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策略
——以河南省为例

2020-03-04 02:44徐子轩胡怀敏
江苏商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河南省体系

徐子轩,胡怀敏

(1.浙江海洋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316022;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430074)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业取得巨大进步,但是相比于其他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农业产业存在明显差距。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①。 传统农业产业的体系单一、封闭和自足,对农业发展形成制约。 传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开发多功能农业,为乡村振兴奠定产业基础,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关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内涵的表述, 曹慧概括为,以现代农业经营理念为指引,基于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科学组织方式和高效市场运作,以纵向产业链延伸和横向多部门拓展为支撑架构的有机整体。 是一个各产业融合协调、有效衔接、产出高效、竞争力强的综合产业系统②。蒋永穆、陈维操认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经济系统, 相关生产经营主体数量众多,产业组织方式丰富多样,纵向上包括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上下游环节,横向上包括粮食、水果、水产和蔬菜等细分产业以及农业多功能拓展③。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农业是整个产业体系的核心,包括所有种植业、养殖业。体系内的所有环节都以农业为基础进行衔接。 二是现代产业体系是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目标, 体系的前中后环节都要依靠现代技术和经营理念。 三是产业融合是构建产业体系的手段,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需要有效衔接。

我们认为, 农业现代化需要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先进性,工业部门、农业研究机构和金融机构共同提供先进的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人才队伍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 二是融合性,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合理分工。 三是市场性,提供满足市场需要的农产品,同时有能力对市场变化及时作出经营调整,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一)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河南省主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进。 据统计,2018 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再次实现增收,达到664.89 亿公斤, 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67%;优势经济作物产量、质量双双提高,油料、蔬菜及食用菌、水果总产量分别达到6310.3 亿公斤、72606.7 亿公斤和15853.7 亿公斤, 较2007 年有大幅度提升,分别增长30.38%、16.44%、138.94%④。 水产快速发展,猪、牛、羊和各类家禽养殖量稳居全国前列。 河南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以此提升粮食质量,逐渐实现优质优价的新局面。 农产品产量的不断提高,巩固了河南农业大省的地位,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扎实基础。

(二)发展农业新模式

河南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 涌现多种创新发展思路。一是全省各地依托地区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政府持续投入建设资金,为农业发展提供动力。 借助“互联网+”思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把产品卖出去,把名气打出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实现农业增收。 二是鼓励农村创新发展模式。河南农村农业发展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生产,近年来, 随着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传播, 农民为增加收入,开始尝试新的发展模式,其中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农业+新零售”等发展模式取得不俗成绩。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显著提高,产业链逐步完善,功能更加丰富,产城融合协调发展局面已初步形成⑤。

(三)多途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河南省重视农业发展,通过不同途径支持农业发展。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农机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⑥。 农民获取生产服务和农产品信息相对便利, 农业生产相对稳定,抗风险能力得到提升,农民收益得到保障。 不断发布扶持农业相关政策,进一步投入建设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修建农村公路,完善农村交通。 对省内贫困村电网进行改造升级,解决农村用电问题。 落实农村饮用水安全改造,改善农村饮用水质量。 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和新建公共卫生间,建设垃圾处理设施。 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中的部分问题得到解决,农民生活幸福感增强。

三、河南省农业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经营难开展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人口第一大省, 耕地大多分散经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务工, 土地分散经营模式中主要劳动力平均年龄逐年上升,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发展存在不容忽视的隐患。 农民老龄化严重,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弱。经营理念仍处于重产量、轻质量和轻营销阶段。农业农村改革滞后,土地流转指导政策方针推广力度小,影响范围有限。农民对现行土地流转政策认知有限,对土地流转持保守态度,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良好效应。 土地流转制度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 由于部分农村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实践经验缺失,土地流转等制度无法得到准确检验,因此无法对适度规模经营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

(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

近年来, 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虽有明显改观,但由于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过快,基础设施短板愈加凸显,未能达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 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产品储存、保鲜、加工存在短板。 在流通环节,缺少农产品冷链设备,导致配送难,当地加工农产品能力弱,农产品损耗率高,成本随之增加。 农业生产所需的供水设施相对落后, 给水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农村道路较窄,道路质量监管宽松,后期维修滞缓,大型农机出入不方便。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性低

河南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产值,对其他因素重视程度较低, 农业社会化服务处于发展期,专业性有待提高。 农民和涉农企业对农产品市场波动反馈不够及时,不能及时针对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生产经营措施,达到增收或减损的目的。 农业信息流通产生效益不够明显,市场对农业信息流通积极性低。 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缺失,农民对新生产技术不了解,培训课程针对性较弱,技术接受程度低,应用于实践困难,农业生产中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技术问题未解决。

