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永波,王丽玫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部以此为契机,积极顺应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目前,“新工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工程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虽然“新工科”的概念在国内出现的时间较短,但是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李正良[1]等在分析新工科专业的产生时,认为其本质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产业和新业态,进而推动新职业的形成,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催生新技术和新经济。因此,“新工科”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而且也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得到不断的优化。如何实现“新工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新工科”在国内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会,于2011年1月8日发布了《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意见对高等教育尤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2],在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该计划实施以来,众多高校积极加入到卓越计划之中,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出现了诸多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了主动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于2016年6月加入了《华盛顿协议》,这标志着我国的高等学校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工程教育的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教育部于2017年启动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工作,同年2月达成了“复旦共识”,4月形成了“天大行动”,6月制定了“北京指南”[3]。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意见指出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快培养能够适应并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高质量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实现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及人才高地和提升国家硬实力及国际竞争力的目标[4]。“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升级换代版,即“新工科”建设。
面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工科”建设也需要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工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在发展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培养模式四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理念是人类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是指导行动的纲领。教育部要求“新工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要紧紧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五个新”展开,即: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新理念排在首位也突显了理念的重要性。“新工科”建设的新理念体现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其中产出导向反映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目标,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然而社会发展是持续前进的,相应的产业需求也会不断淘汰旧产业、萌发新产业,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时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调整培养标准以适应新的产业需求,能够动态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先进理念可以推动“新工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对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内容的学习,不断增加知识储备、训练思维方法、锻炼综合能力,最终达到培养标准的要求走向社会,完成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适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理念的人才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很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重构课程体系上,应注重基础的强化、专业口径的拓宽、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传统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或扩展,构建适应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可以突破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界限,培养学生的“大土木”观,增加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类课程,组建相应的课程内容,达到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目标[5]。因此,可持续发展课程体系的构建,确保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可以推动“新工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新工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打破以往闭门教书的方式,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带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新工科”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这就必然要求学校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掌握前沿科技信息,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6]。所以,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通过引进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加强教师与校外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以校企合作途径加大实践能力强的兼职教师的聘用等方式,可以打破教师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壁垒,拓宽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渠道,为师资队伍不断注入“实践”的新鲜血液,从而建设一支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以适应“新工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1)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授课方式,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新工科”建设要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指导作用。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依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通过应用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质疑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训练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基本专业素养。采用工程项目实例教学,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主线,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的知识体系、综合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形成,能够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搭建实践教育平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要打破对传统意义上实验室、机房等实训场地的认识,搭建能够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的实践教育平台。在校内通过对传统实训场地进行改造,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组建创新实践团队,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在校外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多种模式,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深度合作,拓宽合作渠道,统筹各方资源,搭建多方共赢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直接接触工程实际,更好地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元化的实践教育平台建立了学生与企业的联系,能够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新的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高等工程教育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工科”建设的出现是高等学校面对挑战作出的回应。为了使“新工科”建设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本文在回顾国内“新工科”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分析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工科”建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先进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课程体系的重构保障了人才培养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关键,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的实行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牢牢抓住“新工科”建设过程中的发展理念,重构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变革培养模式,并使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那么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内容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必将展现出源源不断的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