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婷
(伊春职业学院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目前循证护理理念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说循证护理信息资源缺乏、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等,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针对循证护理理念加大研究投入力度。未来我国医疗业迫切需要大量的循证护理专业人才,我国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对护理学人才的培养力度,确保能够为医疗业输送大量的循证护理专业人才,确保我国医疗业能够得到持续发展。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临床护理模式,循证护理也被称为是实证护理,指的是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明智、准确的以现有的科研理论成果来作为基础,根据患者的治疗需求、治疗情况和治疗愿望,结合护理工作人员的临床经验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最终能够形成对患者最佳、最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依据最好的证据为患者实施最好的护理,遵循的证据是科研结果、临床经验及患者需要三者的有机结合。因此,护理人员应改变传统护理模式,向有据可循的新型护理模式转变。循证护理理念主要包含有四个过程: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和循证应用。循证问题指的是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时间问题指的是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对于护理行为模式提出的相关问题。理论问题则是跟事件相关的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发展。询证支持主要是针对问题来检索相关实证文献,得到跟临床、经济、决策制定相关的理论证据。循证观察则是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观察方法,尽量能够在小范围内实施实体改变现状的实践模式。循证应用则是在循证支持和循证观察的基础上获得了相关信息,针对改变的护理干预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研究。
随着我国护理学的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现实需求。因此目前护理学专业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大胆创新改革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循证护理教学跟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循证护理教学从解决临床问题入手,通过寻找最好的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得出来的应用结果,针对临床护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护理学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护理观念,规范后期的临床护理实践。因此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理念很有必要。
2.1 提升教师素质水平。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落实循证护理理念,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离不开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导。教师在教学中是重要的教学引导者,开展新的循证护理教学,需要教师来主导进行传播。教师不管是从知识传授、创新意识培养还是道德修养角度,都需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教师自身能够拥有渊博的学识和经验的技术,在教学中投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道德情操,才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要加强跟学生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综合素质水平。应用循证护理教学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积极开展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关键还是需要提升教师自身的循证护理意识和循证护理素质。教师要加强对于循证护理的认知和理解,并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强化循证护理教学理念,确保循证护理教学的顺利进行。
2.2 创设教学情境。上文中提到循证护理程序中主要包含有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和循证应用四个部分,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学会及时的抓住知识点和循证护理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通过循证护理教学掌握相关的知识,同时也掌握知识和循证护理之间存在的关系。例如在内科护理学学习过程中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教学目标,教师先创设出教学情境,模拟一位老年的高血压患者,让学生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来针对该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首先确定出循证护理方法,通过跟患者交流、查询相关病例以及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用药治疗历史等,获得相关信息成为研究的重要依据,然后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开展循证护理。循证护理是整个护理工作的完善和延伸。护理学员根据循证护理的三个重要要素获得研究一句,根据护理学员的个人技能经验,思考患者的愿望和治疗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护理方案。寻找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高血压病属于一种常见多发病,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特点。通过掌握的研究一句来确定出患者的饮食指导、药物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最终来检索系统文献寻找实证之后付诸实践。循证护理能够提升护理实践的科学性,把护理学院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发挥出来。
2.3 增加人文社会学科教学。循证护理理念的重点是患者的需求、实际情况,因此需要护理学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性的渗透人际沟通、心理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交谈技巧和沟通能力。只有跟患者无障碍的交谈交流,才能够准确的判断和收集患者的第一手全面资料,有利于接下来护理计划的制订。
总之,由经验护理向循证护理转变是21世纪临床护理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临床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将循证护理教学法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师生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