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索

2020-03-03 17:50韦炜
文教资料 2020年32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

韦炜

摘   要: 首要教学原理的波纹环状教学模型提供了聚焦任务和内容优先的教学设计方案,认为课程设计过程要聚焦完整任务。本文结合对大学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分析,着重探讨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聚焦完整任务、分析教学成分、安排任务序列及适配教学策略。细化教学设计结构中的每一个学习成分可以实现更加有效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 首要教学原理   大学英语   混合式教学

1.混合式教学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开始尝试用新技术改造教育。“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方向,有助于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1](8-10)。互联网技术中大数据、云计算等的普及正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教育行业,促使教育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教育”的理念给教学资源、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由此带来教育行业整体的改变[2](70-73)。

“互联网+教育”指运用互联网相关技术为学习者打破地域等局限的高质、灵活、个性化的新型教育模式[3](3-8)。具体来说,以慕课为代表的新型在线教育模式和信息技术等可以帮助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4](62-67)。“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现代化的新教学元素,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如何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不断涌现的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融合与平衡,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实质是不断平衡传统与变革,促进有效教学[5](99-106)。

“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对学生而言,带来了一种要求高度参与、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学习的模式与意义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不仅需要普遍地、标准化地习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按照个性化的需求获取知识,逐步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6](7-16,92)。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给大学英语课程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困难。作为传统教学模式补充的线上平台、多媒体课件、微课、网络课程、慕课、网络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机器评阅、课堂管理系统等新概念、新元素不断融入教学。大量资源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大学英语写作课程,同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学生对线上自主学习任务缺乏兴趣和积极性;经过线上学习后学生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了;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该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设计环节融入了大量各种类型的线上资源,该如何跟线下教学结合起来?等等。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如何混合”。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是一系列信息加工并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教学的“再设计”。当混合式教学逐渐变成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时,如何实现各种教学元素的有机融合成为难点。在实践中,寻找针对新形势的教学原则方法就成为必须[7](25-33)。本文试从首要教学原理的角度研究如何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2.首要教学原理

首要教学原理源自一组有效的教学原理和模式[8](1-7)。根据首要教学原理,教学应该遵循“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或“以完成任务为中心”的原则,此外与有效教学四个阶段相匹配的还有对应的四个原理,即“示证新知原理”“尝试应用原理”“激活旧识原理”“融会贯通原理”。梅里尔的每一条原理又包含三个具体标准或者推论,共计十五条标准。所以首要教学原理又被命名为“五星教学标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补充了“指引方向、激发动机、协同合作和多向互动”四个环境因素[9](16-23)。首要教学原理中的各项要求如果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全部实现,教学策略的效能水平肯定将获得提升。首要教学原理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与参与度[8](1-7)。

根据首要教学原理,梅里尔提出了针对教学过程设计的“波纹环状教学开发模型”。该模型确定的教学设计程序以任务和内容优先,强调教学设计过程要面向完整任务展开。该开发模式的第一步为“聚焦解决问题”,先确定某个相对复杂的具体任务,代表着学习目标中要求学习者在所有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所能够达到的阶段;第二步,确定围绕聚焦任务需要完成的具体相关任务并排序;第三步,分析任务涉及的具体教学活动的内容成分;第四步,匹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策略;第五步,设计教学互动界面;第六步,制作课件或完成任务制作等。这些环节如同投石击水,波纹迭起,一环扣一环,从聚焦任务出发,完成一个又一个相关任务,直至最终完成整体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3.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大学英语混合式课程设计

根据梅里尔的观点,影响学习有效性的因素有三种类型:教学的传递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其中教学内容包括内容选择、内容序列和结构,对学习效果影响最大,贡献率为一半。所以梅里尔认为,教学内容的把握对于教学起到重要作用[9](16-23)。

大学英语课程并不只是传统概念中的单一孤立的听说读写译训练,教学内容的设计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例如写作练习需要一个完整的练习过程设计,从意义、目标、背景知识准备、基本方法指导、写前练习、具体任务布置、样本分析,到限期完成后的数据统计、同伴互评、基于数据的统一问题分析、个性化的修改反馈、反复多次修改。混合教学中各种元素的融合过程设计需要明确各个元素本身的意义和具体的使用方法,例如机器修改的辅助练习定位,如何让机器为人服务,实现更有效的练习过程,进行深度學习。

波纹环状教学开发模式是开放性的课程设计模式。在使用该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实际的课程相关因素,例如课程定位、教学目标等,重点在于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细化整个设计过程。所以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大学英语教程具体案例的形式做出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教学过程设计。

3.1明确课程定位与性质,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

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和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课程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人文教育,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实际需要,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如何学习[10]。

3.2学习者和学习内容分析。

教学设计要以分析学习者的现状为出发点,学习者分析涉及学习者多方面的实际情况,主要关注学习者的初始能力、背景知识、认知情感特征等,这是教学设计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基础分析。中国各地区教育系统之间学生的情况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必须面对和考虑的现实基础。基于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分级指导、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原则,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特点、知识构成、客观整体水平。大学英语课程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的同时深化英语词汇、语法、语篇及语用等知识教学,增加学生的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

