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看《神探夏洛克》(第三季)的字幕翻译策略

2020-03-03 19:09
吕梁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夏洛克神探连贯

张 捷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外语系,山西 临汾 041000)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大量英美影视剧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海外的影视剧主要是以原声加双语字幕的方式(一行为原语字幕,另一行为目的语字幕,同时显示)呈现给中国观众。《神探夏洛克》(第三季)作为海外引进的悬疑推理剧,剧情扣人心弦,演员演技精湛,对白当中的英式幽默让人忍俊不禁。本剧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引进中国后,好评如潮,其中离不开优秀的字幕翻译。

一、目的论

目的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主义学派,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在目的论下,翻译的标准随着翻译目的的变化而变化,翻译是在“目的语情境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1]3。译者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翻译策略。目的论中有三个重要的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以及忠实法则。其中,目的法则是目的论三大法则中的首要法则,也就是翻译目的决定翻译采取何种策略和方法。连贯法则指译文必须能让目标受众理解,即具有可读性。忠实法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从属于目的法则。

二、目的论下的字幕翻译

字幕翻译分为两种: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后者为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即在保留原声的情况下,将剧中人物对白和必要视觉信息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2]。字幕必须与人物对白,动作和画面同步,且需随着演员的情绪及语速的变化而变化。字幕翻译一方面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翻译文本应尽量简练明确,减少目的语观众的负担;另一方面受影视剧风格,剧中人物性格特征、目的语等因素的限制。本文以优酷官方版中文字幕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影视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尽力传递影视片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好地实现影视片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以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3]。英剧《神探夏洛克》改编自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讲的是夏洛克·福尔摩斯和他的搭档约翰·华生一同探案的故事,并将故事发生的年代搬到21世纪的伦敦。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悬疑推理片,该剧语言风格简洁明快,对白充满英式幽默。在本剧中,字幕翻译应重在传递故事情节,体现人物个性特征,语言特点应简洁明快,适应影片节奏,符合原语文本的语言特征,译者翻译时也应注意对应剧中的语言风格。

三、目的论三大法则在《神探夏洛克》中的应用

(一)目的法则在《神探夏洛克》第三季中的应用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所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翻译是一种基于原语文本转换行为,而任何翻译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产生一种结果、一种新的语境或事件”[4]。

在该剧中,字幕翻译的目的是帮助目的语观众理解悬疑惊险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体会异国文化,达到类似的娱乐体验,成功完成跨文化交际。

例1

Mycroft:A small “thank you” wouldn’t go amiss.

Sherlock:What for?

Mycroft:Forwading in.In case you’ve forgotten,field work is not my natural milieu.

麦考夫:你不觉得应该跟我说声谢谢吗?

夏洛克:谢你什么?

麦考夫:谢我拔刀相助。或许你已经忘了,我很少亲自出马的。

分析:夏洛克和麦考夫兄弟二人关系非常微妙,看似冷淡,实则互相关心,兄弟情深。此处背景是麦考夫深入险境将夏洛克营救了出来。“wade in”本意是“介入”的意思,在这里译作“拔刀相助”,符合剧情设定,同时四字格的使用,压缩原文本信息,减少观众的反应时间,使观众有更多精力理解剧情。麦考夫作为英国政府高级官员,他说的“field work is not my natural milieu”直译为“野外不是我本应待的地方”,言下之意,“我是为了救你才来的”,意译为“我很少亲自出马的”,这里的“出马”更符合中国观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凸显了麦考夫关切弟弟但又不愿表达的兄长形象。字幕翻译中语言简练,凸显人物性格,符合目的法则。

例2

Mrs.Hudson:It changes people,marriage.

Sherlock:Hmm,no,it doesn’t.

Mrs.Hudson:Well,you wouldn’t understand,cosyou always live alone.

