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烁男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望亭镇大望亭小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色彩是自然界的外在表现特征之一,也是美术创作最基本的应用手段。如何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应用技巧且让小学生用色彩去展示他们眼中的大自然和广袤的世界是每一个小学美术教师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让小学生通过色彩认识世界的观点并论述了让小学生用色彩去展示世界的重要方法,对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1 让小学生通过色彩来展示物品的基本特征。在最初的美术素质调查报告中,孩子们对色彩的认识非常浅薄,也不过是色彩的名称,以及常见事物所呈现的色彩的类型。一般来讲,孩子们对色彩的早期偏好会是色调较为浓烈的色彩,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偏好会逐渐从艳丽转向清纯或者不同色彩的组合。而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来讲,小学生要借助美术元素展现自己眼中的世界,首先要学会选用色彩。因为色彩能够展示物品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首先,美术教师要教学小学生关注物品的色彩,要让孩子们确认这种色彩是这种物品的存在和辨识标志,例如,不同季节的树叶具有不同的颜色,就是常青树,树叶颜色也会随着季节有深浅之分,更不用说那些落叶林了。春天的树叶多为嫩绿色或者嫩黄色;到了夏天,有的树叶变得油绿绿的,有的树叶颜色变得很深,到了秋天,枫叶是红的,杨树叶和银杏叶是黄色的,而松树和柏树以及冬青等长青树的叶子都还能维持绿色不变。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懂得要想画好作品,就要让作品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而颜色则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辨识物品的属性,是物品的基本特征,只要能选好观察的角度,观察细致一些,就会把握住这种物品的独有颜色特征,很好地展示物品的特性,让人们看到作品的时候,不会在颜色的表现力上有任何争议。
1.2 让小学生通过色彩来展示物品所承载的情感。色彩具有情感表达倾向,在人们感到悲伤的时候,天空不会是透亮的蓝色;在人们心情愉悦的时候,也不会用灰色来渲染氛围。因此,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孩子们明晰色彩在情感表达方面的辅助作用,在自己的作品创作中不要出现色彩误用的情况,以免降低画作的表现张力。
例如,笔者曾经这样询问孩子们:如果你愤怒了,你觉得那种颜色最能体现你当时的心情?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红色!”,确实,红色是一种情感色彩非常浓烈的色彩,是一种火辣辣地情绪非常饱满的色彩,完全可以代表愤怒。当笔者再问,当你对未来充满希望,你想用什么色彩呀?大部分孩子回答“绿色”,因为他们觉得绿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代表着未来发展比现在要好。由此可见,在无形中,孩子们会把自己的情绪掺入到美术创作中,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则要落实到颜色的运用上面来。笔者在学生们的日常绘画中就经常提示孩子们用心去想,你的作品和他人作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其实不是绘画的技巧,而是画作所承载的情感不同。笔者会通过演示让他们看到不同绘画材料在色调、色彩的层次感上面所存在的差异,让他们在绘画的时候尽量选用适宜的绘画材料来展示所画内容所承载的感情。
当孩子们明晰色彩的功能之后,教师就要采取有效措施让小学生掌握色彩运用的法则。
首先,笔者希望通过“熏”的方式提升孩子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所谓的“熏”就是不动手实践操作,仅凭着看和思考来感知色彩的运用法则。例如,笔者给孩子们展示《八骏图》,让孩子们比较并讨论:在同一匹马的身上,徐悲鸿大师在色调的浓淡方面的应用法则是基于什么?孩子们最初都认为是绘画时观看的角度不同,笔者先肯定了孩子们的看法,但是接着笔者就以马腿为例,提示学生们马腿抬起的时候和不抬的时候在什么方面不一样呀?孩子们给了诸多个答案,终于有个孩子说,力度上肯定不一样。除此之外,笔者还让孩子们观看不同天气下的同一座山的画作,有雾的山脉线条柔和,色彩较淡,而天气晴朗的时候,山势巍峨,色彩较浓烈。这样孩子们就会明白色彩的选择、搭配以及色调的运用一方面与实物本身的属性有关,另一方面也要看绘画时有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只有在优秀作品的感染之下,在具体画作的技法讲解中,孩子们才会对色彩运用有更深刻的感悟。
其次,懂得色彩运用的法则并不等同于孩子们会熟练地操作。要想用合适的色彩来展现自己眼中的世界,教师会让孩子们参加适量的实践训练活动。笔者会带着孩子们去观察学校的花坛,看不同角度光影下的物品的色彩明暗的比例。只有在一次次动笔后,孩子们才会明晰,懂得道理是一回事,真正要掌握好色彩的表现技巧真的需要在大量的观察、对比、分析和对失败作品的反思中提升认知才能够有进步。
当然,教师在孩子们有挫败感的时候要做好情绪安抚工作,尤其小学生的耐性很差。因此实践活动安排不宜过密,要留给孩子们情绪舒缓的余地。教师更要多鼓励孩子们,让他们彼此间多交流多探讨。孩子们其实还是非常喜欢用色彩来描绘这个美丽的世界的。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离不开色彩教学,小学美术教师要让孩子们明晰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功能并掌握运用色彩的法则,为美术教学的有序开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