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对策研究

2020-03-03 19:57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民族人才传统

范 波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04)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通过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治理振兴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广袤的农村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和乡村文化繁荣的重要载体,沉淀着我国农村几千年发展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乡村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和自豪感的源泉,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1],是中国人走向世界后魂牵梦萦的根和魂。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而且对于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2],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标签之一。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毋容置疑的是乡村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纯化民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需加大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创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对乡村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使其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既延续了乡村文化的血脉又增强了乡村文化的活力。乡村文化振兴涉及乡村物质文化、乡村非物质文化、乡村文化设施、乡村文化产业等方面。从物质文化层面,依托传统村落基本格局的保护,主要是乡村文物古迹、传统建筑以及民间文化活动场所等的保护。从非物质文化层面,主要是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乡村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等。总之,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传播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路径;激发村民的文化自信,尊重乡村文化,注重乡村文化的活态传承,重视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育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思路;文化产业、文明素质、民族传统文化、公共文化等方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切入点。

一、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现状和问题

(一) 乡村物质文化

乡村物质文化是乡村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历史遗存下来的传统建筑、传统村落是乡村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贵州民族地区众多的古村落、古民居无论是在村镇规划结构上还是在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应用上都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人文地域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贵州民族地区乡村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承载着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保存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近些年的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逐步衰落,呈现老龄化、空心化的特征,加强对这些村落的保护发展已刻不容缓。

国家及贵州各地均十分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为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2017年,贵州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贵州实际,制定了《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为贵州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全省726 个传统村落均已编制保护发展规划。

乡村物质文化在贵州各县(区) 均有分布,且国家级的遗产较多,因此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评级高,有较高的传统文化价值,是对贵州省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价,也是贵州民族地区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传统民居逐渐被遗弃,古建筑大部分都是住家户自行修葺保护,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或居住,导致传统建筑几乎少人甚至无人居住,由于没有专门的保护资金,随着时间推移,很多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因长期缺乏人为管理及修缮出现了自然毁坏,严重影响传统建筑的安全和风貌。随着人口的增长,村民们新建住房,一栋栋现代风格建筑,影响了建筑的传统风貌,新建民房缺乏风貌引导与建设指引,道路沿线私建、乱建现象普遍。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为改变目前经济落后状况对传统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在一些古井、古树保护区内,有随意乱搭乱建、挖土取土、开山采石等行为,不仅严重损坏了原有古井、古树的风貌特色,甚至威胁到了古树、古井、堡坎等的生存现状,造成很多传统古道、古树、古井、古堡坎等面目全非或自然存在状态,长期无人维护。受现代交通工具的影响,原有部分石板路、石阶路已改造成水泥路。缺乏基本的相关保护措施,历史人文要素因忽视而缺损严重。

(二) 乡村非物质文化和民族文化

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各民族,因山区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其特殊的生产方式、经济生活、经济类型。“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贵州多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依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有采集、渔猎、山地农耕、畜牧业、手工业等方式构成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形成山地复合式的经济,多种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传统生产方式与技能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知识与技能是当地各民族重要的生产生活智慧,也是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贵州山区的各民族在开发山区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山高、谷深、多雨、潮湿、坡陡的自然地貌和气候特征,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在传统习俗上,民间信仰有多神崇拜和多种信仰,在民间习俗和民间文化方面,也独具特色、丰富多彩,体现了浓浓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由于村寨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传统工艺和技艺的传承出现后继乏人,民族传统节日、传统歌舞的参与群众缺乏,民族服饰的穿着越来越少,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小等等。由于传统工艺几乎都是上一辈的人手把手教给下一辈,现在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谋生,这些手工艺也几近失传。村民日常闲暇时间多在家看电视,熟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日渐疏远,传统习俗日渐淡化,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危机显现,因此,乡村民族文化振兴刻不容缓。

(三) 乡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人才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振兴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需将文化人才培养提升至战略高度。人才是贵州乡村文化振兴的最大短板。事实上,贵州各地文化人才并不少,民族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少数民族语言等特色人才的数量甚至在全国其他省份中名列前茅,但贵州人才短板短在散、老、创。散是指没有形成文化人才体系和梯队,没有系统地组织起来,缺乏沟通、交流、合作。老是指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掌握者和传承人正逐渐老去,面临后继乏人、乃至后继无人的危险。创是指缺乏创新创意的人才,没有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与创意文化相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滞后。乡村文化人才输送机制尚在探索,需要进一步健全提升。

(四) 乡村文化活动和乡村文化设施

以铜仁市为例,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8 年在铜仁市的问卷调研数据可以看到,铜仁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较为完善:建有16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64个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133处乡镇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94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覆盖62%的乡镇。2590个农家书屋覆盖97%的社区、1943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可见公共文化活动在乡村推广力度较大。同时调查显示,公共娱乐设施建设和使用率“双低”,农村公共娱乐设施建设率比较低,62.3%的被访者表示村庄没有娱乐文化设施。此外,村民对文化设施使用频率也较低,44%的村民表示从没有使用过文化设施,37.1%的村民表示很少使用。目前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尚待提升,内容应更贴近村民使用意愿。农村居民闲暇时间大部分都是用来看电视,累计占比达到61.8%,其次是互相串门,累计占比达到34.1%。调查显示,村民最希望开展的文化活动是科普农技教学,累计占比达到46.6%,其次是政策宣传,累计占比达到39.6%,当地传统民俗活动占36.7%。调研数据说明,公共文化的推广力度和涉及的范围较大,群众文化活动不够活跃,传统民俗活动逐渐减少,现代文化活动单一[3]。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对策分析

