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瑞阳运用“血水相关”理论辨证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经验总结

2020-03-03 20:44朱成林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四物汤滑膜炎化瘀

朱成林,徐 晶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指导 傅瑞阳

傅瑞阳系浙江省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尤擅运用经方诊疗骨伤科疾病,但不拘泥于经方,对伤寒经方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大大拓展了经方在骨伤科疾病的应用领域。笔者有幸跟随傅师学习经方四年有余,受益匪浅,现总结傅师运用“血水相关”理论辨证诊治膝关节滑膜炎的临证经验,以供同道参考。

1 理论基础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症并治第十四》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1]本经文不仅阐述了妇人水气病发生的原因,而且也提出了“血不利则为水,水不去则生瘀”的“血水相关”理论,该理论最初用于指导妇科疾病的诊疗,后经众多医家的临床发挥,逐渐形成了化瘀利水法治疗水肿的理论。

傅师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更深入拓充了“血水相关”理论的临床范围。他认为“血不利”不单指妇人经血不通,也包括瘀血、离经之血凝滞机体,日久不去或血液循行不畅阻滞于脏腑经络等组织,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讲,所有不以正常状态停积于体内的血液均可称为“不利之血”,“水”也不单指水气病抑或后世论及的水肿,也可指体内水气、津液输布障碍所形成的病理状态。

一方面,血与水两者相互化生、相互依存。早在《灵枢·痈疽第八十一》中有云:“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2],津液散布全身,滋润皮毛肌肉,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滋养髓脑,滑润脉管,同时也是构成血液的基本物质。唐容川《血证论》曰:“血得气之变蒸,亦化而为水”[3],血得气化,渗出脉外,化而为水。血与水均由水谷精微物质生化而来,共源而异流,故有“津血同源”之说,血行脉中,津液渗注于脉,借助血脉散布周身各脏腑组织,血液循行调和顺畅则无水液输布障碍;血液为津液中最为精微的物质,津液充足,血液得以滋养,乃可充盈脉管,血始循行全身。

另一方面,血与水两者彼此影响、互为因果。《金匮要略·水气病脉症并治第十四》云:“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是有关血与水关系的最早论述,阳气不温,水湿不散,内停机体,气机升畅失职,经水不行则闭而为瘀,经闭血瘀,而后化水,水气不去则聚而为肿,此即为“血水相关”理论的雏形。后世《证治汇补·风肿瘀肿》言:“瘀肿皮肤光亮,现赤痕血缕,乃血化为水也”[4],临床上常见的水肿一般由于血液循行不畅,气机升降失调,血液不能正常行于脉中,瘀血内生日久为水,水液聚集最终导致局部或全身水肿。何梦瑶《医碥·肿胀》亦云:“气、血、水三者,病常相因,有先病气滞而后血结者,有先病血结而后气滞者,有先病水肿而血随败者,有先病血结而水肿随败者”[5]。唐容川《血证论》将这一学说发扬光大,详尽阐释了“血水相关”的理论,“失血家往往水肿,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不离乎水也”“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总的来说,水不去则化瘀,瘀不解则生水,是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傅师认为血、水的概念不应仅仅局限于上述内容,仍需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理解和发挥。

2 对膝关节滑膜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膝关节是人体运动最频繁的关节,承重最多,体积最大,再加上其内复杂多样的结构及众多的软组织、韧带,导致劳损率和损伤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膝关节滑膜炎是以关节疼痛、肿胀甚或畸形、关节积液及功能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非感染性炎症,外伤、慢性劳损和退行性变均可引起滑膜炎,在所有人体关节中其发病率处于前列[6]。膝关节周围滑囊众多,与关节腔相通,因此在人体诸多关节中其滑膜面积最大,滑膜分泌润滑液滑利关节,在各种原因直接或间接影响下,滑膜受损伤引发无菌性炎症,在炎性因子的作用下滑膜分泌渗出液,当腔内的渗出液足够多时则导致膝关节肿胀。

本病属中医“筋伤”范畴,《张氏医通·诸痛门》记载“膝者,筋之府”[7],认为膝关节总司经筋,是经筋疾病好发部位,《杂病源流犀烛》亦有记载“筋之总聚处则在于膝”[8],膝伤则筋伤,筋伤则人不能行。中医认为跌扑损伤或风寒湿痹等邪气入侵膝关节,血脉受损,瘀血内结,气机不畅,津液阻滞,血水互结,停聚于膝关节,经筋无以濡养,不通则痛,故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功能活动受限,正如《血证论》所说“凡跌打未破皮者,其血坏损,伤其肌肉则肿痛”。究其根源,乃是瘀血内生,水湿停聚,两者互相为用,令病情缠绵难愈。傅师认为治病应当求本溯源,根据“血水相关”理论,活血以促水,利水以活血,以血水同治为主要治则,在化瘀利水的基础上辨证论治,或清热、或散寒、或补肝肾等等不一而足,同时还应注重标本缓急,瘀血为主者化瘀利水,水湿为甚者利水化瘀,只利水而不化瘀、只化瘀而不利水,均非其治,只有思虑周全,随证治之,才能效若桴鼓。