哈德森太太:婚姻能改变人。

夏洛克:不,不会。

哈德森太太:你不懂,因为你没结过婚。

谈及对婚姻的看法,房东哈德森太太以一种过来人的语气对夏洛克说“你不懂,因为你没结过婚”。按照二人的谈话主题,译者将“you always live alone”意译为“你没结过婚”,比起直译“你总是独居”,这样翻译更加贴近二人谈话主题。另一方面,“你不懂,因为你没有做过……”这样的句式更符合中国观众的日常聊天,呈现出一个絮絮叨叨的房东老太太形象。以目的语观众为中心,使目的语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剧情,符合目的法则。

(二)连贯法则在《神探夏洛克》第三季中的应用

连贯法则指的是字幕翻译需要符合中国观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语言流畅自然,易于被目的语观众接受和理解。

例1

Mycroft:I’ve kept aweather eyeon him,of course

麦考夫:不用你吩咐,我一直在监视他。

在此处“weather eye”本义指受训观测天气变化的眼睛,译者转换词性,译作动词“监视”,同时调整句式语序,将“of course”的中文译语放在句子最前面,译作口语化的“不用你吩咐”,符合目的语观众的表达习惯,同时明白晓畅,达到语义连贯。

例2

Molly:You sure aboutthis?Sherlock:Absolutely.

Molly:Should I be making notes?

Sherlock:If it makes you feel better.

莫莉:你确定让我做副手吗?

夏洛克:当然。

莫莉:我要做笔记吗?

夏洛克:你想做就做。

夏洛克找不到给自己当副手的人,于是找来莫莉当替补。原文将指示代词“this”译作“副手”,补全了对话的含义,使目的语清晰地明白对话中的“这”指代是什么。莫莉询问是否需要做笔记,夏洛克的原话补全应为“You can make notes if it makes you feel better”,译者将隐藏的会话含义译出,使得译文在语境中具有逻辑性及意义,符合连贯法则。

(三)忠实法则在《神探夏洛克》第三季中的应用

忠实法则指的是目的语文本需要符合“语际连贯”,即译文需要被目的语观众所接受,并且符合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背景和交际情境,译者需要去了解目的语观众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期待视野等,进而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达到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例1

Sherlock:Those things will kill you.

Greg:Oh,you bastard!

Sherlock:It’s time to come back.

夏洛克:吸烟有害健康。

格雷格:哦,混小子!

夏洛克:我回归的时候到了。

夏洛克假死后返回伦敦,告知格雷格探长自己还活着。二人初遇格,雷格正在点烟。于是夏洛克说“Those things will kill you”。译者根据画面情境译作“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有害健康”这句公益广告语在中国广为流传,符合当时的对话情境,也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符合忠实法则。

例2Molly:He’s not from work,we met through friends,old-fashioned way.

莫莉:他不是工作时候认识的,是朋友介绍的,相亲。

茉莉告诉夏洛克自己订婚了,未婚夫通过朋友介绍认识,“old-fashioned way”意为“以一种旧式的方式”,在这里译者使用了在中国文化中含义对等的一个词——“相亲”,使得字幕翻译易于被目的语观众理解。

四、目的论视角下《神探夏洛克》(第三季)汉译策略与方法

(一)增译

增译,即在原文基础上添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或者完整句,使得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目的语受众的使用习惯。在字幕翻译的过程中,可结合具体语境对原文本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

例1Sherlock:If I hadn’t come back,you wouldn’t be standing thereand … You still have a future,with Marry.

夏洛克:如果我不复出,你也不会身处险境,你和玛丽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例2

Mrs.Hudson:I’m not your mother.I’ve no right to expect it…

John:No…

Mrs.Hudson:But just one phone call,John!Just one phone call would have done.

