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艳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国风·郑风》。
李黎与拼布的缘分让人一下子想到“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这句诗。李黎说自己并不像很多人那样从小对针线感兴趣,“虽然大学专业是服装设计,但我也只是在要记期末成绩考核的时候才会去赶工。寒暑假同学们兴奋地在家为自己设计、量身定做自己衣服的时候,我的缝纫机和我一样在休假。”
“我是一个性格偏内向,多数时间更喜欢独处,喜欢各种自已感兴趣的新奇事物却又耐心不足、没有毅力去坚持的人。拼布是对我来说是个神奇的东西,与它结缘后,直到现在,我还一直保有足够的耐心、耐力和新奇感。这也是我自己也没想到的。”
很多人的喜好源自儿时启蒙,就像一颗深埋的种子。而李黎与拼布,比起“预谋已久”,更像是水到渠成的“邂逅”。爱好广泛的李黎,在经历图像、设计、布料和针线的熏陶与积累之后,遇见“适我愿兮”的拼布,愉快地开启了一场缤纷绮丽的“冒险”。
2015 年,李黎辞掉在北京的工作,回到武汉处理房屋装修相关的事情。就在这期间,只是想买个新的缝纫机、顺便尝试一下自己做家居软装设计的她,无意间碰到一个销售缝纫机的实体店,“三迪布艺”。在这家店里,李黎看到很多拼布小物,以各类拼布包为主,并同时有授课课程。李黎说自己以前没见过,觉得很新奇,于是这里便成了她学习拼布的起点。现在回想起来,李黎仍然非常感谢“三迪布艺”让她与拼布结缘。
当年年底,李黎回到北京,看到网上发布北京第一届国际拼布博览会的消息,欣然前往。
“我以一个‘小白’的眼界去参观了这次展会,展会上被金媛善老师的作品深深吸引,看到金老师有个现场的拼布课程,当我想报名的时候名额已满。但我却在另一个加拿大老师的现场课上看到了金老师本尊——一位气质与亲和力并存的拼布艺术家。金老师看到我问,你是哪里的呢?当时我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回答,哈哈。”
展会之后李黎一直关注金媛善老师在北京服装学院天工传习馆的课程,同时也在提高自己的拼布技艺。两年后她加入金老师的第四期研习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
金媛善老师拼布研习班毕业典礼上的李黎和拼布同学
“在金老师为期一年的研习课学习中,我收获到很多良师益友。在和老师学习拼布技艺和她带我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老师对拼布艺术的执着坚持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感染和带动着身边每一个人。这一年我基本没摸过缝纫机,全是手缝完成课堂上的作业,更练就了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李黎和拼布同学
“我在拼布的学习道路上还特别感谢姚昕老师,她的作品在各种国际比赛中获大奖无数。老师的个人作品也有很鲜明的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体。她的性格有着北方人的豪气,大大咧咧、热心快肠。老师来中国的两次授课我都有跟随学习。”
李黎和姚昕老师
“第二次与姚昕老师见面是我在金老师的研习班学习期间,金老师邀请姚老师分享了一次她的作品赏析课。再见姚老师,她问我是否有新的作品,我很惭愧,我这一两年在学习,只做了练习,没做作品,但构思过设计图,是一个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创意。之后我把学习期间的练习作品请老师帮忙指点,老师说还不错,并鼓励我投稿休斯顿拼布展试一试,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稿了两幅作品,都入围了,这让我对自己增添了许多信心。如果没老师鼓励,我可能至少三年内不敢挑战休斯顿。”
跟随姚昕老师学习
初看李黎的作品,会立即被画面的绚烂感所吸引,无论是用色还是构图,都让人不禁感慨,拼布所能呈现的范围也太广阔了吧!待去细细观赏、品味,又会折服于她奇思妙想的设计和创作。
