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熙军,刘雅娣
(兰州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庭院设计摆脱了平铺直叙、千篇一律的模式,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摒弃了那些华而不实、缺乏内涵的设计,开始追求一种对自然最初的悸动、精神上的返璞归真。正因为如此,日本主流的侘寂美学思想开始迅速流行开来。
众所周知,日本的禅宗思想源于中国佛学。作为当今日本美学流派中主流美学体系的侘寂美学又脱胎于日本禅宗思想。侘寂美学作为一种禅学思想影响下的审美意识自然也留有中国禅宗思想的印记。
侘寂, 在日本传统思想中意味着一种文化、一种世界观、一种美学思想。它也是一种审美观点。侘寂的概念源自小乘佛法中的三法印,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理念,最初是由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提出的。他将禅宗与茶道两者相结合。经历时代的变迁,侘寂美学现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茶道了,其中所包含的思想与意境被后人广泛运用在设计中。侘寂常常表达出一种短暂的、残缺的、不完满的美,是一种恬淡的、清寂的、不事雕琢的美。这种美是超越外在和时间的接近事物本质的美,看似平淡枯寂,实则气象万千,意韵悠远,却又永远保有着一种不可言说的神秘感。
侘寂美学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它所呈现出来的包容性非常强。往往设计作品看似简单,如同一张白纸,却时时透出“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学意味,受众的审美感受在这里变得尤为重要,必须通过合理的情感附加,给予作品新的定义和诠释,侘寂之美才能得以充分展现。侘寂美学看似简单,却包容了人们思想终极的自由性。
侘寂美学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它看似随着时间、空间定格,但却在时间的流淌中延展出一些新的精神思考。这种思考不但体现在对事物外在的分析能力上,还蕴藏在对自然空间饱含的深刻感情中。
侘寂,看似一种简单的不经意,却是凝练而又隽永的,渗透着岁月沉淀后的细腻与时间的顿悟,是精神大于物质的表现。
侘寂美学在庭院设计中,重点表现在还原自然本来的风貌,不去过多地粉饰雕琢,不局限于具体的环境,体现侘寂美学的简约质朴。
被大众赞美为侘寂美学集大成者的日本枯山水园林,更多的是注重精神性的感受、形式上的象征性,以及隐匿在景观空间之下的内在精神力量。设计者将对水的思索、风的情感、山的表达等注入作品中,表现了“方寸之地幻出千岩万壑”的精妙视觉体验。它是一种建立在自然基础之上的美学示范, 向往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学情态,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感悟。
如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道路上不停地探索,现代的庭院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传统的侘寂美学基础上,既通过不断挖掘美学文化的精髓,又用积极的态度融合现代的设计手法,同时结合更多的中国地域性元素,将其融合于景观设计当中,使之更加契合当下景观发展的需要,并有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和实现更多的可能性。
李欧纳·科仁笔下所描绘的关于“侘寂”的画面是这样的: “首先割下一捆草,将其竖立在原野上,并把顶部绑紧束好,就这样,一座草屋出现了; 第二天,松开草束后,一瞬间草屋又回归为广大草原上的草堆之一,这就是 Wabi-sabi。”[1]可见物、时间和空间的联动关系,才是侘寂美学的精髓所在,深刻地诠释了其顺应自然的至高境界。一个庭院中所存在的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需要被系统化接纳的审美对象,它们之间是存在关联性的。
侘寂非常注重大自然经过岁月的洗礼、在物上镌刻下的时间痕迹。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反复提到粗糙原质的事物,他认为天然的损耗会衍生出一种静谧、注重本心的美。[2]就像铁质的器具经过时光的洗礼,会生出绿色的锈迹,这就是一种侘寂的美,强调一种“不依托于外在”的美。
