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萌
(陕西省丹凤县蔡川镇九年制学校 陕西 丹凤 726200)
中学地理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认真加以重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来说也是必需的。我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都属于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进一步了解与地球相关的例如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地图的运用,地图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和感性的知识,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看地图可以了解中国地形的三个阶梯的形状,知晓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可以知道造成一个地区水资源分布的地理原因。明白在一个地区工业分布的现状合理与否,如何合理地布局生活区与工业区等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地图教学。地图有教学挂图,课本中的地图,还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可以使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对于传授基础知识相当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要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深深地根植于心中,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解宝岛台湾的时候,不但要讲台湾的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资源,还要讲解台湾的历史。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讲起,中国战败后被迫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1943年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宣言》中,明确指出,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这其中钓鱼岛就包括在内。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日本近来却要实现“国有化”从而导致中日关系跌至冰点,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所有炎黄子孙所不能容忍,钓鱼岛问题完全由日本方面挑起,日本应该深刻反省其战争罪行,军国主义行径遭到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日本必须正视现实,取得包括中国在内的曾深受其害的亚洲邻国的谅解,这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也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安定与发展。在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又渗透了有关的时事和热点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广大教育者的青睐。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比如,在讲解水循环的时候,单纯地水循环分解为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三个部分来讲,只看课文上的图例,收到的效果不尽人意。这时候就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进行情境展示,通过动画展示海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水汽经过冷却形成降水,降到地面,形成地表径流,然后下渗再形成地下径流回到海洋,从而完成海陆间的大循环。经过Flash动画的逐步演示,让学生看清了海陆间循环的几个环节,既清楚又生动,有助于学生对水循环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对这一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再如在讲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时,“褶皱”“断层”“海底扩张”这些知识点单纯通过文字表述还不好理解,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一些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和视频动画把这些知识点都变成动画显示,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后,对这些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就一目了然了,而且动画展示形象、直观,印象深刻,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要让学生在中学时代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