如果按作品研习的脉络来看,李黎说她的创作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鱼隐》到《生命之花》,她经历了很多拼布学习中的困难和惊喜,也体验到了拼布的乐趣。
第一阶段为缘起:
“我尝试性地做了人生中一个拼布作品——《鱼隐》(获上海第八届亚洲拼布节优秀奖)。从它开始,算是跨入了拼布的第一阶段。之后,对拼布的概念逐渐由模糊到清晰。”
“我在起初学习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为了想了解自己拼布水平在一个怎样的阶段,尝试做了人生中第一个最大的、一米见方的壁饰参赛亚洲拼布节。当时对壁饰几乎没什么认知,也完全不懂拼布壁饰有多种分类,只凭自己的感觉和方式做了自己想做的。《鱼隐》获得优秀奖,离我心中想达到的目标还是有差距的。但第一次做壁饰能获奖,也多少是开心的。”
作品名称:《鱼隐》尺寸:一米见方材料及工艺:平纹棉布、铺棉;采用机缝贴布、绗缝压线、立体贴花。
创作手记:
在花、水、鱼构成的纷繁绚烂中,其色如梦境般虚幻,而细腻的线条与凹凸的浮雕感则传达出现实的质量,幻象与真实消弭融合,鱼隐于色界,静待有缘人。
第二阶段为新气象:
“这阶段是沉浸式的学习阶段。学习各种拼布技能,主要有绗缝、美式拼缝、风景类、人物类、水墨类等各种拼布技法,使我从很多新技术方面体会到拼布的乐趣和新鲜感。”
“这期间有两幅人物习作《花迹》和《秋》入围休斯顿国际拼布展。其中《秋》荣获第五届完美杯中国国际手工艺术大赛拼布小物类铜奖。”
作品名称:《花迹》尺寸:50*60 厘米材料及工艺:机缝贴布、自由压线、布绘
创作手记:
盛放的繁花,花影妖娆,花中婷婷玉立的少女,如花般美丽优雅。岁月如花,笑看花开、静赏花落是人生的一种极致。花开时绚烂、妖冶;花落时收敛、含蓄。繁华似锦,似水流年,无论在豆蔻之初,或是风华正茂,还是垂暮之年,都会看到穿棱在花枝间的光阴,明明灭灭地闪烁着光芒。
作品名称:《秋》尺寸:一米见方
创作手记:
天高云淡的秋日里,风也是软的,坐在窗前远眺,窗外秋色迷人。一阵风来,树叶纷扬飘落,好似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起舞,满眼都是光彩夺目的金光。
《秋》属于色系色阶渐变作品,选取多年前生活照一张,从照片里的衣着来看,应该在春秋两季,以素绘的方式绗缝描绘了窗外秋天的景色。之后为了将其扩大到一米的尺寸,四周延伸出蓝色拼接的宽条——这幅作品是边做边思考的,前期设计上没有一气呵成。基本制作成形后,为了弥补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由于失误造成的一些小差错,在外框蓝条边条处构思了一颗秋天里的树和纷飞飘散的落叶,这样也更突出“秋”的主题了。
第三阶段为繁花:
“之所以说是繁花,是因为这个阶段跟金老师学习了为期一年的真丝研习课,深切体会到了手缝拼布的魅力,改变了我之前更喜欢用快速机缝来表现拼布的态度,让拼布产生了更广阔的空间,而且这时期的主要作品也是一种花。可以说从这个阶段开始,手缝和机缝开始融会贯通,拼布有了另外一番景象,所以称之为繁花。”
“这一阶段完成了人生第二个作品——《莲鉴》。这是毕业设计作品,入围休斯顿。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作品只有两个,另一个是前面提到的《鱼隐》。”
作品名称:《莲鉴》尺寸:一米见方材料与工艺:真丝拼接、贴布、刺绣、珠绣、自由压线
创作手记:
莲:莲花,亭亭玉立、超凡脱俗。莲花的清净不仅在于身,更出于本心。鉴:释义为镜子。借由莲花的纯净高洁,镜子般照见着自己,见贤思齐。
决定做一幅中国风的作品,最初想表现比较随意的水墨风格荷花,翻看了很多水墨画的图片,最终决定用拼贴式插画效果来表现一种现代的中国风。
这是一件机器绗缝压线作品,大多以弧线拼接。对于真丝这样的特殊材质来说,难度相对较大,另外作品中有珠绣做点缀,以及真丝和珠绣结合的部分,如蜻蜓。所以设计加制作耗时大概四个月。
第四阶段可以定义为融通:
“这里的融通指的是技术进一步的融合,使其自然地变为作品的一部分。”
“这个阶段与朋友忙于创建工作室,见缝插针做了些框类作品,属于插在这段时间里面的灵感之笔。这个阶段我也逐步把各种技术进行了融合和试验,更加体会到‘也许拼布创作就是一场冒险’。”
