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及实验课程跨校修学分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2020-03-04 05:51张聪璐伦小文侯晓虹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跨校学分线下

张聪璐,伦小文,王 婷,胡 奇,侯晓虹,梁 宁

(沈阳药科大学 制药工程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近年来,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跨校修读学分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1]。跨校修读学分是指高校间以第三方教学管理平台为依托,在前期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础上,学生根据高校间的协议选择修读非本校开设的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且所获学分由本校审核后给予认可的一种新型教学管理模式[2]。2014 年5 月,辽宁省教育厅下发了《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跨校修读学分试点工作的通知》(辽教[2014]224 号),鼓励区域内高校联合开设优质课程并推进师资、课程的共享与学分互认,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践证明,跨校修读与学分互认的开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优势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4]。

环境化学是沈阳药科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为大三上学期,课堂授课48 学时。沈阳药科大学环境科学教研室教学团队从2017 年开始进行跨校修学分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选用大连理工大学的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环境化学及实验。建课方是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有毒化学品污染控制新原理与生态风险性”创新团队和辽宁省“环境工程”教学团队的核心组成。该课程教学具有以下特色:(1)凝练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性、前瞻性、目标性和系统性;(2)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3)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4)理论教学与实践互动,强化实践能力培养;(5)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邀请国外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和专题授课,采用双语授课。

在跨校修读实施过程中,作为用课方的沈阳药科大学环境科学教研室教学团队不断总结实施经验,合理安排课程资源的利用,实施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在跨校修读实施前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相互学习及对实施后的经验总结,教学团队不仅仅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团队的教学能力。

1 环境化学跨校修读学分实践做法

1.1 精心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效果

1.1.1 除课程主要负责人之外,为在线课程配备辅导老师

辅导老师的主要作用是拟定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试点方案,检查督促学生学习,组织讨论等。

1.1.2 部分教学内容实施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遵循“自学-解疑”的过程,允许多种参与形式,目的是加强线上学习效果。学生在线上学习网络课程之后,在课堂上串联知识体系,围绕相关时事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深层次内化所学知识,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翻转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针对开放性题目,学生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内容,先小组讨论,再在课堂上分组讲解。教师再根据学生疑问,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通过调查发现,超过90%的学生能够理解教学视频和课件,这主要得益于视频可以重复播放。根据线下和线上综合成绩统计显示,约25%的学生成绩优秀,70%的学生成绩良好。

1.1.3 建立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强化督学的跟踪机制

针对跨校修读学分互认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大大减少的问题,建立QQ 群、微信群等各种实时联系方式,随时接收学生反馈问题,并进行答疑解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适时布置课后作业来督促学生学习,并借单元测试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跟踪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业完成以及各个环节的考核、考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1.4 加强课程质量管理,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评价相结合

以线上学习促进线下评价,线下评价夯实线上学习。线下评价包括阶段测试、专题讨论、参与式教学等。首先,为保证学生成绩的真实性,线下测试由用课教师组织,建立随机题库,进行阶段测试;其次,定期开展讨论课程;最后,实施参与式教学。

1.2 实施与线上学习相辅相成的环境化学课程改革

1.2.1 改革课堂教学内容

基于本校环境化学的课程特点以及教学理念,结合线上课程依托的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如线下教学适当引入线上实例,拓展其他案例,并进行讨论,深化学生对具体知识点应用的理解。

1.2.2 承接线上学习,开设“学生讲堂”

促使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将环境化学部分内容的教学任务交给学生(2 人一组),由学生自制课件、给全班授课,插入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内容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重金属、残留药物的环境化学行为、环境激素等。评定授课效果以学生打分为主,教师评价为辅,最终评出课件制作和授课最佳者,并给予一定奖励。相对于在实施跨校修学分之前的该环节,同学们显得更加自信从容,讲解内容更加丰富,课件制作和授课质量大大提升。另外,每组学生根据自己讲解内容,出题1~2 道,并由教师审阅后列入环境化学题库。