(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弱

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的必由之路⑦。 河南省重视农业科技投入,取得大量优秀成果, 但仍无法支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 未形成良好的产学研机制,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农民之间存在阻碍。 科研成果与实际农业生产所需技术存在偏差, 技术在实践过程中未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农业风险投资机制未建成,科技成果在完成结题之后, 并不意味着在实际生产中一定会产生效益。 试验风险较高,企业和农户参加的意愿低。

四、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建议

(一)顶层规划设计

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规划,对各市发展进行指导。 确定构建目标, 明确构建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的高产出、高效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保护农业生产环境,转变追求产量、轻视质量的思想,兼顾高产量和高质量。 工作围绕目标开展,农业农村局分配任务,各个部门分别建设体系中的不同产业,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构建保障机制,建立信息平台,发布农业信息,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和自身问题,做出相应对策。 完善金融服务,提供贷款和融资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 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根据各地农业现状,确定不同的发展重心,规划建设一批重点农产品产业,既要发挥各地农业优势,也要解决不同的问题。

(二)鼓励规模经营发展,拓宽先进要素使用空间

规模经营是使用先进要素的基础条件, 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需要鼓励发展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 鼓励种粮大户规模经营,一部分农民通过承包、租赁成片农村土地,实现适度的规模经营。 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型,大量农民在城市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加上政府鼓励返乡创业,种粮大户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土地数量是衡量农场规模的指标⑧,政府应指导农民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流转合同,保障各方利益。鼓励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 农民以土地为资本加入合作社,由专业管理人员进行土地整合,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集中生产和科学经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收益,解放农民生产力,使其有余力进行其他增加收入的工作。政府应注重保障农民收益,使农民放心地将土地交给合作社集中生产经营, 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现代生产企业,通过租赁土地等方式,取得农民土地使用权,进行统一经营。

(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多渠道引入农村建设资金

鼓励企业加入农村建设潮流,农业龙头企业一般都拥有一定的资本,企业本身规模比较大,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产业链完善,且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 政府应支持龙头企业加大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投入,既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加速社会资金流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资金,因政府资金投入有限,河南省应通过普惠金融融资手段,引导社会资金融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 一是鼓励村民投资,最小以单个行政村为单位,对村域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融资, 调动村民建设村庄的积极性。村民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可以以入股合作社形式,对投入资金进行回报。 二是引入城市资本,通过合理合规的开放农村开发权利,明确资金投入的回报方式, 吸引城市资本投资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激发农业农村市场活力。

(四)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全方位保障体系运营

河南省应加快建设农业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和发布农业信息,促进农产品信息有效流通。 使从事农业生产的部门及时了解农业市场信息,快速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政府作为信息统计和政策发布的主体,应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第一,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打通金融机构管理制度。 逐步提高融资资金量,延长使用期限,满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需求。 第二,加强农商行、商业银行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支持,拓宽普惠融资渠道,改革管理制度,建设农业农村金融生态圈。 第三,加强对农业专业技术的培训,培训主要是适应各农产品品种、 农田土壤需要的生产技术,从技术上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达到高效、低碳的农业生产目的。

(五)加大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农业人才不仅能带来科学的生产技术, 也为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管理出谋划策。 大力引进农业人才,想方设法留住人才,是河南省各地发展农业的第一需求,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特色农业需要,引进符合本地农业产业发展人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既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又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建设人才保障体系,提高研究的积极性。全方位保障人才利益,使人才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事业,更积极地为农业生产做贡献。大力引进专业人才,留住人才。 建立农业产学研机制,切实了解农业生产技术需求,按需申请项目资金,避免进行无效研究,杜绝政府科研资金的浪费。政府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审批力度,对科研成果进行实用性评估,加大对实用性项目资金的投入。 政府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机制,解决企业和农户参与试验的后顾之忧,为农业科技试验提供支持。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N].人民日报,2018-09-27(001).

②曹慧,郭永田,刘景景,谭智心.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31-36+131.

③蒋永穆,陈维操.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机制构建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9,(08):124-131.

④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8 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河南日报,2019-03-02(08).

⑤张灿强,沈贵银.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功能价值及其产业融合发展途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2):127-135.

⑥刘依杭.新时代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若干思考[J].中州学刊,2018,(05):45-49.

⑦姬冠,曾福生.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构建的逻辑与方略——以农业大省湖南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3):24-28.

⑧Daniel A S,Wang Z. American Farms Keep Growing:Size,Productivity, and Policy?[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14(1):147-66.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河南省体系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