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之四海而皆准?

2020-03-03 08:58殷俊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平衡学校教育

摘  要:“以人为本”似乎是现代教育普遍公认的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出发点所在,本文中,笔者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对“人本论”作了一些思考,并尝试找到“人本论”与应试维度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以人文本  学校  教育  平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2-0116-02

谈到教育,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谈此问题,不得不先谈教育的出发点。出发点一般理解为起点或是着眼点。放在教育学的范畴,孙喜亭教授认为其主要含义为观察、研究教育问题的理论依据,是一种教育思想学说的立论的理论起点。现阶段来说,“以人为本”是论述的绝对主流,几乎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尤记得笔者在新教师应聘时,二轮笔试的题目就是你怎么看待“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个问题。

1   何为“以人为本”

此文本最早出现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虽后期此种思想主要应用于封建帝王的御国之术当中,教育界却从未停止对它的研究。从孔孟的“因材施教”思想,到朱熹的“教人有序”的教学原则,王守仁的“顺导性情”的童蒙教育论?,近代蔡元培的“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甚至连鲁迅先生都曾经提过“立人”的教育观点,这些无一不在强调教育的出发点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就是人的学习和迁移的“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展现,人的独特个性是否得到张扬,人的主体人格是否得到了相对的自由。在学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一种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教育观,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和关爱学生的主体地位,呵护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及创造性,丰富学生个体的鲜明个性,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

2   “以人为本”等同为求异的思维

根据上述的详细阐释,“以人为本“似乎重在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大教育环境下能够自由呼吸,个性发展,进而形成一个独立而有存异的个人,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但令笔者感到疑惑的是,“以人为本”等同为求异的思维,因为学生的个体不同,个性肯定不相同,对知识点能力点的掌握也有多少之分。但纵观现在的应试大方向,有很大一部分是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因为标准统一,所以答案统一,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一点矛盾呢?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到底怎么去寻找呢?下面是筆者的一些思考。

3   求同和求异如何平衡

3.1 允许多样性理解,但规范表达

汉语,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在具体应用中还要考虑多种语境因素,甚至是标点符号的应用。下面是饶美红老师《台阶》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说文学的语言是含蓄的,请根据自己对父亲的理解,为这两句话加标点符号,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加。

(屏显。)“怎么了呢 父亲老了” ……

师:李森祥是用了逗号与句号。他为什么要用逗号与句号呢?

(屏显。)关于小说的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做悲剧来处理。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                             ——李森祥

利用文末的小短句的标点符号做文章,让学生自主添加后说明理由,这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设计新颖,要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完成对文本情感的梳理。

这个案例证明,课堂上的“以人为本”是可以应用的,而且应用得当可以产生绝妙的课党生成,也就是黄厚江老师所说的“语文共生点”,但是学生的多样性描述之后,老师就文本的设计要做出一个确定的,规范性的引导总结,让学生的思维最大程度上和作者的思维产生契合,也就是产生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共鸣。当然,要完全理解,一点没有偏颇地探知作家的创作意图,也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但是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放”还得会“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对文本有多样性理解,后在规范成文表达方面做出指导,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要有规范的制约。

3.2 允许个性展示,但情感积极

从学生终端的展示来看,作文展示是学生个性展示的一个最佳方式。记得笔者在进行个人课题《初中语文“情趣化”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时,出于激趣的需要,让学生就书上所学的典型文本进行改写,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对自己的文本理解放胆去表述,写出自己的看法。

王超强同学考试时把右腿搭在左腿上,然后表现激动,怕自己考不好,考完后,会就着试卷和别人对答案。

黎盛亮默写考试时表情认真,书写工整,考试完后,就会和别人说这次考的不好,其实自己心里美滋滋的,然后把自己的答案用飞鸽传书的方法仔细地看一遍,看看和同学谁的分数高。

王宁同学考试时头时不时抬起,然后再低下,好似在做运动,眯着眼睛看着老师。每次考完试,他会偷偷和别人对答案,对错都在自己心里,让我们看不透。

张嘉鑫《我们的天空》

吃不在多,能饱就行。色不在艳,美味就行。健康营养,人间美味。经仔细挑选,过重重加工。造就美味食,吃得更放心。可以配饭吃,当小食。无健康之担忧,无胃口之烦神。爱食如爱命。护食如护财。吃货云:何乐而不为?

曹甜甜《吃货铭》

放手让学生自然发挥,确实能看出他们的真性情。但如果深思立意的话,委实不高。第一个例子是让学生描写班级人员群像的一个作文训练,学生聚焦自习课上同学们的表现来写,多数都会选择一些表现并不好的同学来展现。第二个例子是针对课本中《陋室铭》的内容来进行仿写。大部分学生把自己的真实喜好反映了出来。从激趣的角度来说,习作的呈现就是作文教学“以人为本”的体现,但是这样的习作放之应试中,因立意不高成绩上无疑会吃亏。鼓励学生表真情,是需要建立在引导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需要情感的引导。

3.3 允许独特理解,但传授方法

对一篇文本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初中生因其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对文本的解读经常会有其独特的地方,在教学前瞻性预测中要充分考虑,但是虽然在课堂中倡导“以人为本”,但是老师还是要教导学生一些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方法。下面是吕莉老师执教《咏雪》的片段。

师:同学们,对于这样的一篇文言文,我们在读准了文章的字音,读通了文章的意思之后,这篇文章是不是就完成学习了呢?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PPT出示:《世说新语》介绍)。教师朗读并请同学们看一看。(PPT出示:如果把《咏雪》归入上面的某一个门类,你们想把它归入哪一个门类呢?)请你选择一扇门,然后告诉大家,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门类。

