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鹏
(贵州省湄潭县茶城中学 贵州 湄潭 564100)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其自身特点,他们正处于一个身体和心理逐步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加强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需要通过教育手段促进个人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理念也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培育核心素养也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也成为了社会和教育界十分关注的话题。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知识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推动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充分体现了知识就是力量的重要理念。知识创新对人才创新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需要人才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因此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进步推动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初中的信息技术教材很可能出现更新不及时的现象,无法跟上科技发展变化的脚步,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上时候,老师不仅需要进行一些信息技术相关基本知识的传授,更需要进行创新性学习的引导,激发学生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些素材以及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独立进行资源获取和信息分析,提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合理的反馈和评价,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感悟能力的提升,更加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总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积极性和兴趣,更加努力地开拓进取,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学习,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协作性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例如在进行幻灯片制作和播放学习中,整堂课程中幻灯片的播放是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课程中的基础内容,学生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有些生疏,老师需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讨论空间,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对知识有一个更加清楚地认识。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当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
信息时代,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方式方法都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不仅突破传统教学中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更是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在此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辅助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例如在讲解贺卡制作这一课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堂课的内容,对课程有一个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可以通过多媒体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进行多屏互动,更好地展示给学生,从视觉和听觉等多方面对学生感官产生刺激,增强学生对这堂课知识的记忆,让学生的记忆更加长久。由于课堂的时间优先,一堂课讲授的知识可能较多,有些同学无法及时跟上老师的进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达不到要求,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微课堂或者在线课堂的方式,将一些知识点做成短小精悍的视频放在上面供学生复习和学习。微课教学模式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随时随地能够学习到自己想要复习的知识点,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同时老师还可以借助公共教育服务平台或者网络多媒体平台,延伸教学的广度或者深度,将信息技术与其他科目的知识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基础能力,其中情感态度也是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从情感态度培养的角度出发,不仅要注重传授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更加要注重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其中包括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以及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等观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养成良好的健康信息意识,学会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利用这些知识创造有用的价值,老师可以结合一些反面教材对学生进行道德素养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树立争取的世界观。例如在安排学生制作母亲节贺卡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作业知恩图报的人。同时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寻找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网站,让学生浏览优秀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眼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科学技术,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更多的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