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上社会心理范畴的逻辑考察

2020-03-03 15:18贾孝敏
教育观察 2020年9期
关键词:心理

贾孝敏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社会心理不仅是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本文试图从哲学视角梳理西方哲学史上社会心理范畴的演变轨迹,以深化对社会心理的研究,为我国新时代社会心态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一、本体认识和认识论中的心理研究

对社会心理的内涵,学界已达成一致的认识,认为社会心理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在社会范围内比较流行的一定集团、阶级等群体的心理面貌和思想特征,如情感、感觉、意愿、审美、传统和风俗习惯等意识,它往往决定和支配着人的行为选择。在西方哲学史上,不少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做过探讨,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古希腊的哲学家沿着三条路径对人类心理现象进行了研究:第一,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路径。他们把人们性格的差异归结为自然物元素的不同比例,并用自然界的物质去解释诸如感觉、灵魂等心理现象的起源,坚持灵魂和心理的不可分。恩培多克勒就用水、土、气和火的构成比例来解释人们心理的差异。他在诠释感觉的起源时认为,外物发出的某种“流射”通过感官的孔道作用于感官,当外物的“流射”与感官的孔道适合时,就产生了人的感觉。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每一个“种子”都含有相反的性质,“奴斯”推动相反东西相互作用就形成感觉。德谟克利特糅合了恩培多克勒的观点,认为感觉是从事物中的原子流射出的影像刺激人的感官的结果。伊壁鸠鲁也认为,一切感觉都伴随有痛苦和快乐的感情,并强调了心理对快乐的重要性。第二,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理念论路径。在柏拉图的灵魂说中,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感受属于灵魂中的非理性部分,如情感、欲望和意志等。他划分了不愉快和愉快的情感,认为只有符合运动目的和方向才是愉快的,否则是不愉快的。第三,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生机论路径。他把灵魂视为活跃的生物表现,坚持灵魂与身体不可分,探讨了感觉的功能、本质,人的行为与情感和欲望之间的关系,他对人们的心理现象和活动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究。上述研究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它们开启了人类对自身心理认识的先河。

近代哲学家们对心理问题的研究转向了认识的起源、方法和过程等论域,主要涉及感觉、情绪等心理活动方式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等知识经验的起源问题,主要有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形态,而感觉论和联想论成为经验论的主要方向。

联想论心理学家主张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而联想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洛克就认为复杂观念是人们对简单观念的联想、联合的结果。休谟发展了联想主义的学说,他对联想的功能、形成和原则做了分析,提出联想的三大规律,并把联想律作为他哲学的基础。与此相似,感觉论的心理学家也强调了感觉在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他们还看到了物质器官尤其是大脑对心理活动的重要性。例如,拉美特利就阐述了心理活动对身体的依赖性,他说“脑部受重伤时,就没有知觉,没有分辨力,没有认识了”[1]。他认为精神、风俗是被体质决定的,因为“肉体的需要是精神的尺度”[1]。此外,爱尔维修看到了欲望、情绪和社会行为活动之间的内在关系。他认为欲望由需要导致,欲望又产生各种情绪,情绪则是人行为选择的直接动力。与经验论不同,唯理论心理学强调理性演绎对获取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心灵不仅能转换感觉提供的信息,还能发现并理解感觉知识所没有的原理和概念,主要代表有斯宾诺莎和康德等人。斯宾诺莎是最早详细探讨人类情绪的人之一,他认为情感就是人身体的感受和体验,并划分了主动情感和被动情感、情感功能的积极性和消极性。人最大的快乐就是对清晰观念的思考,认为情绪有用,但激情无用,因为情绪不影响人对清晰观念的思考,而激情则阻碍人对清晰观念的思考。依据其三大理性,康德将人类心理活动划分为认识、意志和情感。由此,心理活动的三分法在近代盛行起来。

上述哲学家对人类心理的探究缺乏科学依据,从而带有猜测性和朴素性。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却成为传统科学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也为后期思想家对社会心理的研究提供了反思的材料和可能。

二、社会心理研究的历史观转向

从孟德斯鸠开始,人们对群体心理(社会心理)的研究转向了历史观,即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入手。他认为,社会心理是被“民族的一般的精神”这一概念所代替的,包括风俗、礼俗、性格和习惯等。在他看来,人们的性格和精神气质等都是被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所决定着的。他认为,土地贫瘠地区的人勤劳勇敢,而土地肥沃地区的人贪欲享乐、贪生怕死。土地、气候和政治制度之间有内在关系,热带地方的人由于懒惰、畏惧惩罚,因此适合奴隶制度,而寒冷地方的人因勇敢应该获得更多自由,所以适合民主制度。可见,孟德斯鸠这一观点是具有进步性的,因为他至少是在用物质因素即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心理,而没有诉诸精神或意识。但是,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作用却被他过分地夸大了。无独有偶,爱尔维修也用环境来阐释人们社会心理的形成和产生。不过,他强调的并非自然环境,而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制度、法律和所接受的教育状况等社会环境。他认为,“各个民族的性格和精神是随着他们的政治形式变化的,一种不同的统治轮流给予同一个民族以高尚的或卑下的、坚定的或轻浮的、勇敢的或怯懦的性格”[2]。可见,爱尔维修也是从社会存在来诠释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面貌的,他和孟德斯鸠都是用唯物主义原则来阐释社会心理的起源和产生。从这一点来说,他们的观点都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但爱尔维修忽视了社会环境中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又因其理论的局限性而最终倒向了唯心史观。

