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玉器的纹饰艺术研究

2020-03-04 02:04
今天 2020年12期
关键词:阴线龙纹玉器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1.绪论

古人云: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器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灿烂的光芒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全过程。自古以来,玉器就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审美文化等的艺术形式。玉器是历史、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门类,直到今天,中国人依然爱玉、崇玉、佩玉,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十分突出,崇玉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主导地位。

玉器纹饰不仅可以提供玉器断代的一般标尺,也是玉器区系类型划分的重要标准,同时还是一种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符号。装饰是一种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符号,也是一种特殊的抽象语义,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文化认知、观念追求和审美意识。玉器纹饰乃是古代艺术家对现实物象的图形转换,经过艺术加工后的意念表达,装饰是一种超越客体形式的理性创造,属于以形式美规律为基础的理性归纳,也可以说是对美的信仰。

1.1 玉器。玉器的发现来源于生活,最早的玉器是最早的人类作为生产劳动工具使用的玉器。历史上最早的人类制作和使用的石器工具,都来自于自然界的矿石或岩石中,玉石混杂,所以旧石器时代制作生产工具的原料玉石混杂。玉石的硬度很高,不易磨损,是古代原始人类制作工具的最佳原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和思维的提高,人们终于发现了石和玉的区别和优缺点,石和玉的区别和优缺点,石和玉也被分开使用。

玉的存在不仅是一种装饰品,在社交礼仪中,玉的存在不仅是内在美和权力的象征,还有更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君子以玉为饰,更重要的是通过佩戴玉器来显示出君子的德行和玉一样的高贵。

1.2 纹饰。“纹饰”即纹样,是装饰花纹的总称,亦称花纹、花样、装饰图案。纹饰从纯粹的线条构图上可分化为几何、植物、动物、人物等几类;而从图案与器物的结合上可分为独立纹饰和细部装饰纹饰。独立纹饰表现宏观轮廓,即整体纹饰;细部纹饰重在微观装饰;如此,玉器纹饰亦可从上述方式进行划分。

玉器纹饰不仅起到了对器物的装饰和点缀效果,在这个多元需求盛行的时代里人们对于美的需求却展现出愈加丰富的姿彩,典型器形有璧、环、玉璜、龙形佩等,品类较多,新增了使用性质的带钩、玉剑饰,出现一些在腰间配挂的饰件,如璜、嶲等。玉器纹饰一般采用双沟线来设计图案。

1.3 春秋时代背景。在我国八千多年的悠久的玉文化历史中,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快速转变的时期。在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玉器的使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人开始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玉器中出现了玉人玉鸟,不再被局限于对神的敬仰。奴役社会体现等级功能的玉器,在《周礼》、《礼记》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周礼·春宫·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

2009年,杨建芳先生发表《关于线切割、砣切割和砣刻——兼论始用砣具年代》一文,文中对部分学者提出的史前、夏、商、西周时期有无非金属砣刻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并指出,春秋以前并没有砣具。同时提出,春秋时期出现了用于玉器加工的金属砣具,且砣具只能以金属制成。春秋时期出现金属砣具,也就是铁具出现于此时,并用于铊机上,以铁铊换下青铜铊,提高碾玉的效率。这就是受春秋时期社会背景影响的结果。

2.春秋时期玉器纹饰演变过程

历史文化中的玉器装饰品,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形成的装饰形式。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递着人类共同的审美情趣。装饰形式本身就包含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是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也是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创造的另一种语言。出土的各种春秋时期的单体玉佩和无数的龙形玉器,是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中华文化中的龙形礼器的体现。春秋玉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现了大量的大型玉器群饰,随着装饰玉、管、珠等装饰玉器的增多,开始盛行于世。装饰纹饰变化多样,常见的有云纹、谷纹、涡纹、乳丁纹等。玉器细部装饰繁缛而精细,这些纹饰都是图案化排列,以循环或周而复始的形式,满饰玉器器身,纹饰底部装饰了许多西米的线条,玉器上的花纹图案由那些细密的线条来间隔开,运用浅浮雕的装饰艺术手法展现主体的玉器纹饰。春秋玉器大部分造型精致,制玉技术纯熟,出现了细廓,在细廓内雕刻相应的纹饰,让整个纹饰显得更为规范,装饰意味深刻。春秋玉器上的禽纹,虫纹、兽纹可分为四类:一是本地驯养的,二是本地野生,三是由外地引进的,四是被神灵化的,多为采用形中有形的表现方式,有深奥的寓意。多与古代巫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古代很多君王同时也是巫觋,承担着沟通天地祖先的使命,他们和天地祖先沟通的使者便是这些飞禽动物,它们是神的使者。

