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旭升,韩丝银,赵向红,林 江
(1.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3.青岛心汇路得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生产性人格理论由弗洛姆提出,他在代表作《为自己的人》中写道:“生产性是人运用他之力量的能力,是实现内在于他之潜力的能力。如果说他必须运用自己的力量,这就意味着他必须是自由的,他不能依靠那些控制他力量的人。生产性意味着他把自己当作一个他之力量的化身,一个行动者而加以体验。”[1]因此,生产性人格理论突出自我的存在,而非对外界他者的依赖,是在自我构建基础上对自我潜能的使用。高校毕业生自从校园踏入社会,就代表着个体事业的建立和承担起家庭、社会责任重担的开端。但基于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变迁,许多高校毕业生仍处于对自我探索和职业发展的困惑时期,对自我认识不明确,容易受社会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抉择时思想混乱,形势令人堪忧。本文基于弗洛姆生产性人格理论,思考和分析当前中国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应对策略。
1.1 存在问题 许多高校毕业生仍处于对自我认知模糊、对职业前景紧张好奇的状态,存在更多社会期望与内心状态之间的矛盾。而为了满足社会、家庭期望及其相应的“自我期望”,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内心需求已无条件考虑,继而被淡漠搁置,导致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不高,存在找不到自我、身心亚健康状态的现象。
1.2 原因分析
1.2.1 自我认知匮乏 许多大学生是在父母期望和学校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其在受教育阶段的“任务”明确,且大多受父母引导,只需在既定的学业中取得不俗成绩便可成为“优秀”,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还缺乏自主思考与选择的能力,不知道在面临选择时自己喜欢什么,或把父母或社会的期望作为自己选择的依据,无法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只能简单的归类为“内向、外向”等,盲从现象普遍存在。自我认知主要包括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四个因素[2]。对自我认知不明确,意味着无法准确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在选择工作时因不确定、不坚定对自我的认识而受到其他的诱惑,很多为了获得岗位而主动改变自身[3],从而选择了自己并无真正兴趣的工作,导致工作中消极被动,缺乏工作的自我效能感。在这种情境中,他们能够行动,但他们不是真正的行动者,其能动性是他们所无法左右的压力作用下的结果。
1.2.2 缺乏自我控制感 即弗洛姆所称的“非生产能动”,在这种能动性中,我们看不到对权威的明显依赖,而是有赖于以舆论、文化形态、常识或任何旗号所暗示的权威,这种能动性并不来源于自己的精神或情感体验,而是来源于外在的推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能动性缺乏自发性。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其长期对父母、学校的依赖,形成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因此在独自面临选择时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希望父母或社会能帮助其作决定,这是长期在接受取向中形成的人格缺陷,而倘若不觉察,任其发展,便是对自我的不负责任。
1.2.3 缺乏工作之外的学习和实践 许多毕业生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但由于缺乏工作后的再学习,单纯以“完成作业”的思维去完成工作。首先,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职业及其相应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社会活动及社会关系展开和进行的基础,职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个体在社会分工中担任不同的社会角色[4],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因此需要后天的再学习;其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人来开展的,因此,许多毕业生长期的只关注自我,并且只存在于自己的头脑中,对于人性的客观真实兴趣索然,甚至以刻板印象来将他人对号入座,产生人际关系的冲突。而这些刻板印象只是从社会偏见、躁动的媒体、周围的噪音中得来,掩盖了丰富的人性事实,继而促使其对他人缺乏兴趣和交流,失去了许多学习的机会。
2.1 增强自我认知 每一个在自我认知上投入时间的人都会发现,自我认知远比可预见的要丰富、真实和令人惊喜,而对于长期处于“接受取向”的毕业生,认识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就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①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从生理基础上来讲,即使每个人的大脑结构基本相同(同具小脑、大脑、脑干,大脑都可分成四叶),但不同部位的大小、沟回数量深度、脑区活跃程度等不同,均会影响我们的想法和行为表现。因此,可以在业余学习一些关于人性方面的知识,或者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以填补认识上的空缺。②别人眼中的自己更加真实。许多毕业生对自我的认知长期停留在自己的头脑中,隔绝了外界信息的反馈,因此可以多跟周围的人沟通,征求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保持开放的心态,关注自我认知愈加完整,而非悲观地看待自我的缺点。③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同。许多毕业生在初入工作环境中,为了与别人保持一致,甚至在压抑、焦虑的心理状态下负重前行,直到身心受损才觉察。而自我的存在正在于他具有使自己与他人相区别、使自己成为他所是的功能。自由和幸福人对自己的理解,在于努力实现自身的潜能,并愈发接近人性模型[1]。理解了人的差异性,就能从积极一面看待独一无二的自己,挖掘自身的潜能,而非在群体融合中保留残缺的自我。在此基础上,看到每个人的不同,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意味着能够按其本来面目看待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的个性和唯一性。没有认识,就不可能做到对人的尊重;没有对人之个性的认识作引导,关心和责任也将是盲目的。
2.2 提高自我控制感 对于长期处于“接受取向”的毕业生,失去了这个条件,反倒觉得茫然,这是关键的过渡期,是成长的苦痛。为了尽快度过这个困难期,构建独立的自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①学会独处。独处的好处在于给自己躁动的心灵一个安静的机会,使其得以在穿梭来往的喧闹中冷静下来,找回自我的力量。人在必要时,只要能做到安静和独处,生产性的爱、生产性的工作、生产性的思维就是可能的,能够倾听自己的声音是有能力倾听他人之音的先决条件,能独身自处是能与他人相处的必要条件。②学会拒绝。生活中常有长辈或者更有主见的同龄人习惯于掌握主动,不免伤害到你的权利,此时你需要警惕保卫你的权利,不要让自我“偷偷溜走”,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自主做出决策。③学会掌控。工作中难免有压力,习惯于被动工作的人,往往会遇到计划不可控,甚至无法完成的局面,给自己带来不良的效能反馈;而自信高效的人,无一不是主动掌控工作,从而获得更高的自我控制感和成就感的,在这个过程中,是他所代表的力量在行动。生产性所创造的最重要对象是人自己,精神的诞生过程不是自动的,它需要生产性的能动性,赋予人的情感和智力潜能以生机,并使人形成自我[1]。
2.3 积极思考,获得心理资本 态度是个体解释和认识自我处境的一种方式。心理资本,就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态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每个人都是心理健康的调适者[5]。积极的态度无疑会促进工作效率和自信心的提升,而态度的保持也需要付出积极的努力,需要像保护自身财产一样保护自我的态度和思维,时刻警惕他人消极态度的影响。通常,人们只关注客观的条件和产出,忽视在实践过程中伴随的心理态度。这就需要我们:①及时重建积极态度。在遇到挫折时,如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或是遇到人际冲突时,及早行动,防止已经产生的问题在心中膨胀扩大,即便可能遇到尴尬和困难,但与维持积极态度的价值相比,付出都是值得的。②警惕身边消极因素。在遇到身边消极心态的人或令人沮丧的事时,警惕即将出现的消极陷阱,经常进行自我态度的评估有利于积极态度的保持。③努力关注积极因素。在积极态度受到损害时,努力关注困境中积极的因素。每个工作中都存在积极和消极的因素,选择注意什么都会直接反映到你的态度中,即认知影响态度,选择什么样的认知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态度[6]。在保持积极态度时,你就获得了事半功倍的工作方法,并对你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迁,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存在着社会责任和人格状态不平衡的问题,在充分理解生产性人格理论基础上,积极强化自我认知,提高自我控制感,保持积极态度,能为改善其职业现状提供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