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燕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存心”是一个现代汉语常用词,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词性:一是动词,意思为“怀着某种念头”;二是副词,意思为“有意;故意”[1],例如:
①在售票员的工作中,类似这样的事曾经碰到过,一种是坏人存心不良,一种是好人开个玩笑,如何处理好这些事,确实是个难题。
(《人民日报》1981年)
②如果让不爱国、不爱港、存心与中央作对的人竞选特首,能行得通吗?
(《人民日报》2014年)
例①中的“存心”是动词,形容词“不良”作补语修饰动词“存心”,“存心不良”的意思就是“怀着不好的念头,怀有不好的居心”。此外,动词“存心”是一个离合词,如《现代汉语词典》中给出的用例:“他说这番话,不知存着什么心。”例②中的“存心”是副词,在句中作状语,表达的是“有意;故意”之义。
《汉语大词典》中为“存心”设3 个义项:1.犹居心。谓心里怀有的意念。2.专心;用心着意。3.故意;蓄意。[2]通过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汉语大词典》中的义项1是一个名词,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没有提到的;而义项2虽然是一个动词,但与《现代汉语词典》所标的动词在语义上并不完全一致;只有义项3,与《现代汉语词典》所标的副词义项相同。那么不得让人思考,现代汉语中“存心”的两个词性是怎么产生的呢,又分别是何时产生的呢,“存心”的词汇化过程和动因又是怎样的,它是否真的出现过名词词性,它在作为动词时是否有多个语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李小军[3]对比分析了现代汉语副词“存心”和“成心”的使用区别,而目前关于“存心”的词汇化,只有赵撮[4]有所涉及,尚无人作深入详细的专门研究,故本文将探究“存心”一词的词汇化过程及其成因。
“存”的本义是“问候”,《说文·子部》:“存,恤問也。从子才聲。”[5]《王力古汉语字典》中为其设两个义项:1.想念,省问。引申为抚恤。2.存在,生存。与“亡”相对。引申为保全。[6]
“心”的本义为“心脏”,《说文·心部》:“心,人心。在身之中,象形。”[5]《王力古汉语字典》中为其设三个义项:1.心脏。2.思想,意念,情感的通称。3.星宿名。[6]
由于“存”和“心”自身在语义上的复杂性,二者在组合时也有多种解释。通过整理归纳,我们概括出三个表达不同含义的短语“存心”,其中两个是述宾短语,一个是述补短语。
1.述宾短语“存心”:“存起心思”
“存”与“心”第一次组合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孟子》中:
③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战国《孟子·尽心上》)
此句中,“存”是“保全,存起”之义,朱熹《孟子集注》:“存谓操而不舍”,而“心”指的是“心思”,“存其心”的意思是“存起人的本心”,即“保持人的本心”。
到了两汉时期,表达“存起心思”的述宾短语“存心”才真正出现:
④临朱汜而远逝兮,中虚烦而益怠。莫离散而发曙兮,内存心而自持。(西汉《七发》枚乘)
句中的“存心”是“存起心思”的意思,在句中具体的含义是“收起心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观涛以后),夜里心神散乱,一直到天亮,自己才把心收起来而保持镇定。”
此后,表“存起心思”的述宾短语“存心”只在南宋朱熹的《朱子语类》中大量出现,其他文献中则鲜有使用。
2.述补短语“存心”:“留存于心中”
⑤君子所以异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战国《孟子·尽心下》)
例⑤中三个“存心”,先说第二和第三个“存心”,都是表“留存于心中”的述宾短语,“心”在句中作补语,而第一个“存心”则是由原本表示“留存于心中”的述宾短语暂时代指了“存在心中的东西”,整句话翻译过来是:“君子之所以与其他人不同,是因为他们存在心中(的东西不同)。君子将仁存在心中,将礼存在心中。”
该述补短语的使用频率一直不太高,只在少数语料中出现。
3.述宾短语“存心”:“存有心思”
⑥帝尧曰:“吾存心于先古,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
(西汉《新书》贾谊)
⑦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唐《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
例⑥中“存心”与“加志”对举,此处述宾短语“存心”本来是“存有心思”的意思,述宾短语“加志”本来是“加以意志”的意思,两个短语到句中具体运用后,所表达的意思都是“对……上心”,“吾存心于先古,加志于穷民”可以翻译为“我对上古圣贤之道很上心,对贫苦的百姓很关心”。例⑥的“存心”可以翻译为“对……上心”,而例⑦中的“存心”则是直接翻译为“存有心思”,此处的“心”为佛教语,指一切精神现象。
通过分析发现,现代汉语中“存心”的两个词性都是由表“存有心思”的述宾短语“存心”词汇化而来的,因此我们主要研究该述宾短语的演变轨迹,后文中所出现的“述宾短语‘存心’”均指的是表“存有心思”的述宾短语“存心”。
前面提到,表“存有心思”的述宾短语“存心”在具体使用时经常可以表达“对……上心”之义,这为述宾短语“存心”词汇化为动词“存心1”提供了语义条件。笔者认为,动词“存心1”产生于唐朝时期,意思是“专心;用心着意”,此时的动词“存心1”已经可以直接接宾语了。例如:
⑧始则存心政事,风化肃然,数年之间,翕斯致治。(唐《北齐书》卷四)
此句中“存心”是一个动词,其后的“政事”是“存心”的宾语,“存心政事”的意思就是“专心于政事”。这是动词“存心1”带宾语的例子,五代之后,动词“存心1”也出现了与其他短语连用以及单独使用的例句,如:
⑨遣卿权知南游奕,何不存心觉察,放汉将入界,斫破寡人六十万军营?