供选择的门类有:文学,德行,言语,古诗,方正。

生1:我选“文学”这扇门,因为文章本身是写谢太傅召集儿女讲论诗文的事情,所以我认为是“文学”。

师: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事件是讲论文学的事情,所以归为“文学”一门,赞成的请举手,有没有他的支持者?其他同学可能有别的想法。

生2:我觉得应该把《咏雪》归到“言语”门类里,因为谢太傅召集他的子女本身是为了召开家庭会议来谈论诗文,这时突然下起大雪,谢太傅才想到这个话题,问了侄子侄女,所以我觉得应该属于平常的一些言谈。

师:赞同她的举手。我观察到一个细节,刚才有些同学立即就把手举起来了,还有一部分同學犹犹豫豫,不太敢举手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现

在集中点就是究竟归于言语门还是文学门。(PPT出示:《言语》《文学》介绍)现在我们把《咏雪》归入哪一门?

生:(齐说)“言语”。

师:为什么?请用课文里的话回答我。

生1:在下雪的情况下,谢太傅提出了雪像什么的问题,儿女们回答得很好。

师:句子不多,一人只说了一句,但你觉得是佳句,那请问好在哪呢?

生2:形象地写出了雪十分的白。

师:白,就是从色彩上,盐颜色上和雪挺像的,谢朗的句子写出了相同的特征,所以你觉得挺好的。那谢道韫的好在哪儿呢?

生3:她把雪比作柳絮,柳絮是轻盈的,写出了雪飘舞时的优美和轻盈。

……

吕老师的课,既有“以人为本”的一面,又有“果决授法”的一面。将《咏雪》这篇文言文进行创造性的归类,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文本最核心之所。正如周正梅老师评课时那样说道,此中有《世说新语》及其《言语》《文学》门类知识的介绍,也有“归门”的道理之辩,更有谢朗和谢道韫“佳语”的赏析。当然,稀有的是教者的教学智慧——仿央视综艺节目“开门大吉”,请学生上台开“门”;可见教者机智地抓住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适时地有意激趣。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需要方法的指导。

就文体而言,会让学生有更多生发的还是诗歌教学。以下是作者的《晚春》教学案例片段,也是对此点的一些教学尝试。

师:“千古文章情为先。”这首诗歌把晚春之景写地这么美?仅仅是为了表现这些景物吗?

(屏显。)韩愈,始终奉行“达则兼济天下”的准则,他关心国计民生,提倡古文,弘扬儒家传统,创诗界新风,求新求异,是唐诗“奇险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元和十一年(816)五月,韩愈得罪宰相,被借故降为太子右庶子(正四品下,掌侍从、献纳、启奏),没有实权,不直接参与机要政务,故被认为是降职。《晚春》这首诗正是作于这一年。

师:读了背景?你觉得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哪一句能表现出情感?追问:你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吗?)

生:表达对春天的爱惜之情。因为“百般红紫斗芳菲”,花草树木都利用最后的时间展示自己。

生:我觉得是表达对时间的珍惜。

师:请你读读刚才的句子。还有不同的意见吗?那老师想明确一下,杨花、榆荚你认为是比喻谁的?

生:从投影上看,我认为可能比喻的是当时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的。没有才华,只会做跟风般的举动。所以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应该是讽刺的,讽刺那些没有其他本领只会溜须拍马的小人。

生:我也觉得是比喻别人的。作者想表达一定不要像杨花榆荚那样,到该展示才华的时候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要惜时向上。

生:一个“斗”字让我感觉到草木是非常富有生命力的,所以情感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是表现作者对于春天的爱惜之情,要珍惜美好的时间。

生:杨花榆荚也可能是指作者自己。我认为是一种自我的欣赏和赞美。韩愈当时是被降职的,所以就像杨花一样,即使环境让他看上去“无才思”,还是能够积极入世,一展才情。

师:景物色彩清新、明丽,富于暖色调,一般蕴含的是积极、乐观、愉悦的情感;而暗淡、阴冷等冷色调,则抒写的往往是压抑、忧伤、迷惘等消极情绪。若景物强健有力、富有生机,则预示积极的情感,反之则是悲戚、伤感。全诗当中的有色之景物色调偏暖,和无夺色之资的柳絮和榆荚共同彰显出一股生命的活力。它们在春天的最后时间拼命绽放属于自己独有的美丽,扬长避短,独辟蹊径。当然,这首诗歌情感的解读老师认为没有定性,只要你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4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赞成的“以人为本”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参与其中的,如果一味放纵学生,让他们随意而不加任何限制地表达出自己所思所想,即使是错误偏颇的也不去纠正的话,这样的教师是不作为的,也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如果让笔者再去回答当初那个面试的题目的话,答案肯定会不同,因为有了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是基础,但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原则。老师要在这个基础上要有规范的制约;要有情感的引导,要有方法的指导。这样的“以人为本”大概就真的是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的出发点所在吧。

参考文献:

[1] 《管子》(万有文库版本)[M].商务印书社,1936年,第二册,P8.

[2] 饶美红.《台阶》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2012(7-8).

[3] 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3).

[4] 吕莉,周正梅.《咏雪》教学实录与评析[J].七彩语文,2014(11).

[5] 孙喜亭.论“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的教育观[J].高等教育师范研究,2002(4).

作者简介:殷俊(1984-),女,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平衡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校推介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