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手指头,让“数”真正进入学生头脑
——小学一年级数学起步教学的一点体会

2020-03-03 14:46:36黄先锋
今天 2020年11期
关键词:手指头指头数感

黄先锋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良田学校 湖南 苏仙 423029)

大家都知道,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起步教学,物数对应是关键,会数数则在其次。所以,教材突出了数图画中的物的数量。一般,一个一个地数,学生基本不会数错,但是,在计算的时候就常常搞错,并且不少学生停留在一个一个地数的数算中。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我觉得还是手指头好。

关于利用学生自己的手指头的问题有不同的观点,要么把手指头的功用扩大化,要么认为数手指头不好,于是杜绝利用手指头。我觉得以上两种都不好,都有点走极端,正确的做法是,巧用手指头,通过学习训练,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从具体到抽象。

把手指头的功用扩大化不好

对于数量多少的感悟,往往需要学生经历从观察到数数的过程,逐渐积累,让学生形成对数量多少的感知。当然,对于数量的多少感知,首先要能够遵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做到举一反三。而教师需要避免的就是过于冒进,扩大手指头的功用,以至于超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反而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把手指头的功用扩大化,体现在教学时,左手一个指头表示1个十,拇指表示5个十,右手一个指头表示1个一,拇指表示5个一。作为小学一年级学生正是数学的起步阶段,他们对数的理解还处在以物为主的阶段,这种扩大化的功用相当于过去的算盘,过去的算盘为什么要在三年级才学呢?因为物数不对应,太抽象。怎么一个会是5个呢?他们无法理解,一个就是一个,我们数数就是这样的,就连数字都要用具体的事物帮助学生记忆,例如:“1”像小棒,“2”像鸭子,“3”像耳朵,“4”像红旗……(多数学生在学前班就已经学过)。因此,这种方法用在小学一年级并不合适。

不用手指头也是错误的

小学生的算数教学,不仅要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还要能够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师要能够积极创设培养学生数感能力的更多数学活动,在活动中采用更为有效的策略,运用手指头这样的算数工具,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获得数感能力的提升。因为很多事物不可能都有图画或者事物,特别是计算的时候。多数人认为可以用小棒,但是,从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小朋友连小棒都拿不稳,拿在手上吧,常常掉在地上,摆在桌上吧,小棒容易滚动,计算时会多数。并且速度很慢,耽误时间,更重要的是用小棒助长了学生数算的习惯,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数。不是说小棒就不能用,当超过10,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时还是需要小棒的,因为手指头的个数有限。

唯有手指头不会掉,随时可以利用,也不会发生滚动而出错。

巧用手指头 让“数”真正进入学生头脑

数学活动是小学生数学知识获得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有效载体。为此,数学教师要能够为学生设计更多可以感知的活动,引领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数感,从而能够建构数量的多少,或者是对数的大小关系、运算关系的建构等。在数学活动中加入“手指头”,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算术能力。怎样利用手指头呢?多采用游戏的方法利用手指头,既适合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又方便携带。

1.布置学生学习大人的猜拳。

两人一对,各伸出一只手,出几个指头由自己变化确定,看谁最先数对,只数伸出的指头数。这样的游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一眼看几个的眼力,又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个方法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很难,适合反应快,计算快的学生练习)。

2.熟练“10”的组成。游戏组成“10”,分三步:

①师生合作,教师伸出两只手或一只手,伸出1~10中的任意一个数的指头数,学生也伸出两只手或一只手,但伸出的指头数必须跟老师的指头数合起来是“10”。每个学生都熟悉了以后才可以做第二步游戏。

②教师报“10”以内的任意一个数,学生伸出指头数,要求学生伸出的指头数必须跟老师所报数字之和是“10”。第二步游戏每个学生都熟悉以后再做第三步游戏。

③对口令。两个学生一组,甲学生所报数与乙学生所报数之和必须是“10”。各组组长监督对错,教师巡视。

这样凑“10”的游戏可以不厌其烦地重复练习,但每次练习不能超过3分钟,时间多了就会产生厌倦情绪。

为什么这样凑“10”的游戏可以不厌其烦地重复练习呢?因为对于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无论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都要用到“10”,凑“10”和破“10”,只要熟悉10的组成,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都好办了。这样的课堂,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细心观察、热烈交流,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数感的培养,感受到了知识获取的快乐体验,也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探究能力与探究精神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喜爱上数学实践活动。

熟悉了自己手指头的“10”以后,认识100以内数及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和100以内的减法(不退位)时,利用的小棒就必须每10根一捆,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一根一根地数了,这样物数对应多了,数就慢慢进了学生的头脑了,解决了由具体到抽象的问题,到二年级学习时,就多数可以丢小棒计算了。

本来,十进制就是以手指头为基础的计数方法。现在二进制是以电有无为基础,再将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的数。不说小孩子,生活中有些大人还在利用手指头呢,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可以浪费呢?

结语:综上所述,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小学生之后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于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教师必须要对计算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尝试使用“手指头教学”这样高效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不断激发学生计算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计算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高效率的学习,为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发展。

猜你喜欢
手指头指头数感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借你一根手指头
拉钩
拉钩
动动手指头
手指头
快乐语文(2017年18期)2017-02-17 22:39:37
请你到我家
儿童绘本(2015年24期)2016-01-22 18:31:21
从实际出发,促进“短指头”转化
中国火炬(2015年3期)2015-07-31 17:39:20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