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如何确定科研课题

2020-03-04 11:56:00常丽敏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小学实验部
基础教育论坛 2020年30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课题题目

常丽敏(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小学实验部)

在实践过程中,如何确定科研课题是影响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重要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题选择脱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很多一线教师眼中,科研与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完全是“两张皮”,科研就是找一个当下热门的话题编撰一篇论文即可。因此,在教师们提交的论文中,相似或雷同的论文题目很多,一段时间大家都在写“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过段时间又都变成了“培养核心素养”。文章的具体内容也因没有真正地去实践而浮于表面,限于理论上的推理与思辨,缺乏指导与借鉴意义。二是研究课题不聚焦。教师选择的论文题目通常过于宏观笼统,包含面广。因为这样的题目一下就可以想到很多可写的地方,这里抓一点,那里抓一点,就可以构成一篇文章。实际上,每一点都可能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去分析现象、原因,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同时点和点之间没有严谨的逻辑关系,整个研究显得形散而浮于表面。三是研究课题表述不准确,没有明确的核心概念,研究问题和范围界定不清楚,喜欢使用散文式的表达方式。“用爱浇筑学生心田”“伴你成长,静待花开”,这种类型的题目只适合表达一种教育情感,而不适合做科研课题。

一、科研课题的来源

(一)科研课题来源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

科研并不是教育教育工作的点缀,它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工作方法。如果你询问教师“工作中有什么难题”,教师会滔滔不绝说出来,比如上课如何能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如何布置作业才能照顾到不同接受水平的学生,如何才能让一年级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如何才能让那个上课总做小动作的学生认真听讲等等。当教师能意识到日常工作中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在做课题研究的过程,科研课题就源源不断而来。科研在这个时候才能真正与教育教学合体,互为相长,互相促进。

每个学期之初,学校都会组织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教师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通过头脑风暴、案例分享、期末试卷分析、交流讨论等方式分析上学期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确定新学期的改进目标。我们会以此为契机组织所有教师开展微课题研究,质量分析会上确定的改进目标就是微课题研究的课题。科研工作者要带着老师一步一步从确定问题、数据收集、确定研究方案、研究实施、研究评价到研究成果分享,在一轮一轮的行动研究中逐渐掌握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与规范。

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必须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只有在课题研究能真正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能力的时候,教师才会真正喜欢投入到课题研究中,获得持久的研究动力。这样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培养教师以科研的方法与思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科研课题来源于已有的优秀课题

有些教师可能习惯于每日的工作,感觉日复一日,找不到特别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于这一类型的教师,可以先从他人的研究课题中获得灵感,教师可以翻阅专业期刊中已经发表的文章、科研管理人员提供的课题申报指南中的题目,从中寻找自己的工作中是否也遇到过相似的问题,别人是如何解决的,是否适用于我的班级,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语文阅读的某种教学方法是否也适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之中。同一个课题不同的研究方向,相似学科之间的研究迁移,都可以帮助教师联系自己的工作实践找到研究的方向。

(三)科研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

不同时期都会有一些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这些都是对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问题,自觉地关注问题、回应问题,是一线教师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的重要前提。比如说“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读懂学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问题,教师要主动地去关注这些热点问题,了解其背后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了解热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同行同学科已有的做法,取长补短,思考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去贯彻和实施这些理念,真正让学生有所获得,这也是课题的重要来源。

二、科研课题要聚焦

科研课题要“小题大做”,针对一个具体的小问题精耕细作,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的方法收集数据,全视角、多角度地描述问题,然后借助理论支撑,联系实际深入、系统地分析问题原因,从而能提出可实施的、有效的、有创新性的解决方式,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调整。

课题指导过程中,确认课题不应该只是教师提交一个题目即可,而要花时间提交一个研究思考的过程。教师确定一个初步的题目后,要就题目中涉及的核心概念与内涵进行大量文献查阅,和其他教师一起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

(1)核心概念包含几个层次的含义。

(2)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教师表述问题时容易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这里反复提示要对问题现象进行分类表述。例如针对小学生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差,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3)问题背后的原因。可以从教师、学生、家人的维度,也可以从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等维度逐层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

教师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会逐渐发现一个看似简单的题目逐层分解下去,概念分支颇多。有的分支当前班级不存在对应的问题;有的分支对应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每一个问题背后又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问题是需要教师方面改进的,有的是需要家庭干预。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子问题都可能足以支撑起一个微课题研究。

三、科研课题要表述准确

北京教育学院陈丽教授从目前大量的课题研究中,归纳出了在课题名称表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课题名称与实际研究内容不符;“口号式”的课题名称,看不出研究者实际上做的是什么;研究对象界定不清晰;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不能很好反映课题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象和目标,显得大而空;概念使用不规范,使用自创的词汇或者一些缩略语等等。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老师说过,“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粒粒‘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希望广大的一线小学教师都能够从一个个具体而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开始,走上教与研相长的幸福之路。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课题题目
我校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2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ontent of IgE and the imbalance of Th1/Th2 cell function
关于题目的要求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第一次写课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ur sacral point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4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求知导刊(2015年15期)2015-05-30 00: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