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凯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财金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他强调“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强化教育引导,使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文化,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大学文化是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内核和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一种能反映学校办学理念并在长期实践中一经师生接受并能自觉弘扬代表大学价值的行为取向,是师生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源泉。而广大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如何将大学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场域理论,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是指人的行动会被场域所影响。场域,它不能理解为被一定边界物包围的领地和一般的领域,它是有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存在。大学文化是指生活于大学校园的师生在其生存和发展中形成并通过他们的各种活动表现和传承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审美趣味等的整合体。大学文化既是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也是一种凝聚高校教育理念、校训精神、校风等精神文化品质,由此形成的文化“场域”,能够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精神内核。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在价值多元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使得掌握知识多、思想观念新的大学生们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出现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意识。如何有效做好教育引导工作、纠正错误信息、批评错误言论、弘扬主旋律,扶植正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在互联网大数据新时代,充分利用现代化载体,在多元化社会思想大潮交汇中彰显文化魅力,对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所进行的深度挖掘和整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起到较大作用。一方面,夯实文化基础,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融会贯通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奠定文化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勇于推进理论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积极、有力的举措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从文化“场域”视角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长期以来秉承 “教育是一种大爱”的情怀,把“善心、善言、善行”作为学校教育理念,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狠抓落实,常抓不懈。为更好构建大学文化,营造“善心、善言、善行”的“三善”文化“场域”,学校通过推动特色彰显度提升,拓展校园文化载体,强化文化教育平台、教学楼等载体建设,增强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同时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题的“三自”管理。实行“早睡、早起、早锻炼、早读、晚自习”的“四早一晚”制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努力建立和完善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全面成才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工作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逐步培养学生成为“政治上成熟,素质上成型,能力上成长”的“三成”时代新人。而该项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即是通过营造“三善”文化“场域”,以“三自”管理为手段,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政治上成熟,素质上成型,能力上成长”的“三成”合格接班人为目标的“三三三”体系。
1.强化顶层设计,弘扬优秀文化和传播“三善”理念有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校范围内培育大爱精神和“三善”教育理念。制定《“十三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从制度建设顶层设计上,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优化育人环境,弘扬优秀文化,传播“三善”理念。
2.突出载体建设,弘扬优秀文化和传播“三善”理念有平台
一是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建成5400多平方米的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取名为“长善苑”(源于《礼记?学记》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旨在鼓励教师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激发学生的善心、善言、善行,营造积极进取、善于研习的文化氛围。建筑结合传统建筑风格,结合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和精神,得名于《礼记》,凸显了文化品位与教育内涵,是传播“三善”理念的重要平台。二是建设冰心文学馆分馆,与福建冰心文学馆共建,挖掘和传承冰心精神,长期打造“冰心大爱三善起航”校馆志愿服务项目,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三是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冰心公园,以福建历史名人“冰心”命名学校主干道,同时,学校全方位提升图书馆文化氛围,在图书馆设置冰心生平展览,集教育、参观于一体。
3.丰富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弘扬优秀文化和传播“三善”理念有抓手
一是利用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充分吸收大爱校园文化和“三善”育人理念基础上,组织编写校读本教材,构建中华文化传承教育通识选修课平台,凝练出国学经典与人文素养、修身与明礼养成等课程。
二是举办国学大讲堂。国学经典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自立之基。国学经典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为营造浓厚的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每学年举办4场以上国学大讲堂,邀请著名的国学专家莅临讲学报告。师生透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先哲的优秀思想,感受、领悟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
三是举办“三善”讲坛。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落实吴钦明先生所倡导的“善心、善言、善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是一种大爱”的情怀,学校设立“三善”讲坛,举办高品质、高质量的学术活动。“三善”讲坛的开讲,让更多的学生感受、领悟学校“三善”教育理念,在讲坛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和“爱”的洗礼与锤炼。讲坛已真正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和推动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
在认真学习领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学校通过不断完善“三自”管理等相关举措,搭建好平台、丰富教育手段,突出实践育人、突出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育方式。出台《中共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委员会关于学生“三自管理”的实施意见》,有意识地在学生中营造“三自管理”氛围,要求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践行“三自”管理,真正实现入耳、入脑、入心,从而促使学校的学风建设、团学活动、校园文化、“四早一晚”等各项工作效果显著提升。
“政治上成熟,素质上成型,能力上成长”的“三成”时代新人,是学校在长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提出的要求。为让青年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激发在政治上要求进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词解读“每周一词”的学习活动,每周日晚点名时组织全体学生学习并上校园网同步推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思想入党和政治引领,做实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党校培训班要求学员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原著,并撰写学习心得。同时深入开展各类活动,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等,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力争使活动影响力覆盖全体,以此培养“三成”时代新人,促进学生成才成长。
近年来,随着文化“场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三三三”体系深入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师生及品行兼优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他们传承和弘扬“三善”理念,并用自身的行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为学校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提升了良好形象。培养“三成”合格接班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三三三”体系已然成为学生永驻心灵、滋养人生、终身受益的有效载体。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三善”“三自”“三成”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工作平台。基于文化“场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三善”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在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上进行有效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师生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三自”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健全的“三自管理”长效机制为主线,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为学生成长成才夯实基础,促使学生逐渐达到政治上成熟、素质上成型、能力上成长。由此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三三三”体系具有一定的经验推广示范、辐射带动成效的作用,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探索,对高校学生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