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探析

2020-03-04 05:39李爱民
经济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范式农民人员

●李爱民

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理念,已远远不能满足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乡村想要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就必要加快农业发展,开发农业相关产业,从而使各农业产业能够共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农业与其发展的地位

1.农业的内涵及其相关定义。农业为人类提供衣食,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它是人类进行生产的首要因素,也是工作与生活的必要条件。从字面上看,农业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产业,它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等。其中,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据核心地位。我国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且又是一个超级人口大国,相应的农业产品需求是十分浩大的。尽管我国幅员辽阔,拥有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耕地面积不多,难以满足众多人口的实际需求。农业生产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基础生活质量。任何想要获得经济发展的国家,都需要协调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基于此,国家必然要制定农业政策,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2. 农业的发展历史和演化过程。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三种范式,在这三种范式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认识到决定农业发展的各种要素,通过改良和创新相应的农业技术,加强相应的农业管理,从而使农业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到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再到农业生产过剩,农业始终受市场价格机制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几千年的发展长河中,农业从原始的农耕,到广泛的种植,再到现代化科技的使用,经历了数次农业技术改革,农业生产总量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但由于农业产量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很难随时随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为了提升农业产量,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开始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在这种农业发展的局势下,农业结构趋于更加合理化,农业区位趋于更加广泛化,农业产量趋于更加优质化。

3.农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脱离农业的经济建设都是空中楼阁。目前,我国农业已从低级发展阶段向高级发展阶段过渡。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巩固农业地位,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提升。

农业向工业转移,需要一定的条件,它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优秀的现代化管理,高质的生产效率等因素,如果这些因素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那么农业生产就会变低,不利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对农业理论的研究,有关人员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和条件,全面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保证农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

二、农业发展政策与经验

1.农业的发展政策及作用。众所周知,农业发展离不开乡村,我国的农业建设就是由不同的乡村共同构建的。乡村是农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它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思路。乡村发展范式主要有外生式、内源式、综合式三种。外生式发展范式,以城市发展为中心,将经济发展辐射到相应的区域,从而推进城市乡村经济一体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内源式发展范式的基本思想,在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通过严格管理人为开采,保证当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自下而上的农业发展路径,从而充分实现当地农业生产效益。内源式发展范式与外生式发展范式相互对立。内源式发展范式思想,强调外生式发展对乡村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如破坏资源环境,破坏乡村独立性等。综合式发展范式是将外生式发展与内源式发展的优势集于一身,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和外部动力,从而实现更加高效、有效的农业发展。三种农业发展范式的应用,基于当地的发展情况。任何一个范式的使用,都必须要充分考量当地的资源环境问题。只有合理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再借助相应的外部力量,才能更好地打造乡村经济,从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农业的发展经验及相关启示。通过不断对比各国农业发展路径,不断区分农业发展路线,才能掌握相关要素,更好地抓住要素中所蕴含的条件,实现农业的稳健发展。例如,欧美等一些不发达国家,他们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路线,通过重视保护与发展的双向平衡,充分利用相应的技术和资源,建立了现代化的农业体系,促进了国家与城市,城乡与工农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经济协调与发展。例如,南美洲一些不发达国家,由于没有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路线,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他们没有充分结合国家农业发展状况和过分利用农业生产条件,致使农业发展出现了“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造就一部分人”的情况。这种农业发展路线忽视了客观实际情况,违背了国家的公平性,致使农业生产总值不断下降。受国际市场化的影响,一些农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当地市场所淘汰,从而使农民失去土地,失去维系生活的工作,进而促使了城市贫民窟的产生。这些贫民窟严重破坏了国家形象,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

众所周知,农业的发展不只包括农业产值,它也涵盖了生态环境、社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协同发展。因此,有关人员不能过分追求现代化,走不切实际的发展路线,从而给农民带来巨大的伤害。有关人员应重视工农业的同步发展,不断制定相应的阶段性目标,从根本上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提升农业的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发展的动力。

三、振兴乡村农业发展的策略

1.协同发展关系,促进农业发展。协同农业发展关系,主要考虑振兴乡村与城市化发展,农业与非农业,传统农业与新型农业三个方面。在振兴乡村与城市化发展中,有关人员,应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相应的地方政策,不断为农民提供收入来源,增加农民的收入。在城市经济的带动下,使乡村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地区作用,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情况产生。以振兴乡村战略为依托,通过政府的调控,不断衔接乡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从而稳步推进城市化。在处理农业与非农业关系中,有关人员应注重考量乡村生态环境、文化水平等因素,充分发展多功能的农业。通过给予符合时宜的农业发展政策,鼓励当地农民自主创新农业活动,提高农民参与农业相关产业的参与度,促进乡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经过长时间的规划与布局,拓宽农业与非农业产业发展路径,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乡村各产业的吸引力,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在传统农业与新型农业的发展关系上,有关人员应加大综合式乡村发展范式的应用力度。在保护乡村生态资源的同时,发展乡村经济。通过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与外部市场进行对接,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从而全面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和辐射力。另外,有关人员应重视发展新型农业。以新型农业带动农民的就业与创业,从而实现各种优势的互补,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保障。

2.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农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基于这种局势下,国家必须要充分实现新型农业的发展格局。首先,有关人员应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传统的农业功能,只以生产为主。这种功能模式,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已不足以支撑农民的生活。为了保证农民的正常生活,提供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快单一农业功能转型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不断利用当地资源,在以市场需求为依托,不断将单一功能的农业转化为多功能的农业。其次,有关人员应充分结合当地资源条件,不断拓宽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实现多功能服务项目,开辟出更多的经济收入渠道,从而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再次,在农业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下,坚持可持续发展路线,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从而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最后,充分利用人力资本,为农业发展准备条件。人力资本是重要的农业要素之一。它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农业发展的有效基础。缺少人力资本,农业发展就会后劲不足,因此有关人员必须要做好人力资本管理工作。

3.把握农业发展特征,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条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农业的比重大于工业,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我国农民数量庞大,在相应的自然、社会等条件的影响下,就形成了巨大的农村数量。随着改革开放,农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传统的农业模式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渐渐被社会所淘汰,从而推进农村结构的合理化。农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一些发达的乡村和不发达的乡村。为了稳定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规模化和多元化,有关人员必须要充分研究农业现代化中存在的短板问题,通过不断拓宽相关产业链,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力,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解决了农民阶层内部、外部矛盾,从而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

4.加大农业管理力度,开辟农业发展新路径。推进农业管理不是一句空话,有关人员必须要以坚持农业四化基本原则为基础,不断开辟农业发展的新路径。首先,有关人员必须要优化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合理配置相应的资源,发挥资本效益,提高农民生产和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走出去,引进来”的农业经济发展体制形成。其次,有关人员必须要充分开发农业功能。在保证生产基础的同时,提升农业的多功能性,从根本上带动农民的就业与创业,并立足于生态资源、自身条件、区域位置等因素,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发展价值。再次,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有关人员应依据乡村的实际情况,贯彻国家相应的政策,从根本上提升农业产值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最后,有关人员应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发展政策,为农业发展保障体系提供助力,从而建立行之有效的支农机制,为新型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四、结语

总之,为了促进农业转型,稳定农业局面,有关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影响农业发展的各种要素,通过不断拓宽农业功能,不断带动农民就业与创业,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猜你喜欢
范式农民人员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