(一) 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思路

乡村传统文化的梳理、保护、传承、创新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思路。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一,要保护传统文化,这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修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建立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体系。第二,对依靠口传心授方式流传的文化遗产、正在消失的传统技艺、濒临毁弃的珍贵文史资料进行数字化记录和集成,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第三,在传统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创新培育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与时俱进的优秀乡村文化,并传播这些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二) 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路径

1. 村民文化自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村民是乡村文化的掌握者、传承者,通过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优秀传统文化带给村民的精神荣誉和经济利益,树立村民对自身乡村传统文化的自信,促进乡村文化复兴。

2. 尊重乡村文化根基。乡村文化振兴一定是以乡村原有的文化为基础,认真研究根植于当地的乡村文化和文化基因,只有与当地历史、环境、社会深度融合的乡村文化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吸引力。

3. 注重乡村文化的活态传承。文化的生命力在传播,传播的途径包括使用、展示、研究等,其本质在于活态传承,要系统梳理当地文化品类、历史脉络、传承载体,有计划地通过博物馆展出、节庆活动展演、学术研究交流,促进文化不断繁荣发展。

4. 重视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育。人是文化产生与发展的源动力。要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要素,充分重视文化人才的发现、培养与传承,发挥文化领军人才的带动作用,支持非遗传承人和民族传统手工艺者弘扬传统文化。

(三) 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切入点

1. 文化产业方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质上是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阐述了这五个新的目标要求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并强调“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4]。对照这个总要求,产业兴旺是解决乡村问题的前提。从文化视角看,产业兴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以文化资源与农业产业为基础,一村一品,形成农+文+旅结合的产业发展。可以选取全省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特色旅游村寨,通过重点开发、示范带动,有序推进产业融合和产业发展。二是通过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来推进产业兴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推进文化旅游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业态,推进贵州各地州数字文化产业园、非遗数据中心规划建设。

2. 乡风文明方面

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能够为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奠定基础,推动乡村的和谐振兴,也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思想基础。一方面,乡风文明是乡村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发展成就和行为规范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农民自身提高素质、增强幸福感的需要。乡风文明渗透在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是乡土社会得以赓续绵延的文化内核。它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 文明素质培养

文明素质的培养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文明素质的提升包括思想道德、价值观等,这方面以政府充分介入为主,通过宣传、教育、评优等一系列工作建立示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譬如,广泛开展“感恩教育”行动、“移风易俗”行动、“清洁家园”行动等。同时充分运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作为新时代价值观、道德思想、时事政策、科学技术宣传教育阵地,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乡风民俗和争创文明的良好氛围。

4. 民族文化振兴

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振兴要结合民族村寨整体保护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存在于祭祀仪典、服饰饮食、建筑环境等多种载体,需要民族群众活态传承。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的灵魂,民族村寨的长久发展也必须有民族文化做依托。因此,深入挖掘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并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贵州各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形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可结合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尤其关注满足发展需求的同时如何保护,以激活内生动力、激活民间力量为主,充分发挥村民能动性,通过制定鼓励政策,完善服务平台,促进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投身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与利用。

5. 公共文化方面

公共文化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发挥政府和市场双向力量来实现。政府着力完善文化设施,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并完善提升文化服务市场化机制,充分放活文化市场,激发文化创意创造创业,以完善的文化服务市场化机制来保障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来实现文化设施高度普及,文化惠民活动形成常态,文化产品开发形成体系,从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设施建设。此外,经常性更新流动图书馆、举办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

(四) 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

1. 建筑样式上,通过制定不同文化区建筑风格指引,引导居民选择本地本民族建筑形式。培育民族建筑工匠,严格实行村镇建筑工匠从业资格,要在当地职业学校开设民族建筑设计建造课程。对于公共文化空间按形态要素分为点、线、面状空间,各类空间的设计建造均要注意材质、色彩、结构、细部装饰。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点状空间,以及道路、街市等线状空间,梯田等面状空间,着重保留、保护原有的特色,以保持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2. 文化服务设施上,乡村文化设施要做好统筹,政府做好各层次设施规划,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建设运营。在县级建立农民工学校、图书馆、少年宫、展览馆,乡级建立乡愁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乡镇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在中心村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院,含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等,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志愿服务、广播宣传等功能于一体;其他村庄建设农民文化家园,如小广场、小舞台、宣传栏等,村级文化设施要标准化、综合化、常态化建设及运行。在农民工集中租住的地方和搬迁移民社区,建设农民工文化家园,按照原村落公共空间使用需求,建设公共仪式、节庆等优秀传统民俗活动设施。