哈德森太太:我不是你母亲,我没资格期望你……

华生:不是……

哈德森太太:可你连一个电话都不给我打,约翰!只要你给我打个电话我就踏实了。

例1中,夏洛克和华生所处的废弃地铁即将爆炸,译者补充译文信息,将“there”译为“险境”,“站在那里”的含义即为“身处险境”,译者根据剧情的整体性补全信息,使得译文看起来更加流畅自然。例2中,房东哈德森太太曾经像母亲一样照顾夏洛克和华生,夏洛克“死”后,华生也和哈德森太太断了联系,在这里哈德森太太埋怨华生为什么期间音讯全无。译者在此处将会话含义补全,使得字幕翻译更加完整。

(二)删译

由于电影字幕翻译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译者“对信息接受者在有限时空中的认知活动无关紧要甚至毫不相关的信息可进行删减节略,以凸显相关性更强的信息”[2],也就是译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一些无关紧要甚至多余的信息压缩简化,甚至删除,减少观众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达到最佳效果。

例1Sherlock:Would anyone like to make a guess? Come on,come on.

There is actually an element of Q&A to all of this.

夏洛克:有人愿意猜猜吗?来吧,来吧。一问一答就出来了。

例2Marry:You are supposed to open the door now.A deal is a deal.

玛丽:开门吧,说好了的。

例3Sherlock:Yeah,well,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

夏洛克:这可不是什么好愿望。

例1和例2当中,译者通过压缩原语信息,在例1中删去了“an element of”,在例2中删去了“you are supposed to”,这两处信息并未在译语当中呈现,但并不影响观众的对剧情的理解,同时减轻了目的语观众的观剧负担。例2中,将语气词“yeah”及“well”删去不译,在不影响剧情的前提下,可以让目的语观众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欣赏画面和剧情上。

(三)转换词性

转换词性即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译文的语言习惯进行词性转换,比如将原文的名词转换为动词,将原文的形容词转换为名词等等。

例1John:Look,I find itdifficult,I find it difficult,this sort of stuff.

华生:听着,这些话很难启齿。这些话很难说出口。

例2John:It’s just make you lookgood.

华生:你只是想装好人。

例1当中将形容词“difficult”译作动词“很难启齿”以及“很难说出口”,使得对话的含义更加清晰完整,易于目的语观众理解。例2将形容词“good”译作“好人”,而不是直译作“这样你看起来很好”,使得上下语境更加连贯,语义也更明晰。

(四)转换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由于原语和目的语观众所处文化背景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寻找这些意象的隐含意义,理解他们在原语文化中的特殊意义,选择目的语文化的相应词汇,充分传递这些文化信息”[5]。在翻译过程中,谚语,习语,成语的使用,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使目的语观众更易理解剧情,达到传递文化内涵的效果。

例1Sherlock:Everyone’s a critic.

夏洛克:人人都爱挑刺儿。

名词“critic”的中文释义为“批评家”“批评者”,在这里译者将“critic”译为动词“挑刺儿”,二者在文化含义上是对等的,一方面使得表达连贯而自然,另一方面“挑刺儿”这样一个极具生活化的习语也符合中国观众的表达习惯,富有生活气息。

例2Sherlock:Plain as the nose on your…

夏洛克:就像和尚头上的虱子……

这句话的含义是问题的答案就像你脸上的鼻子一样显而易见。而在中国文化当中,有一句歇后语: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译者巧妙化用这句歇后语,转换文化意象,以目的语观众为中心,使译语字幕一目了然。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英剧《神探夏洛克》(第三季)的字幕分析,发现目的论及其三大法则在影视翻译方面的确具有指导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把握住了字幕翻译所具有的特性,从目的语观众的观感出发,结合影视剧画面及语境采用了增译、删译、词性转换、转换文化意象等翻译策略,灵活地处理字幕,增强对白表现力,使目的语观众获得愉悦的观剧体验,迎合了观众的娱乐需求,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的实现。

猜你喜欢
夏洛克神探连贯
家有“神探”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神探大作战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人体隐喻与语篇连贯
喷嚏神探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看穿假象
快车上的讹诈
神探虎斑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