和乳腺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其发病是卵巢功能失调及孕酮和雌激素比例失衡所致。研究认为丹栀逍遥散能调节内分泌,具有调整垂体-卵巢轴分泌使之规律的效用。丹栀逍遥散清肝解郁扶脾为先,桃红四物汤祛瘀养血为用,加入软坚散结之品,切中病机,遂能获效。
3.1 痤疮痤疮俗称粉刺,为青少年常见皮肤病,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结构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好发于颜面及胸背处,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6]。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多为肺热、血热等。以丹栀逍遥散合自拟软坚散结汤,治疗该病20余例,收效甚佳。举例如下。
孙某,男,18岁,陕西延安中学学生。一年来,面部及背部散在脓疱、黑头、结节等皮损,反复发作。曾在延安市医院皮肤科就诊,诊为面部痤疮。用西药及外涂药膏治疗无效。于2019年6月15日来就诊:望其面部及额头散布黄豆及绿豆大小脓疱,鼻唇周围散布疔疮,有白色脓疔,毛孔粗大,皮肤油腻,暗黑。问其胸闷,肋下痛,大便不利;舌质淡红,苔腻,脉濡缓。方用丹栀逍遥散合蒲金丹加味化裁。用药如下:牡丹皮10 g,炒栀子10 g,当归10 g,赤芍10 g,柴胡10 g,茯苓15 g,白术15 g,甘草10 g,石菖蒲10 g,郁金10 g,丹参10 g,桑白皮10 g,昆布10 g,海浮石(另包先煎30 min)15 g,牡蛎(另包先煎30 min)15 g,神曲15 g,草果(另包后下5 min)6 g。7剂水煎服。6月22日前来复诊,面部脓疱缩小,皮肤不油腻,余症好转。不更方,方量稍变,连服20余天愈。
按:该案为肝肺蕴热,湿瘀阻滞。方用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蒲金丹化湿祛瘀,昆布、海浮石、牡蛎软坚散结,守方而获良效。
3.2 黄褐斑黄褐斑为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皮肤色素改变。好发于颧部、鼻、口唇周围,常呈对称性分布[7]。严重者可波及整个面部,状如蝴蝶,互相融合,日晒后加重。男女均可发病,以女性多见。笔者习用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二至丸治疗。
樊某,女,33岁,陕西子长人。患者自2015年2月生完小孩后,面部肤色逐渐变暗,不久额头及鼻唇周围散见黑点,颧部有拇指大小对称蝶斑。用各种化妆品,服维生素E,均无效。近期蝶斑范围变大,逐渐融合,很是烦恼。于2019年2月来求诊。问其一般情况可,上次月经后期,量少,心烦眠差,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微细。方药:牡丹皮10 g,炒栀子10 g,当归10 g,赤芍10 g,柴胡10 g,茯苓15 g,白术15 g,甘草10 g,桃仁10 g,红花4 g,川芎10 g,熟地黄10 g,女贞子10 g,墨旱莲10 g,紫草10 g,冬瓜皮6 g,桑叶10 g,桑白皮10 g,鸡内金5 g。10剂水煎服。二诊,面部脸色稍有光泽,肤色略有光泽,余无变化。继服10剂观察。前后守方2个月余,黄褐斑大为改观。
按:该案为肝郁气结,郁而化热,灼伤阴血,加之日久肾阳不足,肾水不能上承,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血不润面,色素沉着。本案以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清肝扶脾,以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二至丸滋阴补肾,佐以紫草、桑叶、桑白皮、冬瓜皮滋肺消斑润肤。诸方合用,共奏调肝滋肾润肺之功,使气机畅达,血荣于面,肾水有源,肺养皮润,而斑消皮泽。
逍遥散原方立意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是受历代中医推崇的不朽名方。原为妇女血虚肝郁而设,体现女子以血为本、调肝为先的理论宗旨。因大多数疾病均有肝郁和血虚的病理基础。实际已超出原方的立法范围。肝郁化火,血热相搏,健脾养血为丹栀逍遥散的立方基础。因临床应用广泛,范围不断扩大,合方加减更多用于临床各科,其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