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大方县达溪镇大寨小学 贵州 毕节 551600)
小学教育阶段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为此必须足够关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学科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升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为此有必要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努力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化变革。
虽然教育改革工作在高效推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也朝着更优化的方向转变,但是纵观整体教学现状,仍然不乐观,还是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下面具体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等方面剖析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2.1 教学内容。分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将其细分为两类,一类课程教学内容的主体内容是言语信息和数学逻辑为核心特征的内容,教学环节格外关注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情况。另一类关注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教学内容强调学生的自主创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助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实现再创造。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干扰,很多小学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关注度不高,导致课程教学内容缺乏严谨性,过分随意。其实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好其中的理论知识内容,更关注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但是很显然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往往将教育重点放在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
2.2 教学环境。保障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展开,离不开和谐恰当的教学环境的支撑。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讲,面对的教学环境比较繁杂。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必须开展教学实践,而实践环节,学生应该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但是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足,很容易应用计算机“开小差”。为此虽然部分管理者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很重要,但是苦于具体条件的限制,导致信息技术课程优势根本无法发挥。
2.3 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基础为计算机基础,保障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高效性,就必须发挥好计算机基础优势。但是纵观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仍然以传统的口授式教学模式为主,往往是教师在讲台将机械的讲理论知识,而学生在讲台下被动的听,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相当死板、枯燥,学生也难以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所在,丝毫提不起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3.1 关注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保障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化变革,一定要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强调更多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得以运用。信息技术的产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必须致力于课程教学改革才能够提升教育质量。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需要统筹分析其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时意识到信息环境引发的变化,完全可以运用。微课、翻转课堂等等新型教学手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新型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符合小学生的求知特征,同时与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也相契合,同时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课堂中,保障教学活动顺利推进。
3.2 强化关注新型教育教学理论。关注新型教育教学理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意识到未来社会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未来人才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为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本着为学生今后的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展开教学,意识到今后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要,从而积极主动的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积极学习新型教学理论,增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时效性;其次对于新型教育教学理论也应该格外关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离不开新型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为此教师需要对新型教育理论有科学的认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灵活筛选恰当的教学对策。
3.3 强调资源建设模式的完善。保障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推进,还需要实现资源建设模式的不断完善更新,这是实现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保障,与此同时为小学生提供更多价值丰富的信息技术学习资源。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建设环节,将每一个细小知识点作为开端,单一知识点都是独立的信息资源,实现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独立性,让小学生理顺学习思路。设置内容资源的时候,注意横向逻辑的应用,实际教学环节,一旦小学生遇到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优势,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提升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教师需要恰当指正,防止学生偏离正确学习轨道。
综上所述,实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深化变革,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小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对该话题强化关注,切实提升改革质量,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