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1617)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和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在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理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精神内核,全党全国人民都要积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因此,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至关重要。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简简单单能够实现的,它涉及到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等不同领域,关系到教材修订、教师培训、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因此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一是“双重困境”说。有学者认为,目前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外部环境和内部教育缺陷双重困境,外部环境压力主要包括市场经济冲击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价值观多元化消解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网络快速发展背景下现实核心价值观淡化;内部缺陷则主要包括各种教育力量未能形成合力,当代大学生自身主体性价值追求存在缺失。二是“三重困境”说。有的学者则总结认为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的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新媒体视阈下风起云涌的思想文化思潮容易混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二是高校人文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影响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三是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主义转型中深层次的矛盾凸现,削弱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三是“错位”说。有学者分析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表现出明显的不喜欢、不认同、不满意,甚至不接受和反感,说明过去实施的价值观培育路径与学生选择的路径之间出现了某种错位,包括国家顶层设计框架下,多责任主体的单向价值灌输路径难于与大学生价值观吸收路径产生呼应;社会横向教育环境复杂多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自发路径难以与自觉路径产生共鸣;学校纵向教育空间扁平,路径单一难于彰显核心价值意义。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青年人的价值观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而且影响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有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是确保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感丰富发展的迫切要求。一是从国家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多元社会思潮中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中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社会心态,是在信息爆炸、思想观念尚未成型的青年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从而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就是要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智判断各种社会思潮,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稳定,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和谐、文明发展”。二是从学校层面而言,有学者认为,虽然我国教育理念转变和教育体制改革从未停止,但培养出的学生依然缺乏包容、担当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够,因此要核心价值观居先的教育新理念,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目标和教学评估体系首位。三是从大学生个人而言,价值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对青年的成长有着定力作用、动力作用、慰藉作用和提升作用,因此,价值观对青年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就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是学生主体角度。有学者根据大学生自己独特的群体特征和认知规律,认为面向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唤醒其内在的利益需求,而非强行地灌输;应该饶有兴趣地讲故事,而非刻板地讲道理;应该是双向互动的,而非单向说教。有的学者则从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认为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主体,因此不仅需要社会的大力倡导与实施,更需要大学内部的体制机制创新,并总结出了大学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大机制,包括宣传引导机制、课堂教育机制、教师示范机制、典型感化机制、文化陶冶机制、家长协同机制等。
二是学校主体角度。也有一些学者从高校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切实承担起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认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营养,注重结合时代要求和大学生实际做工作。更有学者从中国大学校训的精神和内涵从手,认为它们是新中国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传播大学校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要培育大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四个原则,即以大学生为本、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理念和以改进创新为途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变成大学生的信仰。
三是新兴媒体角度。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崭新载体和重要场域。借助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提升核心价值观传播实效性的需要,也是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要求,为此必须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鼓励创作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产品,加大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事迹的力度。随着网络移动技术的日益普及,微文化正在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高度重视微文化无“微”不至、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他们价值观的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培养机构,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