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歆雨
摘要:美术是一门特殊学科,学生的作业也具有特殊性,它带有学生个人的审美情趣。依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以每个学生的进步、个性发展为本。而以往单一的作业教学设计,学生掌握困难,互动性不够,结果重于过程,忽视差异学生的生长规律。教师应该掌握有效的作业设计策略,以“学”为中心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特点、学习过程的分层教学设计。本课题研究试图从美术作业分层设计入手,关注学生生命生长,激发学生作业表现的主动性、创造性、多样性,提高美术作业教学实效。
关键词:初中美术;分层;作业设计;评价方式
一、研究缘起——由学生课堂作业引发的思考
作业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表现形式,也是教师教育教学成效的标志之一。本节课上下来,课堂作业的呈现效果并不是很好,远远不如预期设想。
(一)分层作业不合理
课堂上教师设计了分层练习,希望学生能在二次作业的时候更好的去绘制纹样,发现并不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呈现最后的作品,反而让学生对于纹样的知识更凌乱了。大部分学生创作内容较为相似,缺乏想象创新能力。
(二)绘画时间不够用
画画时间不够,最后的作业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完成适合纹样的设计。但在画的时候发现学生不太能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整个绘画过程显得很凌乱,临近展示和点评,还有一半学生没有画好。
二、问题指向——雾里看花
(一)导入微课复杂,教学效果事与愿违
上课的开始播放了一段花卉纹样设计的微课(图一)。
观看微课并思考什么是纹样,紧接着设计了一个5分钟的小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纹样。
但是这五分钟练习并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学生对于纹样的概念凌乱,在画的过程中,学生不清楚什么是纹样,要怎么去画。
(二)讲授内容太多,分层作业不起作用
一节课讲解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两个概念知识(图二),学生一股脑地接受一堆知识,然后就要求完成设计创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消化不了,对学生的进步发展都带来阻碍。
作业分层的内在联系不明确,只按教学内容分层。学生的作业呈现的效果(图三):
作业完成率低。学生几乎也很难在课上完成作业。原因问题,把目光多半放在教学知识的环节,希望一节课多讲一点知识点,学生一股脑的接受一堆知识而忽略学生能否完成作业的问题。于是把课程重新推翻再设计。
三、践行措施——柳暗花明
(一)重塑预设,催化课堂生成
1.学情预设
七年级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思维上相对成熟,在其自我意识觉醒,对生活中的实物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对事物的观察力和理解力逐步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七年级的学生对表达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放弃以往稚嫩的简笔画表达手法,更最尊重与视觉看到的真实的东西,使得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
2.工具预设
在新课程背景下,结合本课作业目标以及学生学情,笔者进行了精心预设,并事先先自己尝试作业达成途径以及了解最终作业效果。为了让课堂中学生的作业更出效果,比较对学生可能用到的工具也进行了合理预设
分析思考:通过以上方面的预设,为本节课的作业可操作性做了充分准备,笔者也更加有把握能完成本节课的作业目标,让学生在笔者的一步步引导下,轻松掌握本节课的操作技能,为课堂中作业最终的生成效果做好铺垫。
(二)作品展示,寻找个体差异
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情,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考虑到所授学生的现有水平与需求,做到生活化、个性化、多样化、人文化。作业评价是美术课堂的重点,努力发现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闪光点。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保护他们的个性,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成功感与自豪感,建立起她们对学好美术的信心。
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请学生先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及向同学描述设计思路。然后请其同学给你觉得画的好的作品或者不足的作品进行评价并讲解理
分层的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先是解决了重点,再循序渐进地解决本课难点怎么样运用方法去设计学生通过自评或互评的方式,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也可以学习到别人作品的优点,以便更好的改进。同时也可以审视自己的作业是不是有足够的创意。一堂好的美术课,一次有效的美术作业,目的都是让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学习效益最大化,学生得以自主成长。让她们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力,体现新课标中的自主、探究的理念。
四、小结
作业过程中应体现学生更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创设真实情景和系统化课程提升
学生对作业的自我设计、规划,对学习活动拥有更充分地支配权。让不同层次学生突破自我,发挥创造力;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现更加个性化的美术作业。真正实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每个学生得到自己最好的发展。
(一)精目标, 准定位
《花卉纹样设计》这一课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初次上这节课的时候,从学生的作业反馈上和自己的讲解上,都觉得有点凌乱。课堂作业的呈现效果不是很好,远远不如预期设想。主要原因在美术作业的设计应该关注每个学生都能主导地参与到实践体验中。于是重新推翻了整节课,希望通过分层作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层层递进达到教学目的。
(二)简内容, 精选材
授课时间有限,学生精力有限。最开始上这节课讲解了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两个概念点,但最后呈现的作业有些凌乱,于是删减了课程,只讲一个概念点。精确设定一节课的重点内容,然后开始思考怎样增加互动。再后来开始寻找更多可以让学生自己体验学习的方式,每个环节的末尾与下一个环节的开头活动相关联,使课堂活动衔接流畅,学生易于接受。删繁就简,以精取胜。使学生从设计花卉纹样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发挥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新生成,准提效
建立多层次的作业结构、作业设计,创造出不同的新格调。是为了让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学习效益最大化,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完成课堂作业时达到各自程度,从而体会到绘画乐趣。学生得以自主成长,呈现作品的多样性。
不能只把目光放在教学知识的环节,而忽略作业的问题,其实作业才是反映教学成果最好的窗口。可以通过提问两三个同学,问他们想怎么创作自己的作品,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整理设计的思路,思路清晰了,下笔就会稍微快一些,多一点时间就可以完成非常漂亮的作品。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感受美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胡尚峰,田涛.体驗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究,2003(11).
[2] 陈丁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湖北工程学校报,200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