(五代《敦煌变文选》)
⑩霸王曰:拔至帐前!何不存心,放汉将斫破寡人军营?(五代《敦煌变文选》)
例⑨中“存心”和“察觉”并列使用,“何不存心觉察”的意思是“为什么不用心着意,发觉察知”,而例⑩中“存心”则是单独使用,“何不存心”就是“为什么不用心”。
明朝之后,动词“存心1”逐渐消失,而动词“存心2”则开始形成。
动词“存心2”形成于明朝时期,意思是“存有某种心思;怀有某种念头”。例如:
⑪那廪生学业尽通,考试每列高等,一时称为名士,颇与郡县官长往来。只是赋性阴险,存心不善。(明《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⑫晋王曰:“吾儿存心仁义,谁能及之!”
(明《五代秘史》第三十回)
例⑪中的“存心不善”是一个述补短语,意思是“存有不好的心思;怀着不好的念头”。例⑫中“吾儿”是主语,“存心”是谓语,“仁义”是“存心”的补语,“吾儿存心仁义”就是“我的孩子存有和顺善良的心”。这两句中的“存心”都是以与形容词构成述补结构的方式作谓语,而其实从明朝一直到现代,这都是动词“存心”的主要用法。由于在明朝时期,动词“存心2”的使用频率就相当高,所以笔者认为动词“存心2”产生并发展于明朝时期。
在“存心2”的词汇化过程中,句法条件和语义条件是两大条件。随着动词“存心1”的产生,“存心1”开始可以带宾语,人们渐渐熟悉了“存心”的动词用法,这为“存心1”的成词为“存心2”的词汇化提供了句法条件。
此外,动词“存心2”的形成还与述宾短语“存心”在佛经的使用有关。前面我们讲过,表“存有心思”的述宾短语“存心”经常表达“对……上心”之义,而单纯地表达“存有心思”的情况较少,且都只出现于佛经中,如前面的例⑨和例⑩。如果佛经中没有经常使用单纯表“存有心思”的述宾短语“存心”,那么随着表“专心;用心着意”的动词“存心1”的产生,述宾短语“存心”的“存有心思”这一语义可能会被人遗忘,那么动词“存心2”也就不会形成了。佛经中对“存有心思”这一语义的使用,为表“存有某种心思;怀有某种念头”的动词“存心2”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存心”的名词用法与动词“存心2”有关,因此将这一部分放在第三章来阐述。“存心”的名词用法出现于清朝和民国时期,使用数量不多,表达的含义是“心里怀有的念头;所存的心”,如下例:
⑬今某素行问天,存心对日,泼遭不肖子孙,荡覆祖宗门户。
(清《包公案》第六十七则)
⑭小弟原有一番存心,若是找着了二哥固好;若是寻不着时,小弟从此也就出家,做个负屈含冤的老道罢了。
(清《三侠五义》第六十四回)
例⑬中,“素行”和“存心”对举使用,“存心”指的是“怀有的念头;所存的心”,“今某素行问天,存心对日”的意思就是“今天我用平素之品行诉问于天,用所存之心对问太阳”。例⑭中“一番”修饰“存心”,“存心”是一个名词,表示“怀有某种念头”。
在语义上,表“心里怀有的念头;所存的心”的“存心”的名词用法与表“存有某种心思;怀着某种念头”的动词“存心2”有关,由于“存心”的名词用法的使用数量较少,该用法并不足以成词,可以将“存心”的名词用法看作是动词“存心2”临时用作名词。
副词“存心”是由动词“存心2”虚化而来的。这一转变开始于明朝时期,此时的“存心”处于两可的状态,即既可以分析为是一个动词,与其后的动词短语构成连动结构,也可以分析为是一个副词,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其后短语。例如:
⑮却说周瑜闻诸葛瑾之言,转恨孔明,存心欲谋杀之。(明《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⑯你看他存心来古洞,仗胆入深门。毕竟不知见那个老魔头有甚吉凶,且听下回分解。