“《九格人生》是2019 年底参加李爽老师的团课时的作品,这次团课对我来说有特别意义。我当时立即被吸引了,因为每个人可以将自己天马行空的各种想法,将老师的知识点转化成精彩纷呈的各种画面,我很喜欢这种自由的拼布模式。”
“《生命之花》是第四阶段的重要作品,能体现我当时的心境,也许是在呈现拼布人蓬勃的生命状态。”
作品名称:《九格人生》
《九格人生》由9 副30 厘米见方的小格子组成,隐喻人生必经的九种体会。
《九格人生》之六边形的应用与扩展材料及工艺:平纹棉布、铺棉、不织布;机缝贴布、绗缝压线,立体叶子。
创作手记:
在做立体叶子的时候,花了些时间思考怎么将它贯穿在突出的立体六边形上——我的作品或多或少,总会不自觉地加些立体的东西在上面,可能和之前从事过三维视频动画类工作有关,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让它凸出于平面的画面,想用立体的方式来表达。希望以后也多做些更纯粹一些的“平面拼布”——平面同样也能表达立体。
作品名称:《生命之花》作品尺寸:30*30 厘米材料及工艺:立体花、自由压线、机缝贴布及综合材料运用
创作手记:
这是武汉封城期间创作的一副小作品,它的灵感是来自于特殊时期对生命之美之顽强的感叹。
谈到创作,李黎说她在拼布创作的时候通常不会先去从拼布类的作品中去寻找灵感,而是来自于生活,如展览、电影、服装、平面、空间、摄影、卡通、动漫等。“当我有了整体的构思,完成设计图后,我会再回头看一些各种类别的拼布作品,可能从中间吸收技法的表现形式又或是把对这些拼布的整体感受,融入到我将要呈现的作品中。”
“时常,我会想回到最初拼布小白的状态,以一种局外人的视角来看、想和做我心里认为的拼布形式;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看我现在做的拼布作品。因为对一个东西越熟悉、越深入了解、技术练就得越专业的时候,会更难从拼布的思维里跳脱出来,慢慢也会被拼布规范里的一些条条框框所影响和左右。”
绗缝设计作品
作品名称:《日羽》
“我喜欢研究和实验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如我有好几个拼布作品里都会有蝴蝶的元素,但每一个蝴蝶的做法和感观呈现都不一样,可能骨子里不愿意做重复的东西。有时候我做完的实践成果,可能一段时间后自己都会忘记之前是用什么技法来表现的。我觉得设计的过程就是需要多思考,不要用直拿的方式来做,这对自己的提高并没有太多帮助。我们更多的不是需要技术的提高,而是有感觉有温度的东西。”
创作手记:
这个由36 片方块组成的拼布是老师日常的课堂作业之一。老师的设计图案已是经典,因为不想复制经典,所以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我把36 片方块当成一个整体,做了平面构成形式的图形设计,当然在整体设计的同时,也会考虑到分散开来后,每块小方的呈现效果。整体设计完成后,再次打散,并且针对个别小方单元再稍做调整。
“我通常喜欢尝试用不同质感的材料结合布料来表现拼布主题,感觉能和布结合到一起的材料我都会去做尝试。我的作品基本是机缝,自由压线为主,会手缝相辅助。色彩方面也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觉,没有固定喜欢的配色,既喜欢热情似火的色彩风格,也喜欢高雅稳重的性冷淡风。但感觉我大多数的作品色彩都比较艳丽,可能骨子里还是更喜欢色彩鲜明的东西。对风格的感知我也是比较博爱的,喜欢精致美,同样也喜欢粗糙美;喜欢当代流行,也喜欢复古的传统文化。”
“不过我唯一做的一个传承和融合中国符号元素的作品是金老师研习班的毕业设计《莲鉴》。这之后,我也没能继续沉下心做这个方向的研究和沉淀,希望之后可以像金老师和姚老师那样,更多地花一些时间沉心做一些将中国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的拼布作品,传承发扬中国的文化之美。”
总觉得李黎的创作有种在平静中爆发的力量——安静认真的外在,在创作时却大胆、天马行空,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或风格,并且能够将那些在脑海中丰富多彩如动画般伸展变幻的画面,用拼布展现出来,多么迷人!
