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海云
摘 要:《枫桥夜泊》是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代表课之一,堪称古诗教学课堂中的典范。从古诗教学方法上对这堂课进行赏析,对于我们的古诗教学有着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枫桥夜泊》 古诗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2-0125-01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穿越千古,至今仍璀璨生辉,在语文教材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古诗教学一直在语文教学中独树一帜,诗歌精炼的语言、独特的意境,造就了古诗教学的诗意美。而我们今天的古诗教学课堂,只是单纯地解读诗歌,缺乏了诗意的美感。
笔者在刚踏入教师行业时有幸听到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一课,受益匪浅,大受启发。王老师倡导师生应当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而他的教学课堂始终贯穿诗意,传承着经典文化。古诗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读懂诗歌,理解含义,更是要入情入境,感受诗意的美好。王崧舟老师的《枫桥夜泊》课堂教学设计浑然天成,笔者重点赏析其中“前后呼应”、“层次朗读”、“入情入境”等三个方面的古诗教学方法。
1 跨越千古——前呼后应
一堂精彩的课应当是浑然一体,前后关联的,就如同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前呼后应。王崧舟老师的这堂课带领着学生跨越千古,从起到合,从当代诗人陈小奇的诗歌中的“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引出学生理解“无眠”,初识“钟声”。再追溯到清代诗人王士祯的诗句“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紧接着又是明代诗人高启所写“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历史的钟声再往前推移,又到了宋代诗人陆游笔下的诗“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寒山寺的钟声延绵不绝,引发学生思考,诗人都写钟声,都写寒山寺的钟声,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一位诗人相关,这个人便是张继,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王老师带着学生跨越时空,从这六位诗人的诗歌中感受夜半钟声的独特魅力,整堂课起得大气磅礴。到了课堂后半段合的部分,先是一起朗诵《枫桥夜泊》,再让钟声从千古中传来,再依次齐诵诗人陆游、高启、王士祯的诗句,最后是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从近到远,钟声从几百年前的唐朝经久不息,传到今天,好一个前呼后应,起承转合,让整堂课形散神聚。
2 多重朗讀——层层递进
王老师在课堂朗读的设计上非常的有层次,反复朗读、层层递进,要求十分明确清晰。学生在他的引领下,朗读水平不断提高,读出了诗歌的韵味。朗读的过程大概分为四层,我们依次来看。
第一层:读顺口。王老师的初读要求十分的具体:“打开课本,读一读《枫桥夜泊》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要求是把它读清爽了、读顺口。” “读顺口”也就是读通顺、读流利,但是王老师的语言很是生活化,学生一听就懂。
第二层:读出节奏。诗便是歌,强烈的节奏感是诗歌的一大特点。学生该如何读出诗歌的节奏感,王老师巧妙地指导了学生。读诗需要“有板有眼地读”、“读出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
第三层:读出味道。诗有诗的味道,需要学生细细品味,这样的朗读要求又继续提高了一些。读出味道不单单是“读顺口”、“有节奏”,更是一种有技术有方法的读。王老师采用了师生合作的方法,“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接着又反过来,老师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四个字。这样共同演绎,一起美妙“合奏”。
第四层:教师退隐。朗读到了更高的境界时,教师已经不需要再次领着学生一句一句地读了。王老师在关键时刻退出舞台,隐退幕后,此时放手让学生成为这堂课的主角。“好极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整首诗歌,预备——”就这样一步步、一层层,读顺了古诗,读出了节奏,读出了诗歌独特的味道。
3 入情入境——延绵不绝
“入情”,“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会其承载的情感、情味和情怀”。如果我们只是浮于表面地学诗,那么诗歌只是一串串文字而已,只是一些冰冷冷的符号。“入境”,“在举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与其说“入情入境”,倒不如说是“入境入情”,“入情”是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感。王老师从学生阅读的感觉入手:“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他先问学生对这首诗的感受,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诗人的忧愁,再带着学生一步步进入诗歌的意境。“愁眠”的张继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生找出诗歌中的具体意象,有瑟瑟摇曳的江枫,有忽明忽暗的渔火,有乌鸦凄厉的啼叫声,还有那夜半的钟声,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愁”上,下足了功夫,抓住意象后,巧妙地利用邓伟标的《空》这首音乐,用宁静清澈的曲风,渲染课堂,随着音乐慢慢消失,朗读声也越来越轻。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而王老师却擦去了黑板上的瑟瑟江枫,擦去了霜满天,擦去了星星点点的渔火……只剩下了“愁眠”、“钟声”,寂静的黑板,仿佛成了那晚的枫桥江面,而此时,一阵一阵的钟声悠悠传来,王老师就在文字下面画一道道波浪线,寒山寺的钟声仿佛穿越千古,传到了学生的耳朵里,而这时的课堂已不再是普通的课堂,学生已然穿越到了几百年前那个寂静、忧愁的夜晚。王老师带着学生“入情入境”,升华他们对“钟声”和“愁眠”的感性认知,最后擦去这两个词,完全留白,让学生再次体验诗中的情感,达到“余音绕梁”的课堂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王崧舟老师所呈现给我们的课堂上,远不止这三种教学方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在不断的模仿中提升自己。把握古诗的教学方法,学会“前后呼应”之术,掌握“多重朗读”的教学技巧,尽力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参考文献:
[1] 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