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一名优秀的“ 懒教师”

2020-03-04 05:39:36陈凤香
经济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速讲授教材

●陈凤香

一、听课中发现的问题——新教师太“勤快”

近期,作为会计学院的一名督导员,笔者陆续听了5 位新教师上课,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太“勤快”。

1.“勤快”的表现之——教师在课堂上语速快,节奏快、喋喋不休。一直以来,人们对教师的印象是学识渊博,站在讲桌前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学生则是端坐课堂、凝神静听、悄声无言。新教师当然也会受这样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作为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必须要全面细致地讲解、并且要一直不停地讲,讲得越多越好,否则就是不称职。所以新教师普遍在课堂上表现为语速较快,站在讲台上一直不停地讲授知识,不可谓不“勤快”。45 分钟快语速、快节奏的讲解往往会让老师们喉咙不适,感觉很辛苦。

但很多时候,老师的勤并非如己所愿,能达到预期效果;不仅如此,有时甚至会劳而无功,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较快的语速易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紧张感与疲备感,45 分钟快语速的轰炸,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厌学倦学情况也随之而来。

2.“勤快”的表现之二——课堂讲授无重点,全面铺开来讲,内容多而杂。新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多,表现为三个极端。一是教材上所有的内容全部讲到,不分难易程度,不分重点与非重点,用同样力度与时间来对待教材上所有的知识点,这样势必产生这样的后果:一方面是学生感觉课堂灌输的内容太多,脑子发胀;另一方面导致该深入的地方教师没有讲透,学生感觉很困惑与迷茫。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准备了大量的练习,这些练习可能是教师们辛苦在网上下载下来的,但是教师们并没有对它们进行筛选与分析,导致题目不典型,没有针对性,学生们感觉习题量过大,苦不堪言。另一个极端则是抛开教材,全部按所自己的思维展开,把自己的工作经验、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部讲给学生。这类型的教师大多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认为课本知识学生可以慢慢在课下看,没有必要讲,而自己的经验是独特的、宝贵的,这样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对一些有专业基础的学生来进行适当拓展肯定会起到正面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对一个刚入学、连最基础的会计知识都没有的大一学生来说,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对刚了解会计基础的学生来讲解融资租赁的案例,学生显然吃不消。

3.“勤快”的表现之三——教师倾尽全力热情兜售,学生却三缄其口概不买账。教师把课堂当成自己的主场,每节课自己都倾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按照自己的思路滔滔不绝地讲满45 分钟。教师在课堂没有设置一些有引导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没有与学生的互动,没有关注课堂氛围,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自己上课的进度。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学生则成为了课堂的看客,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更有甚者,学生在底下偷玩手机、偷偷睡觉,或窃窃私语聊天,或者做一些与本节课教学无关的事情。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师的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双输”局面。

二、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懒教师”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名优秀的“懒”教师要具备四点:一是会“偷懒”,二是会装傻,三是会“踢球”,四是会表现。做一名“懒老师”,会培养出勤快的学生,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怎么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懒教师”呢?

1.会“偷懒”——“懒”要懒在表上,“勤”要勤在点子上。

一是课前充分备课。课堂上“懒”,是建立在课前充分地备课准备的基础上,对于教材的重难点,备课时弄清吃透。对于教学中涉及到的问题,牵扯到的相关背景资料,课堂环节的设置和衔接、课堂的语速语气,问题的设置都要精心考虑,认真琢磨。只有这样在讲课时才能突出核心与关键点,条理清晰,思路明确。并且通过恰当地提问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氛围。

二是教师要学会抓关键点。如在讲授货币时间价值的时候,对年金现值公式(P/A,i,n)与复利现值公式(P/F,i,n)中都有n,教师在课堂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两个n 的本质不同,前一个n 表示年金的个数,而后一个n 表示间隔的期数,这样学生思维马上清晰了,在应用时就不会弄混。

三是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课堂小练习主要针对课堂的重难点以及学生易错的地方,使学生在练习中领会重点、掌握相关知识点。

四是课堂的难易程度要适度。给学生授课时,要紧扣课程大纲,讲授相关的重点知识,对于比较艰涩难懂的非重点知识在课堂可少讲甚至不讲,可建议有兴趣或基础较好的同学课堂下研究。这样既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兼顾到大多数同学的诉求,达到课堂效益最大化。

五是教师在课堂上学会留“白”。上课铃响后,教师说“上课了”,然后就保持安静,形成一种庄重的气场,这样学生很快就安静下来,进入上课的状态。教师讲到关键点或者核心的地方时,可适当降低语速,让学生意识到此处的重要性。教师在提问时,不要快速地自问自答,要给学生留有时间思考。

2.会装傻——学会表扬与肯定学生。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赞赏、一个肯定的眼神都能激起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学会“装傻”,让学生们不时品尝到小小的成功的喜悦和幸福,进而变得越来越自信。如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故意”重复前面讲过的问题,让学生作答,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答对,这时教师就要抓住这个机会激励学生,表扬与肯定学生,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一举两得。对于敢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哪怕他答错了都要积极给予肯定与表扬。教师真诚的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尤其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讲显得特别重要。

3.会“踢球”——教师要学会引导,让位于学生,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必要把所有知识点都讲出来,都灌输给学生,这样教学效果并不好。教师对课堂环节的设置和衔接、课堂的语速语气,问题的设置都要精心考虑,认真琢磨。通过主动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使其成为课堂的主角,并和教师保持互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下面是实践中证明一个比较好用的方法。在课堂前花1~2 分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接着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让学生再花2~3 分钟把简单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在教材相应的地方圈出来,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能及时清楚教师讲授的内容在教材上什么地方,保证了听课的专注度,事半功倍。然后是教师讲授,在讲授时教师应该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如教材上两个例题的差异在哪里?这个概念的核心是什么呢?这里有几个要点呢?最后在快下课时留1~2 分钟再引导学生回顾一下本节课的重点。

4. 会表现——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征服与感染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淡定、从容、面带微笑,学生会受其感染,上课的心情也愉悦。教师的专业能力突出,激起学生的崇拜和敬佩之情,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潜移默化受到感染,产生爱好学习的兴趣。举一个真实的案例。最近会计学院有一位教师参加肇庆市的创新创业大赛,以财务教师的身份与来自深圳、鸡西和肇庆本地的多支决赛队伍竞争,站在台上面对评委和全场400 多位观众,自信、淡定、从容、面带微笑阐述自己的项目,依靠自身的人格魅力与专业知识水平征服了评委,击败所有对手,获得了一等奖。决赛现场也吸引了数十名学生到现场观看,这也无形中提高了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象。果然这之后学生听课比以前更加积极,都抢着坐前排的座位。并且有一个平时听课不太认真的学生主动坐到了第一排,认真听课,不懂的地方问同学和老师,很快就将前期遗留的货币资金时间价值的知识要点都给补上了,成绩直线上升。问其原因,说是被教师的魅力给征服了。教师越在学生面前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就越能去除一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心中的魔念:“广东理工学院不是一流的大学,教师也应该不优秀,不就是照着课本讲课吗?”通过用专业知识征服学生,消除学生心中的魔念,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习成绩肯定会明显提升。

猜你喜欢
语速讲授教材
国学周周读
国学周周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浅谈高职英语精读讲授中的文化导入
教材精读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说话人识别中语速鲁棒性研究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