2.1 早期。春秋玉器是西周玉器的继续和发展,早期仍善用双阴线来刻画图纹,装饰上则是进一步强化了西周晚期出现的在某一造型内雕琢单一的或相互交缠同体的龙纹图样,从未使细小变形为龙纹图样纠集在一起的众多龙纹。经常出现在主题造型内,同时布局繁密,不留余地。春秋玉器除少许几何纹外,通体满饰变形的龙纹,上下交错,左右呼应,这种独特的双阴线工艺及“形中有形”“纹饰寄生”的装饰手法,在春秋早期玉器中极为流行。

阴刻线用得较多,纹饰密密麻麻、纠缠在一起的阴刻蟠虺纹为主,纹饰的工艺特点是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纹饰的寓意也极其复杂,具有“画中有画,意中有意,晦涩而深刻”的特点,虺,是古代热带丛林中剧毒的小蛇,体形极小,喜欢纠缠在一起,但极为凶猛,人们无法躲避它那致命一击。将这种凶猛的虺,作为纹饰用于玉上,可视为是一种图腾崇拜,亦或可称为是一种巫术,意在攫取虺的灵魂和力量,为己所用。这时古人还处于迷信,玉器在春秋早期,除了具有服务于社会控制的礼仪功能之外,还有明显的收藏、把玩功能。

2.2 中期。在春秋中期,以双勾阴影纹的运用为主要表现形式,但到了中期以后,前一时期密集的阴影装饰纹路逐渐变细,中间多采用较宽的斜线雕刻。玉器的装饰纹样一般都很有条理。但黄君孟夫妇墓、黄季佗墓、西川夏庙A组墓、西川和上陵墓园出土的部分玉器,其装饰虽然以双钩阴线为主,但大多贯穿于器身,线条之间的空间很小,布局十分紧凑。春秋时期中期,初步形成了楚式玉器的华美精致风格。阴线的特点是底槽光滑整洁,没有均匀的平行线,阴线较粗较细的阴线有单面的痕迹,而细刻的阴线则有断裂的链接痕迹。在春秋中期,楚式玉器华丽繁缛的风格已经初步形成。玉器以风格洗练的一面坡阴线,加刻并行细阴线为特征,视觉上形成阴线十比一的特殊美感,线条流畅有力,风格洁净清新,其阴线特征是底槽较平滑光洁,无均匀平行,粗细若一,且贯通的阴线琢磨痕迹,细刻阴线具有断线链接痕。在中期,玉器纹饰多以几何形为主的。

2.3 晚期。到了晚期,线刻工艺逐渐减少,代而兴之的是去地隐起的浅浮雕技法。在春秋时期流行的基僧与造型内的繁密且抽象的龙纹装饰,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和文化观念的改变,逐渐消失。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盛行的胆龙纹眼睛退化,解体成云由于采用了浅浮雕的工艺技法和更加抽象简化的龙纹图案,使繁密的画面,通过高低起伏而有序的布局,更富有一种寓意深远的立体效果,增加了神秘色彩。

这时候,伴随奴隶制的解体、封建制度的确立和产生的进步,为适应社会需要,各种新的玉器品种不断创造出来,装饰玉成为主流的饰品,并且盛行于玉璧、玉环、龙形玉佩、凤形玉佩等组合而成的玉组佩,玉带钩和剑上的玉饰也很普遍。在厚葬之风的影响下,诸侯王室贵族使用藏玉的规模也超过以往。

3.结语

任何玉器进入春秋后,都出现了表面看似平淡,内里却充满张力,仿佛在平静中蕴含着石破天惊的爆发的现象,纹饰如此复杂,却又似乎模糊不清,在看似呆板规矩的连续卷云纹中,都隐藏着龙纹,饕飺纹,这些代表着君王思想的凶猛的纹饰为何要隐藏起来,所有的这些都是跟当时诸侯的思想意识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们个个心怀天下,想称王做霸,却有所顾忌,想侵吞邻国,却要打着替天讨伐、仁义之师的幌子,这种复杂的内心思想都体现在春秋早中晚三个时期玉器上纹饰演变的规律及特点。同时人们思想的进步以及摆脱宗法理智的束缚,减少了神秘性而对玉器的实用性提高,是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东周玉文化之玉德的具体化,条理化,深刻的伦理道德的价值高于对玉器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从传承玉器纹饰的装饰语义如数,挖掘其艺术抽象思维,对纹饰的装饰性进行美学视野下的系统分析,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艺术设计实践当中,可以提供无限的灵感和元素。我们应该注重对玉器纹饰形式的考察和内涵的挖掘,亦要注重梳理其在当下艺术实践中所蕴含的应用价值,体现应用性。

猜你喜欢
阴线龙纹玉器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霁蓝釉留白龙纹梅瓶
西汉玉器的鉴定
西夏装饰纹样中的龙纹及特点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西夏寿陵残碑龙纹复原研究
变盘节点上的一组K线形态
K线的秘密:旭日东升
K线的秘密:具诱多与诱空双重身份的黑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