侘寂提倡自然有机的形式,遵循空间和空间中事物的特性规律进行处理,使庭院设计超越空间形态本身所带来的感觉,转而去协助空间的观赏者达到欣赏“侘寂”的平和心境,最终成就一个整体的合理规划,遵循自然的形式美法则,而不是一味地完全被客观条件所束缚。在庭院设计中,往往可以依据空间的虚实关系对比来表达,如虚深实浅、虚大实小等形式,或通过对应和互补关系,在简素的材质和空间构成之下,通过空间、比例、光影、色彩等视觉引导,在感知以外的层面诠释着设计者对自然和谐心态的理解,使一切仿佛没有刻意设计过那样自然。
侘寂主要诠释的就是顺应自然,接纳万事万物中所存在的不完美,潜藏在细枝末节中容易被人遗忘与忽视的就是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西方多崇尚坚实耐久的材料和对称性的材质形式; 而源自东方审美体系的侘寂,则偏爱有残缺的自然材质以及不对称的有机形式。
在庭院设计中,对自然残缺的材质进行适当处理,使其特征和设计形式融为一体。除了中国传统意义上斑驳的篱笆矮墙、破损的陶碗、粗糙的石块、干枯的枝叶等自然之物外,也可加入现代的金属、玻璃、塑料等。所用材料不能是事先人为设计加工过的材料。使用材料时, 要尽量保持材料的原始特性与独特性,尽可能地不去修饰,随时间流逝打磨陈旧,呈现出自然的肌理、纹路、触感变化,顺应材料的自然蜕变和损耗,将时间对事物的真实影响暴露无遗,引导人们接受并欣赏这种不完美之美,甚至展露出人们本质上的脆弱,感受侘寂的核心意味。
从侘寂美学的角度出发,庭院内除了建筑和景观素材,色彩的主题更多地来自植物。日本传统的枯山水多用常绿植物,以不同层次的绿色来体现一种细微的差别,几乎不用开花的植物。
侘寂追求的是一种简素的情趣,但是现代的庭院需要挖掘一些新的方法,在保有庭院朴实无华的本真、符合这种简素色调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生态的多样性。可以选取红枫、桂花、杜鹃、山茶、鸢尾等一些色调清雅的开花植物或者色叶乔木、灌木来表现色彩的变化。在庭院造景中,常绿植物由于长年保持绿色风貌,能为这些观赏花和彩色植物增色添彩。在植物组团或者转折的位置,配置花叶植物可以起到点亮景观的效果,使整个庭院在一年中不同的时段呈现不同的景色,充分利用季节变换,从色彩、层次、质感等要素出发,营造丰富多彩平淡恬逸的写意氛围。添加自然之色来点缀空间,从绽放、繁茂、凋零的一个个瞬间流落出时光之美,让人体会到侘寂的踪迹,也增加了生命感和悠然之意。[3]
源于禅宗理念的侘寂,在精神氛围的营造上,是空间实体中的巧思和细节。[4]如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 贝聿铭在博物馆外观的色调上精练了灰色和白色,传递出极致纯净的感觉,通过在庭院墙边白色的沙砾上精心配叠山效果, 映衬出层叠的剪影轮廓, 给人们营造一种看群山起伏的绝妙意境。
侘寂不是单纯追求视觉上的完美与华丽,它追求的是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有时甚至是大片留白和氤氲中所带来的余韵与想象空间。真正体味这些境界,则需要人们调动全部感官和身心,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去体悟那些稍纵即逝却又意味悠长的美感,去感悟自然的多姿多彩。从细微处体现时间的流逝,抓住视觉上的空灵感,甚至是植物凋零的瞬间,从中发现侘寂的美感。感知粗糙沙石,摸索木块纹路最原始的触觉,闻到水声、鸟鸣、风吟、落叶的簌响,嗅到花草的芳香、空气的清爽,这种种气韵在体腔萦绕,恬淡舒展的情绪油然而生,仿佛与自然万象共鸣融合。这种对环境细节的理解和回味,可以在具体而有限的环境中创设出充满细节和联想的精致景观。[5]
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渐渐重视慢节奏的生活,这恰恰契合了人们对于侘寂美学的接受和认同。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得到一种寂静而惬意的生活状态。我们的庭院设计就是希望唤醒大家对自然,对身边美好事物的细心体会。将侘寂美学与本土传统、地域文化融合,摒弃那些粗浅的模仿,探索一种追求人工之美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的理念,使人们对于场所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既朴实又感动恒久的现代庭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