3.3首要教学原理的重点是聚焦解决问题或面向完整任务。

波纹环状开发模型的第一步要求确定聚焦一个完整的教学任务。由于波纹环状教学开发模式强调任务中心和内容优先,因此根据学习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学习内容和相关任务,从一个能转化为具体任务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并能激发其学习动机的聚焦问题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聚焦问题进行难度逐渐提升的任务分解细化,并细致安排内容序列中的各项任务以确定完成这一任务所需要的教学成分,匹配根据学习任务所要求的分类信息、成分、概念、程序和原理等知识技能。

3.4形成任务序列、教学成分分析、教学策略适配。

任务序列中的每个任务都应该是相对独立且完整的,而不仅是聚焦任务中的某一个步骤。任务序列中的每一个任务,和先前的任务相比,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或技能,并且每個任务都是整组任务的一个具体环节,而不仅仅是一个笼统模糊的说明。在一个合理的任务序列中,后续的任务应该比先前的任务更加复杂,难度递增,需要更多或者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特征分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安排教学过程环节和程序,做出教学成分分析,合理适配教学策略。

表1是以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一个单元为例结合以上各种要素的教学设计示例。

从第4单元的课程设计可以看出,整个单元的内容聚焦爱情故事的写作这个核心任务,细化设计了环环相扣的一系列由易到难的任务:从最初导入主题激活旧识,引发学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社会现象话题讨论,到升级问题本质的恋爱课程人际关系社会学分析,通过教材课文示例叙述性描写补充词汇、语法、篇章及语用等知识,为核心任务积累相关写前准备、叙述性描写文体特点、写作评价标准等基本技术细节,最终结合机器评阅、同伴互评、课上重点反馈等形式完成核心任务。学习者从一开始就可以明确把握学习周期的清晰思路,聚焦任务设计和具体任务细节安排。

3.5智慧互动界面设计,使教学适配策略能够很好地投入实践。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学习者通常不清楚具体的学习目标,以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将怎样应用。明确学习的针对性是激发动机的重要因素。如果学习者不知道所学的内容最终将怎样应用,那么他就缺少这种针对性和相应的学习动机。面向聚焦任务的教学序列设计策略,配合清晰直观的智慧互动界面设计使得学生在教学中能尽早了解关于任务的信息,进入任务状态。混合式教学中融入了有助于线上线下沟通的教学管理软件,使得教学实现了更深度有效的互动,师生都可以更准确清晰地把握学习安排进度、各类任务完成情况和评估。

通过对教学设计中的每一步进行评定,得到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各类资料和数据等反馈的信息,有助于了解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可行性、可用性和有效性等,并根据教学评价等反馈对教学设计做出调整、修改和完善。

4.结语

教学设计的一系列环节如同投石击水,逐步扩展,直至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波纹环状教学开发模式的教学设计程序强调任务中心和内容优先,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设计理念[11]。首先,传统教学设计往往更注重相对抽象的教学目标,波纹环状教学开发模式则注重具体的内容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教学者还是学习者都具备更清晰的思路。其次,传统教学模式较关注独立分散的知识技能教学,而忽略各个练习之间的关联及与整体教学目标的融合。聚焦任务的教学设计程序从一项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聚焦任务开始,所有相关知识技能都放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明确每一个任务的意义,结束一个聚焦任务后再继续下一个聚焦任务,在此基础上再作扩展,不断循环这一过程直到全部教学环节任务序列中融入的知识技能都被掌握为止。

在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中,各类教学元素有机融合:课前、课中、课后的融合;听说读写译练习形式的融合;线上线下各类资源的融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融合;“测试学生客观能力的终结性评估”与“激励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估”的融合;语言技能、基础知识、国际视野的融合,课程设计在培养学习者语言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逐步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如何学习。波纹环状教学开发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些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优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型。当然随着课程的不断发展,在细化设计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相信随着不断优化解决新的问题,混合式课程设计能够不断融合新的教学元素,推动有效教学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虹,张武升.“互联网+教育”的本质特点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16(06).

[2]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2).

[3]陈丽.“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6(4).

[4]张欢瑞,杨芳,张文霞.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基础英语听说”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12).

[5]刘震,张岱渭.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探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11).

[6]冯晓英,孙雨薇,曹洁婷.“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学习理论与教法学基础[J].中国远程教育,2019(2).

[7]冯晓英,曹洁婷,黄洛颖.“互联网+”时代混合式学习设计的方法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20(8).

[8][美]M.戴维.梅里尔,著.盛群力,何珊云,钟丽佳,译.首要教学原理[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6(6).

[9]盛群力,华煜雯.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排序与评估——四述梅里尔首要教学原理[J].远程教育杂志,2008(4).

[10]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年版)[EB/OL].http://dwb.jnxy.edu.cn/info/1089/1843.htm,2019.

[11]刘润英.首要教学原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