3 治疗经验

据上所述,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历代医家的见解,傅师认为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为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基础合方。五苓散出自《伤寒论》,与此有关的条文达12 条之多,原本为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而设立,傅师根据“血水相关”的理论,独取其祛湿利水的作用,用以缓解膝关节积液及其衍生症状肿胀,其意在活血须利水,水去血自行。桃红四物汤又称加味四物汤,本为妇女调经所立,傅师取其养血活血之功效,瘀去则水无以附生,血活则瘀不能,使瘀血祛、新血生,化瘀生新,新血生,经筋得以濡养,膝关节功能活动舒展。不管水病及血,还是血病及水,血与水总是相伴而生,互相影响,五苓散侧重于利水,桃红四物汤侧重于化瘀,因此两方相合,众药合用,共奏祛湿利水、养血活血之功效,诸症得消则疾病可愈。

此外,傅师又言,鉴于临床上病情复杂,症状繁芜,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无法涵盖膝关节滑膜炎的所有证型,应在上述合方的基础上,以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为根本出发点,辨证论治,湿重者加大利水的力量,血瘀明显者增强化瘀的功效。若患者膝关节红肿,热像明显,则予连翘、滑石、山栀等清利湿热;若患者膝关节皮色不变,触之不热,寒象明显,则予川草乌、干姜、附子等温热散寒;若患者不能久行,易于劳累,则予杜仲、补骨脂、川牛膝等补益肝肾。

4 验案举隅

患者,女,63 岁,2018 年7 月20 日就诊。主诉右膝关节疼痛3 年加重1 个月。患者自诉3 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膝关节疼痛不适,上下楼梯尚可,行走过多则膝关节酸痛明显,遂于当地卫生院就诊,查X 线片示右膝关节轻度增生退变,予针刺、口服止痛药等对症处理,疗效时有好转。一个月前患者感上述症状加重,查体:右膝关节轻度肿胀,局部压痛明显,皮色不变,肤温正常,关节屈伸功能正常,右浮髌试验弱阳性,右股四头肌轻度萎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均正常。舌质淡,苔滑,脉沉细。西医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炎,中医诊断为筋伤,辨证属肝肾亏虚、瘀水互结,治宜补益肝肾、化瘀利水,方用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处方:茯苓9 g,猪苓9 g,白术9 g,泽泻15 g,桂枝6 g,当归15 g,熟地15 g,川芎15 g,白芍15 g,桃仁15 g,红花15 g,川牛膝15 g,杜仲20 g,桑寄生20 g。共7 剂,每日1 次,早晚分服。2018 年7 月27 日二诊,患者诉右膝疼痛较前缓解,膝关节活动度稍有好转,无明显肿胀,上方去泽泻、猪苓,继服7剂。2018年8月3日三诊,患者诉右膝略有疼痛,无肿胀,守上方继服7 剂后疼痛消失,无明显不适。3 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病情未见发作,嘱其避风寒,避免劳累。

按:患者右膝疼痛,轻度肿胀,局部压痛明显,皮色不变,肤温正常,傅师认为此病位在膝,虽患者临床症状为右膝关节肿胀疼痛,右浮髌试验弱阳性,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然究其根源在于肝肾亏虚、经筋失养,“血水相关”是发病的关键,本病属本虚标实。因此治疗上根据“活血以利水,利水以化瘀”的治疗原则予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利水化瘀,又因患者年老体弱,经筋缺少濡养,故加用川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标本兼治,从而达到肿胀消而疼痛止的效果。

5 小 结

“血水相关”理论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提出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从血与水的关系出发,阐述了水气病的病理机制,而其创立的利水化瘀法成为后世治疗水肿及瘀血类疾病的滥觞,指导着这些疾病的治疗。傅师发现“血水相关”理论同样可以用来指导膝关节滑膜炎的治疗,盖其有着共同的病理机制,所以膝关节滑膜炎的治疗重点在化瘀利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血水互结为膝关节滑膜炎的基本病机,但在治疗过程中不可单单化瘀利水而忽略了具体的证型,临床上应当辨证论治,灵活运用“血水相关”理论,随症加减,药证相契,方能收效。

猜你喜欢
四物汤滑膜炎化瘀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生姜粥缓解滑膜炎疼痛
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的四物汤重定位及抗乳腺癌有效成分群辨识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80例临床观察
通经活利汤配合皮肤牵引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53例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