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22000)
陶行知认为,在教育界中通过教育学问题来解决学校的课程问题是核心内容,只有在保证课程圆满解决时,其他问题才可以得到针对性的解决。陶行知的大教育观为新时期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他将课程定位于整个教育的中心,并将注重课程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这为新时期的学科建设以及课程改革提供了战略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为高校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其学科建设以及课程的开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对于其日后是否能够承担小学语文教育任务以及强化小学生素质的提升,都有直接的意义。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论”学科建设以及课程改革的依据、原则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论”学科建设及课程改革的策略,为充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发挥学科的优势提供参考。
第一,理论依据。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教师培养的内容可以得知,师范院校需要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任务,并且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来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课程结构。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需要结合课程改革的方向以及要求来解决教育现实问题,尤其是实现专业化课程的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论”中涉及学科教育内容,对其进行学科建设以及课程改革,可以强化基础理论和实践理论的建设,达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结合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要求可以得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专业课程之一,对其进行学科建设能够适应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角色变化所展现的要求,并且使得相应的师范生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任务。
第二,现实意义。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在教学实践方面的内容开展得较少。在教学评价时,大多数是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解。在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的情况下,在教学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包括重视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课堂教学缺乏深度等多方面。“小学语文教学论”中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多,因此大多数高校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时,并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结合,大多数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却得不到实践训练,导致学生的学科能力较差。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在针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时,并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进行充分结合,导致学生教学实践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综合这些现实问题可以得知,新时期强化“小学语文教学论”学科建设以及课程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语文教学论”在进行学科建设以及课程改革时,必须明确其教学的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本着基本的原则来进行。
第一,职业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学论”是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做准备的,因此体现出职业性是基本的内容。在体现高校教育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其日后的语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性化原则。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论”学科建设以及课程改革时,需要保证每一位师范生都能够逐渐形成独特的、公认的教学风格,引导学生朝着成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这个目标前进。
第三,以人为本原则。在众多教学活动当中,都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课堂为中心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论”学科建设以及课程改革中,必须重视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以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根据陶行知课程思想可以得知,要注重课程的与时俱进,保障课程朝着最新、最活的方向来进行发展并建设具有现代意识的课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论”学科建设及课程改革中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
“小学语文教学论”学科建设及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首要的要求,尤其是在其教材选择方面,必须结合新课标对于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在设定合理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方向的基础上,选择国家级重点教材,并且将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体现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在具体课程开展中必须重视融合教学的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理论讲授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并且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学论”相关的最新理论知识,使得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整个时代发展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不仅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更需要注重学科的实用性和发展性。
第一,密切联系教学实际。“小学语文教学论”最终是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并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合,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论”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更要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了解最新的小学语文动态以及对于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在保证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育具有理论认知以及实践认知的基础上,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及思考,保证整个课程能够逐步走向开放,并且能够与实践进行深入结合。
第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学论”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认知,在实际教学中以理论知识为主线,以实践分析为主要形式,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念。在具体教学开展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知识的教学局面,充分结合合作教学教育研究以及教育实践等多种方式来创设多种教育形式互动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地进行观察、调查、实践以及反思,实现理论知识的有效整合。在加强对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第三,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保证高校学生的职业性,教师需要强化其实践能力,结合模拟教学、微格训练、试讲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论”学科建设及课程改革中,必须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以及实践问题,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