1.2.3 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模式

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课程学习成绩包括,视频学习成绩占20%,章节学习次数占10%,作业占20%,线下成绩占50%(包括40%翻转课堂和60%笔试),具体项目如下:

(1)视频学习:完成线上要求的视频学习时长。

(2)章节学习次数:有计划、分阶段地学习,达到要求的学习次数。

(3)作业:选择有代表性的专题,要求学生查阅文献,撰写综述论文。考察WORD 编辑水平、文献查阅、论文撰写能力和前沿把握程度。

(4)翻转课堂:开设“学生讲堂”,以赛促学。

(5)笔试:考试命题要在体现基础性和核心性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要从关注掌握碎片化、固定化的知识,到关注解决复杂、不确定性的学科问题;从关注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记忆、复制,到关注个人对所学知识的见解、看法、判断;从关注学什么,到关注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试题内容开放、试题答案开放和答题方式开放,给学生发挥创新精神留有余地。

1.3 加强课程线下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环境化学及实验课程跨校修学分的实施同步推进了用课方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由于环境化学及实验网上课程教学中有很多科研成果转化的教学案例和实验内容,使得学生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名校的、优质的科研熏陶和启示,并将这种创新的思路应用到实践课程当中。在环境化学实验课程中,实施基于项目学习的环境化学实验改革。开展个性化的环境化学设计实验(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体现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学生经过方案设计-可行性分析-方案修改-方案确定-实验准备-实验-论文撰写-实验结果汇报讨论等环节,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并孵化了科研成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2 环境化学跨校修读学分取得的成效

2.1 学生学习专业领域知识的兴趣极大提高

调查发现,学生对环境化学及实验课程跨校修学分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很高。参加学习的学生认为,通过网课学习,可以足不出户学习重点院校的精品课程,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网课学习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也可以作为部分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网上学习,对于部分复杂和重要的知识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充分消化,也可以在线做课堂笔记,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2.2 促进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组建环境化学及实验课程跨校修学分课程组,课程建设方将优质课程资源与课程使用方共享,极大地丰富了课程使用方的课程资源,提升了相关课程的建设水平。对于用课教师团队,针对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实施定期培训;开展集体备课,定期研讨课程教学效果;加强自身学习,增强信息素养;探索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老师积极投入这一实践。课程使用方在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与课程建设方保持交流和沟通,学到了课程资源建设、应用的知识和技巧,并应用于本科教学,这对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和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在线课程辅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由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业时间的问题,网上课程的辅助资源还没有有效利用起来。如网上话题讨论、线上考试、线上直播等等。而这些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和课程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丰富课程考核方式,使教师能够深层次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2 教学互动需进一步加强

传统教学中,任课教师授课是一对多、面对面式的教学,和学生们之间采取直接互动、回答或讨论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在线学习模式中互动不够直观。任课教师要与建设方教师多沟通、勤研究、常研讨,不断丰富课程资源,把握各个章节的授课精髓,做到教师辅导和学生学习有的放矢。因此,线上线下互动,让学生感受课堂的氛围十分必要。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存在感”,甚至对课堂有所期待,同时也有效地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到线上教学当中。

3.3 强化切实有效的学生监管措施

网络资源课程的建设仍然是以课程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视频以讲授为主,考核以测试为主,传统教学的弊端仍然存在。尽管学习平台在学生账号管理、课程考核时间等方面设定了各种限制措施,仍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情况,代学等问题不可避免。此外,由于自主能力的差别,个别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影响课程整体进度。针对上述问题,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学生监管措施,如定期督学,分组汇报学习进度,避免学生突击式学习;采取闯关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周期性地公布学生学习综合性分数,以比促学。

4 结语

通过辽宁省本科高等学校跨校修读实践,为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形式与方向。课程教学资源不断更新完善,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学习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跨校修读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发展过程,在今后的实践中,除了解决教学互动、完善监管机制等问题,还需要强化教学团队建设,根据教学需求不断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适应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

猜你喜欢
跨校学分线下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跨校修读模式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跨校体育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制与机制的研究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跨校美术教师协同发展实践
学分美食
陆台两校“资源共享,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研究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