2019 年七、八月份的时候,李黎重新回到武汉,和志同道合的布友组建了工作室,准备在拼布的道路上深耕下去。
李黎与朋友合办的“一间坊”布艺工作室
“武汉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拼布氛围并不是很浓。所以刚开始做教室推广的时候有点累,那段时间的课程研发方向主要在以实用为主的拼布小物上。”但随着志趣相投的伙伴的加入与帮助以及工作的不断积累,工作室渐渐得到更多关注。只是2020年遭遇疫情,工作室不得不暂时停止脚步。不过,身处疫情爆发中心武汉的李黎,并没有停止创作。
创作手记:
《生机》产生于疫情中。2020 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武汉在疫情爆发中心。我们几乎禁足在家不允许出小区大门,食物供给靠社区或热心互助的个体自发组织的团购。在这样压抑氛围的笼罩下,我们工作室的课程和研发都停止了脚步,公众号也停止了更新。3 月份跟完李爽老师《九格人生》的最后一格后,临时决定做一个迷你作品,想赶在休斯顿5 月截止投稿前报名参赛。因为临时起意,时间比较紧迫,创意想个大概就草草动工了,很多地方都不尽如人意。后来因为美国疫情的爆发,休斯顿取消了今年的拼布展,所以作品也未能参赛。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伢、一个亲历者,更能理解这场灾难所带来的伤害,所以我想把这个作品献给地球上所有的、和我们有着同样经历的痛苦的人们:不要放弃,黑暗中总会有一道光,只要有光万物就会复苏,所有的美好终将回来!
创作手记:
2020 新年伊始的武汉,我们亲身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大家都隔离在家中——作品里小方块示意为每个家庭。来自各方志愿者的热情关怀和爱,像清清流水一样将大家连接在一起,打破了家与家、人与人之间的阻隔——我给这幅作品取名为《破壁》。
《破壁》产生在《生机》之后,时间处在疫情的中后期。本来是为金媛善老师的师生展而准备的,作品要求以真丝为主要材料进行扩展,所以这个作品里我用了一些综合材料和真丝进行了一些融合,这也是我的一个实验性作品。
创作手记:
《立体折叠》是在《破壁》之后创作的。这时疫情已告一段落,准备重新开启工作室的课程,我第一次试着做了网络视频课程。因为工作室还在起步推广阶段,很多布友对我们工作室并没有多少了解,所以我想试着做一个不同常规的"立体折叠拼布",灵感来源于折纸类工艺。我收集了一些折纸类图片,觉得如果能用拼布表现,应该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个课程是针对拼布“小白”和有一些拼布基础的布友研发的,我想两边都有一些兼顾,“小白”能看懂,有基础的布友也觉得有些特点,这次课程里我也讲了一些思维拓展方面的内容。
作品名称:《水母的幸福家园》
创作手记:
《水母的幸福家园》是我在跟进《立体折叠》课程期间,希望和群内布友们有一个互动,也想让大家跳出我课程作品的固有思维做的延伸立体折叠作品。
拼布是一个入口,可以任各种奇思妙想在这里龙飞凤舞;拼布还是一块磁石,能将各种只要你能想到的材料和工艺都吸纳进来,制造许多让人惊叹的可能。而李黎和她的创作以及工作室,就像安驻在拼布里,随着时光一点点移动脚步,坚定、绚丽、繁茂,还透着一股幽静,这幽静是有力量的,温暖的,美的。
李黎对拼布的爱,既有柔软的感性之处,也不乏理性的部分:“当今的拼布在慢慢进入到视觉艺术范畴,与它产生于困苦年代以御寒保暖为主要用途有着天壤之别。它是一种慢节奏的产物,是需要慢慢用时间去磨砺、用心灵去体会的一个过程。我觉得做拼布就像做人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你只有静下心来体会它的美好才能做出美的东西。”
祝愿李黎在拼布的路上有更多华丽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