3. 文化建设的社会组织培育上,充分利用社会组织贴近村民,专业化、灵活度高的特点,发挥社会组织力量和群众自治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众受益的社会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新格局。重点培育三个组织:一是红白理事会,在每个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依托村两委和能人、乡贤,鼓励自发形成“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对乡村红白喜事按地域特色规范化、精简化、组织化操办,二是“新农民”传统文化理事会,在移民搬迁社区由政府主导,在社区基层党支部基础上建立“新农民”传统文化理事会,负责对原村落优秀传统习俗进行继承、弘扬。三是大力发展志愿服务队伍,由各地统一建立专项志愿服务总队,每个乡村形成农村志愿者队伍,进行送政策、送技术、送法律、送文化、送健康、送关爱等志愿服务。

4. 文化品牌的塑造上,要依托贵州优质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文化种类,重点对民族文化、山地农耕文化进行品牌化塑造,构建节庆活动、传统工艺、民族特色、土特山珍等四大类文化品牌体系,建设贵州文化品牌高地。通过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孵化器,发掘贵州民族文化元素,结合现代创意设计提升传统手工艺品质和吸引力,推动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少数民族及传统手工艺传习基地的文化品牌。如松桃苗族自治县可推出的文化品牌:松桃苗文化节、松桃苗文化实景剧,瓦窑四面花鼓、寨英滚龙、松桃茶灯、松桃苗绣、松桃银饰等。

5. 文化平台的打造上,可依托新时代农民传习平台,通过县的新时代农民传习基地,乡镇的新时代农民传习广场(可结合文化广场),中心村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可结合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立新时代农民传习网络课堂,作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软性常态化平台。

6. 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上,要增加文化产品服务供给,实施文化精准供给,针对乡村老龄化问题,增加老年人喜爱的文化服务、文化活动。增强文化可接受性,支持推进“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引导文艺作品接地气,让乡村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明、传得开,创造一批老百姓口耳相传的文艺精品。以“文化宣传进村”“送文化三下乡”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下乡演出,以歌舞、戏曲、小品、魔术等喜闻乐见形式,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基层公益艺术培训力度,组织市民艺术团等文艺志愿队伍送公益培训下乡,面向农村广大文艺爱好者提供声乐、语言艺术、综艺节目主持、书法、美术、摄影等艺术培训,全面提升农村群众综合文化素养。建立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利用互联网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

7. 约定规章的规范上,由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所有村、社区普遍制定或修订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内容包括“规范日常行为、维护公共秩序、保障群众权益、调解群众纠纷、引导民风民俗等五个方面”[5],在民族村寨,加入传承民族特色及保护传统村寨格局的内容。

(五) 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

文化旅游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按照“一村一品、突出特色、避免雷同”原则,选取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特色旅游村寨开展文化旅游,在这些村寨进行文化振兴的展演、展示。展演展示的文化依据不同地区可包括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静态展示和活态展演结合,实体现场与虚拟线上体验结合,将展演展示作为文化旅游的核心,并以此延伸文化产品、文化游线、文化体验等,形成文化旅游。依托贵州地域文化,打造苗文化节、布依文化节、侗文化节、水族文化节、仡佬文化节、山地农耕文化节等综合文化节庆活动,并在各文化区建立相应的文化博物馆、文化园集中展示地域文化、打造实景演艺剧目进行日常演出,形成“文化区一馆、一园、一剧、一节”的综合全方位展演。展演展示内容主要有美食、服饰、医药、手工艺品、土特产、历史遗迹、传统村落、生产生活、雨雾梯田、山水风光、节庆、婚丧嫁娶习俗、祭祀活动、原生态歌舞等。展演展示形式主要有山水实景旅游、演艺、参观、购物、参与、住宿体验。

(六) 乡村文化振兴的保障

1. 依托贵州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有计划地开设贵州历史文化、文化管理、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旅游管理等文化相关专业。

2. 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教育,建立文化人才队伍,促进各层次、各类别人才多元发展。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探索发展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职业教育,积极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工艺,积极建设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培养少数民族工艺领军人才和一批民族工艺大师。

3. 将乡镇文化专干纳入文化主管部门的管理和考核,配齐配好乡镇专职文化站站长和村文化室管理员,加强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同时进行民间文化人才资源普查,大力培育民间文化队伍,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文艺骨干的业务能力培训。

4. 实施“九类文化人才”提升工程,即实施对乡村地方文化党政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科技人才、基层文化扶贫人才、传统文化人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人才的提升工程,并加强对文化执法队伍人才的培养。

5. 设立文化人才专项基金,鼓励一线文化采风、调查、研究,建立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体系,促进文化人才多元化发展。形成重视人才、培育人才、依靠人才的文化人才发展氛围[6]。

综上所述,乡村文化的梳理、保护、传承、创新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思路;激发村民的文化自信,尊重乡村文化,注重乡村文化的活态传承,重视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育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只有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提升文明素质、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培育文化载体,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培养乡村文化人才,从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猜你喜欢
民族人才传统
人才云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