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20-03-03 16:32蒋大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心理健康心理

苗 宇, 蒋大明, 刘 泽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0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除频频出现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外,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害室友案、复旦投毒案等,均使社会的目光投向了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4%的大学生曾出现抑郁症状,17%出现焦虑症状,12%存在敌对情绪,而且这个触目惊心的数据还在不断地增长之中[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有可能使其休学、退学,还有可能带来诸如自杀、杀人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其心理问题,引导其积极面对人生,是高校目前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存在问题

1.1 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长期的学习及接受指导,建立一种健康、正确的心理,从而避免心理问题出现的过程.

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二.一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交流或班会;二是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疏导.这两种途径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同时存在不少问题.

1.2 存在问题

一方面,辅导员通常要面对上百名学生,加之事务繁多,很难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情况;而班主任往往是专业课教师的兼职工作,其自身的科研教学任务繁重,接触学生的机会有限,很难及时察觉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教师数量较少,无法满足需求.同时,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怯懦的学生来说,走进心理咨询室需要一定的勇气,虽然他们最需要帮助,却往往缺乏直面自己、接受辅导的勇气.

2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学生心理建设的优势

事实上,任课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的自身成长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据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大学生550人的无记名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6.78%的大学生认为对自身成长影响力最大的群体是专业课教师[2].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心理咨询师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专业课教师和学生见面时间较多,一般一星期至少上一次或两次课,从出勤,作业及上课回答问题情况等方面都比较容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另外,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来源主要是学习上的困难和就业的压力.据一份2008年针对11个省15 660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就业压力排在第1位,占35.6%;其次是学习压力和找不到学习动力,分别占19.7%和13.8%[3].专业课教师在这两方面都有着先天的疏导优势.

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是同行加领路人的关系,尤其是那些专业和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专业课教师,在学生中更具有权威地位.专业课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业的困难,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的兴趣从而间接解决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而且对于就业前景,专业课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比较明确的方向.由于专业课教师大多和学生同属一个专业,很容易从同学,同事,合作单位以及以前所教过的毕业生处获得本专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情况,可以给学生以有效的就业指导;而且由于和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比较了解,因此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和深造都能提出比较中肯的建议.

和其他两个渠道相比,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接触较多,有一定感情,对于教师的建议,学生的认同度会比较高.另外,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的心理建设还有一个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可以将学生心理建设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起到帮助学生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3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专业课教师本身有教学任务,如何协调教学和学生心理建设之间的关系是专业课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要想两者兼得,互相促进,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方式.笔者从事自动化专业和铁道信号专业的本科“自动控制原理”课教学多年,有一些经验,在此抛砖引玉,与大家分享.

3.1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讲授

专业课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但专业课知识中处处可以找到和学生心理相关的内容.在讲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活跃了课堂气氛,避免了枯燥的教学,又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两者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笔者讲授“自动控制原理”课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反馈的概念,反馈是指系统用过去的执行输出影响未来输入的过程.在讲到该问题时,笔者将此概念引申到个人自我评价的正反馈激励作用.从控制系统的角度来讲,正反馈容易引起系统的不稳定,所以通常引入的是负反馈;但从心里健康的角度来讲,来自外界的否定和挫折就像干扰信号,该信号的作用是减低对自我的激励信号,降低自我评价,使自我的努力作用不断衰减,因此若想保持内心的稳定,有较大的作为,则一定要经常引入正反馈,不断强化对自我的肯定,产生对自我的激励,从而产生自我的成长.

另外在讲授二阶系统性能时,一个重要内容是系统阻尼比与系统阶跃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阻尼比较大时,系统快速性较差,反应迟缓,但是没有振荡或振荡较小;但减小阻尼比,虽然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但也增加了系统的超调量,产生较大的振荡.在此可以引申: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事情,“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事物的不完美,要针对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爱情,不要一味羡慕别人,要认识到事物都是双面的,自然界没有完美的事物.

在“自动控制原理”课上,不可避免要涉及一些实际系统的分析,如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在讲述这一内容时,笔者适时地引入铁路信号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提醒学生要建立专业敏感性,关注和专业相关的信息,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并且讲述了笔者所教过的学生的就业及发展现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努力建功立业.

穿插在课堂教学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花费不了太多的时间,但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启发学生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活跃了课堂气氛,经过实践验证,效果令人欣喜.

3.2 寓心理疏导于课后交流

专业课的学习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有课后答疑,辅导,网上课程平台交流等多种形式,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途径.如果说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普适的,那么课后交流的心理疏导则是特例的,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对于不同的学生,在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的同时,可以同时帮助他们修复各自的心理问题.

当前课后交流的途径多元化,微信是重要的一个途径.从学生的朋友圈有时可以发现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另外通过课后的个别辅导更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面对学业和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笔者有一个学生因为多门成绩挂科,产生厌学情绪,常常不来上课,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笔者在与他个别交流后,一方面约定每周一次固定地为他单独辅导,另外也常常和他谈心,用过去一个相同经历的学生后来努力学习,毕业后取得较大的成就的实例鼓舞他,最后终于帮助他顺利毕业.

为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避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笔者经常在课程群中发布一些正能量的文章和事例,同时通过言传身教,自身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迎接未知的未来,勇于面对挑战.

4 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将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相融合,另外还需要教师具备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知识,因此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相关心理学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专业课教师进行相关心理学培训,一方面帮助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础知识,能够合理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可以帮助教师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身兼教学和科研压力,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可小觑,一个消极悲观的教师很难做到在教学时神采飞扬,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遑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了.

另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应纳入专业课教师这一队伍,建立起以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咨询师自下而上的四级学生心理建设机制,而且各层之间应相互形成联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给学生最大的帮助,同时对于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理建设方面的工作给予一定的肯定和奖励.事实上,牛津大学就建立了以专业课教师为主的导师制(Tutorial system),并因此闻名世界,被徐志摩评价为“牛津的秘密”[4].中国的部分高校也建立了相关的机制,但仍在进一步完善中[5].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才结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制约其成长的重要因素.高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优势.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优势,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疏导缓解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校面临的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的困境,对学生,学校乃至社会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猜你喜欢
专业课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