(明《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例⑮中“存心”可以是一个动词,与其后的“欲谋杀之”构成连动结构,“存心欲谋杀之”意思是“存有心思,想要谋杀他”;“存心”也可以是一个副词,在句中作状语,那么“存心欲谋杀之”的意思就是“有意想要谋杀他”。但再看例⑯,“存心”和“仗胆”对举使用,两个都是动词,整句话的意思是“你看他存有心思来到古洞,壮着胆子进入深门”,由此可以看出明朝时期,“存心”处于两可状态但分析为动词更好。
“连动结构中的两个动词本来都是主要动词,随着表义重点经常落在后一个动词上,前面的动词就会趋向虚化。”[7]明朝时期,在由动词“存心2”和其他短语构成的连动结构中,结构的语义重心开始后移,语义重心渐渐落在“存心2”后的短语上,“存心2”则开始向副词虚化。
通过对CCL 资料库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存心”作状语的使用频率在清朝时期急剧上升,而高的使用频率是词汇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此笔者认为,在清代,“存心”初步完成了从动词“存心2”到副词的词汇化进程。例如:
⑰ 弟并非存心贫吝,故意推诿不欲偿还,……(清《乾隆南巡记》第四十一回)
例⑰中“存心”与“故意”对举使用,“存心贫吝,故意推诿”就是“有意吝啬,故意推脱”,此句可证明此时的“存心”已经是副词。
由“存有心思”到“有意;故意”是“存心”语法化为副词后的语义变化,这其中是主观化在发挥作用,即表示“有意;故意”的副词“存心”是表示“存有心思”的动词“存心2”主观化推动的结果。沈家煊[8]提到,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往往会表明他对自己所说内容的立场、态度和情感,这样一来,他就在他自己的话语中留下了自我的印记,这种话语中含有自我印记、自我表现成分的特性,叫做“主观性”。语言为了把这种主观性表现出来,在共时平面上往往会采用一些独特的结构形式,在历时平面上往往会经历一个演变过程,慢慢地演变为一个能够表现出语言的“主观性”的语言形式,这就叫做“主观化”。由客观意义演变为主观意义,由命题功能演变为言谈功能,由非认识情态演变为认识情态,这是“主观化”在各个方面的表现。[9]“存心”主观化的表现就是由客观意义演变为主观意义,述宾短语“存心”表示的是“存有心思”这一客观行为,而“有意;故意”则是表示对“存有心思”这一行为的形容和描述,是主观的。
到了民国时期,“存心”进一步成熟,彻底完成词汇化进程,例如:
⑱刘观察见他很有品行,本来存心想把刘夫人一个陪房丫头,给他为妻。
(民国《大清三杰》第三十七回)
⑲圣上见我存心坦白,且对此事十分高兴,自然不复见疑我有妒心了。
(民国《宋朝十八朝艳史演义》第十六回)
综上所述,首先,由于“存”与“心”在语义上的复杂性,二者在组合后主要有三种情况:1.述宾短语“存起心思”;2.述补短语“留存于心”;3.述宾短语“存有心思”,其中述宾短语“存有心思”是现代汉语词汇“存心”的源头。动词“存心1”产生于唐朝时期,意思是“专心;用心着意”,其后接宾语,而到了明朝,动词“存心1”消失,动词“存心2”形成,意思是“存有某种心思;怀着某种念头”,主要通过与形容词构成述补结构作谓语。至于“存心”的名词用法,其使用数量较少,可以看作“存心2”临时用作名词。副词“存心”于明代开始它的语法化进程,在清朝时期初步完成语法化,虚化为副词,到了民国时期变得更加成熟,完成其语法化进程。