在黑格尔哲学中,社会心理是被“时代精神”所指代的。在他看来,“时代精神”是“一个贯穿着所有各个文化部门的特定的本质或性格”[3],他把艺术、哲学、法律和宗教等各种社会意识的产生都归结为“时代精神”。这种对社会意识最终根源的反思和追问,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因其哲学体系的本质局限,他把社会意识最终根源归结为“时代精神”,即社会心理的观点依然逃不出唯心主义的窠臼。受黑格尔的影响,法国哲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也使用“民族性格”“时代精神”“风俗习惯”“精神气候”和“思想感情”等术语论述了社会心理。他把社会环境的条件视为艺术的产生、发展和其性质的根本决定力量。“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群众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艺术家的情趣和才能也在同一时间、同一认识上发生变化。”[4]可见,丹纳和黑格尔都把“时代精神”作为各种社会意识的最后根源,而没有看到这个“时代精神”背后的物质的动因。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使用过“社会心理”一词,但是,在他们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诸如“激情”“情绪”“需要”“民族精神”“阶级情绪”“风俗习惯”等术语,这些便是社会心理内容的具体形式。在他们看来,“情感、幻想”是一种日常意识,没有经过知识分子加工改造,是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形成和产生的,是不系统的,也没有理论性。他们十分关注社会心理的起源和产生,坚持从现实社会中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中去寻找人类精神现象的产生和形成根源,由此形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经典名言,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5]。他们把社会心理的形成与物质生产活动、交往活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6]可见,在社会心理的起源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和孟德斯鸠走的都是唯物主义路线,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生产力在现实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从而把对社会心理的起源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正确的轨道。

三、社会心理思想的阐发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普列汉诺夫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在扬弃了孟德斯鸠、爱尔维修、黑格尔和丹纳的观点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心理”一词,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心理,涉及社会心理的定义、社会心理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特征等。他多次明确使用“社会心理”一词,但从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界定。他在多种场合使用了“思想状况”“理想”“信仰”“道德状况”“民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审美倾向”等表述来规定社会心理,概括起来,他的社会心理主要指社会中特定群体的没有经过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精神状况。他还把社会意识划分为低层次的社会心理和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式,认为它们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和表现。此外,他提出“五项要素论”来强调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中介地位,认为社会五项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社会心理这个中介来实现的。他论述了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关系,提出了“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某一时代的心理”[7]的著名论断,认为社会心理是思想体系形成的初级形式和必经阶段。这一个命题曾遭到很多批评,有人认为坚持这种观点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其实,从社会结构五项因素公式可知,他并没有把社会心理作为思想体系的“最后靠山”,因为他对这一命题的讨论是限制在精神现象范围之内的。最后,他提出了社会心理的诸多特征,即民族性、职业性、阶级性、历史性、时代性、模仿性以及从众性。在笔者看来,“社会心理”中的“社会”主要是指群体、团体和集团,而不是“社会性”的意思,因为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心理都具有社会性。在他之后,现代西方哲学家们继续深化对人们内心世界的研究,特别关注人精神世界、心理世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征与变化,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内心世界是如何被资本主义影响、改变甚至奴役的,探讨人们的社会行为选择和社会心理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抑或从文化的视角对人们的社会行为选择进行精神性的分析和批判。

总之,上述哲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使我们认识到:第一,社会心理不仅是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也是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和范畴。然而,社会心理在我国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应该加强对社会心理范畴的探索和研究,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创新的切入点。第二,还有诸多核心问题的研究需要深化,对文本的解读也需要进一步拓展。首先,社会心理的形成和产生问题。

普列汉诺夫指出,社会心理是在人们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但是,社会心理形成过程中有什么因素和条件在制约和影响它的产生?这些影响因素和条件在社会心理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是相同的吗?社会心理的形成过程有规律可循吗?这些诸多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其次,社会心理的评价问题。不同群体社会心理如何进行比较,有无优劣的划分?如果有,评价的尺度又是什么?最后,社会心理的作用和功能、社会心理和文化的关系、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这两个概念可以等同吗?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关系是怎样的?社会心理的形成和个体心理有无关系等问题也需进一步探讨。我们考察哲学史上社会心理范畴的逻辑演变,最终的目的是找到我们研究社会心理的新方向,推动我国社会心理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以期为我国新时代社会心态的培育提供科学的指导。

猜你喜欢
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闲会闲出“心理病”吗?
温先生心理困扰的背后(上)
温先生心理困扰的背后(下)
心理小测试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解读补偿心理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it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